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之一:當代水墨持續(xù)火熱
當代水墨成為新增長點
保利春拍推出了“現(xiàn)當代中國水墨回望三十年”專場,并分成“引路人”“實驗水墨”“新工筆”“新水墨”等四個板塊,成為時下“水墨熱”的一個重要的市場導向??飼r春拍推出的“筆墨新象——當代書畫專場”以8386.84萬的成交額和81.37%的成交率落幕,成為備受關注的專場之一。 【更多】
短期內(nèi)仍有上漲空間
馬學東:“前期當代水墨熱在拍賣上的熱度不如期望,一些年輕藝術家有作品價格提前透支的趨勢。水墨短期內(nèi)仍有上漲空間,但這撥水墨熱,應該不會像上一撥中國當代藝術一樣被西方熱炒后再推向國內(nèi)。中國當代藝術在經(jīng)過市場的洗禮后,有價值確立的,有被洗出市場的,有重新定位的,再次流通和可能換手的精品少之又少。近現(xiàn)代書畫仍是市場的支撐,這部分市場籌碼分散、交易充分,流通性和換手率在所有品類中最高,目前,行情完全由賣家主導?!? 【更多】
觀察之二:古代書畫反映市場資金短缺
古代書畫精品稀缺
郭彤:古代書畫部分的拍賣結果,明確地反映出市場資金短缺,買家選擇作品謹慎的情況。此外,市場存量和真?zhèn)舞b定一直是古代書畫市場的問題所在。經(jīng)過十幾年的拍賣行業(yè)發(fā)展,古代書畫現(xiàn)存精品量少,且鑒定困難。這是市場持續(xù)發(fā)展的難題。 【更多】
資源與資金——兩個瓶頸相互作用
李雪松:2014年春季是比較艱難的,征集和招商過程,很多客人都反映資金緊張。顯然,目前的藝術市場不僅好作品作為資源遭遇瓶頸,入市資金也遭遇瓶頸,兩個瓶頸的相互作用遏制了自去年開始的反彈行情。如果說2009到2011這3年是藝術市場的“通脹”年的話,已經(jīng)進入第三年的調整行情仍然看不到盡頭,市場仍然籠罩在“通縮”的陰影下。 【更多】
書法表現(xiàn)突出,仍是低洼地
朱紹良:“書畫家的書法價值正在逐步追上來,向繪畫價格靠攏,這也是大家對書畫本是同根同源的一種認可?!? 【更多】
謝曉東:“書法今春的表現(xiàn)確實比較突出,但最貴的書法作品仍然沒有超過齊白石、黃賓虹等大師的繪畫作品。這跟中國書畫的傳統(tǒng)其實是不符的。在古代,書法的地位甚至高于繪畫,從這個意義講,書法確實處于一個價值洼地?!? 【更多】
董國強:今春書法板塊沒有受到市場調整的過多影響,反而有了比較長足穩(wěn)健的發(fā)展,正是因為書法這種更具文化內(nèi)涵的藝術在市場上越來越受重視。 【更多】
觀察之三:注重藝術教育和普及
普遍注意學術引導
馬學東:“在運營上,2014年幾家大公司都更注意學術引導,國內(nèi)拍賣公司在藝術教育和普及方面值得贏得掌聲和鼓勵?!? 【更多】
首次展現(xiàn)布展視頻
趙旭:“太隨意的照片,體現(xiàn)不出三萬五千平方米的偉大。你從未見過的布展場面”。保利甚至像一場雙年展布展一樣,將布展過程制作成一段視頻,布展本身已經(jīng)成為一種傳播渠道。同在小長假,匡時拍賣的“博物志”系列講座也成為了關注焦點,場面的火爆出人意料。 【更多】
用講座普及藝術
董國強:“我們的講座不僅僅是針對拍賣,包括我們請的嘉賓,他們談的問題可能和拍賣是沒有關系的,但是為什么呢?因為我們覺得來看拍賣的人都是對文化或者說都是對藝術品有感情的人,或者都是有了解這方面知識需求的人,我們提供這樣的一個平臺,其實也是為了讓大家來了以后能夠有更多的收獲?!? 【更多】
觀察之四:市場處于調整期,從投資走向收藏
調整期還沒有結束
馬學東:“從已經(jīng)結束的春拍來看,市場很一般,調整期還沒有結束。首先,香港和內(nèi)地行情漸分化,一進一出,短期內(nèi)香港兩巨頭占先手,中國嘉德和北京保利一個集團化發(fā)展,一個借上市優(yōu)勢融資發(fā)展,在港前景良好,但品牌信任度需要時間。蘇富比、佳士得努力接地氣,但摸準內(nèi)地藏家的口味和兜售西方現(xiàn)當代藝術品的急切心情同樣需要點耐心。其次,市場中精品依然稀缺,賣家謹慎,出貨的賣家期望值過高,因此很多作品未能成交或僅在低估價區(qū)間成交已經(jīng)讓人司空見慣了?!? 【更多】
藏家注重真正有藝術內(nèi)涵的作品
朱紹良:“拍賣市場正在擠泡沫,以前有很多基金、機構介入藝術市場,他們關心的是作品是否能夠作為市場流通品,并沒有根植于藝術的內(nèi)涵?,F(xiàn)在是市場調整的過程,其實也是藝術市場從投資向收藏的一個逐步轉向,大家自然會更加注重真正具有藝術內(nèi)涵的作品?!? 【更多】
中國文物與藝術品市場已然見底
邵建武:各家公司的狀態(tài)不及幾年前生龍活虎,和去年的步步為營類似,這一方面體現(xiàn)了各個公司的心態(tài)與狀態(tài),另一方面也是人們對于市場的預估狀態(tài)。2014年中國文物與藝術品春季拍賣不可能是“回暖之戰(zhàn)”,但也不會像2012年一樣,又是一次滑鐵盧,中國文物與藝術品市場已然見底。 【更多】
結語
2014春季拍賣漸漸收官,不論是天價拍品還是遭遇流拍,市場逐漸趨于理性,買家的收藏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泡沫在經(jīng)歷了膨脹之后開始軟著陸,從投資向收藏的轉變將成為時尚。
責任編輯:孟語
出品:99藝術網(wǎng)新聞部
聯(lián)系方式:010-51374003-809/816/808
郵箱:xinwen@99ys.com
版權聲明:99藝術網(wǎng)原創(chuàng)策劃,
歡迎轉載或報道,但請注明出處,違者必究
-
第62期 香港巴塞爾三日怪談
第61期 怎樣紀念戴漢志?
第60期 買莫奈還是買青年藝術家?
第59期 藝博會 & 畫廊且行且珍惜
-
第58期 2014,影像藝術熱浪來襲?
第57期 新水墨的火與冷
第56期 出國參展,藝術家的安全誰負責?
第55期 保利文化上市是主動還是被動?
99藝術網(wǎng)微信二維碼
99藝術網(wǎng)APP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