中國當代藝術超火熱,張曉剛、岳敏君等人畫作價格不斷飆高。對此,臺灣畫廊協(xié)會副理事長黃河說,中國一線當代藝術家目前的市場行情,已不只是藝術品的價錢,而是經(jīng)過時尚、潮流的加值,成為眾人競逐的名牌。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市場新進者只是聽信業(yè)者報明牌、出手前未經(jīng)思考,很容易套在高點,變成「最后一隻老鼠」。黃河認為,從中國當代二、三線藝術家中,挑選價格才剛起漲、充滿潛力與爆發(fā)力的投資標的,獲利空間才大。
想要尋找藝術市場的明日之星,最適合的管道,莫過于透過畫廊業(yè)者。黃河表示,畫廊是藝術市場的第一市場,直接向畫家收畫、訂出一個價格后,收取固定傭金;不像拍賣行,只要有兩個以上的人喜歡特定標的,價格就容易被頂高。因此,進畫廊買畫,通常比上拍賣競標便宜。
此外,畫廊通常較愿意培養(yǎng)新興藝術家,多接觸畫廊,自然也較有機會發(fā)掘市場潛力股。
黃河表示,目前中國大陸的畫廊群聚地點,北京有「北京798」,上海則有「五角場800號」等,其中還有不少臺資畫廊,投資人有機會不妨安排一趟藝術之旅。
至于參與藝術博覽會,也是切入市場的好方法。黃河說,藝術博覽會通常是先篩選后,再邀請較大型、較有口碑的畫廊參展,若去逛博覽會,既「安全」又能「一網(wǎng)打盡」。
【編輯:葉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