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慶祥與法國美協(xié)主席合影
近日,應法國美術家協(xié)會特別邀請,由萬達集團及中國對外藝術展覽有限公司主辦,法中文化交流中心承辦的當代中國畫家石齊畫展登陸法國盧浮宮。巴黎美術界最權威的學術機構法國美術家協(xié)會授予石齊法國盧浮宮藝術沙龍展“金獎”。
法國盧浮宮藝術沙龍展發(fā)起于1890年,至今已有120多年歷史,是目前世界美術史上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大的國際藝術大展,呈現(xiàn)當代全球美術的現(xiàn)狀和趨向。我國著名畫家徐悲鴻、林風眠、劉海粟、吳冠中等都曾入選法國沙龍藝術展。石齊此次榮獲這項法國藝術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獎項,也標志著世界藝術 中心巴黎最權威學術機構對當代中國畫家藝術成就的高度認可。
巴黎畫展歸來,大連萬達玥寶齋負責人郭慶祥和著名畫家石齊接受記者的采訪。
把真正的中國藝術推薦給世界
記者:此次石齊作品的法國畫展效果如何?
郭慶祥:石齊在盧浮宮的畫展引起了巴黎藝術界的關注,法國美術界權威人士都對石齊及其作品給予了極高評價。畫展每天參觀量基本在1萬人左右,一周的展覽時間里,參觀人數(shù)差不多有10萬人次,很多參觀者用半天甚至一天的時間慢慢欣賞。
法國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米歇爾·金稱贊石齊的畫作很有時代精神,會呼吁法國藝術家向石齊學習。法國著名策展人皮埃爾·米歇爾·維爾布格對石齊的藝術情有獨鐘,他愿意在世界各地為石齊做策展,要讓世人知道我們有成就的畫家,就應多到世界辦展覽。
記者:石齊畫展在法國獲得巨大成功,其原因是什么?
郭慶祥:畫展取得如此好的反響,我認為,法國人看到了石齊的繪畫,讓他們找到了了解東方文化的感受。
這次法國畫展,讓我感受到中國畫家很能理解西方的文化,而中國文化的深奧,卻很難讓西方人理解。我了解到他們對趙無極的藝術很敬仰,我認為趙無極就是找到了貫通中西的繪畫語言。像吳冠中、石齊這樣的畫家,一方面能堅守自身文化語言,一方面又善于中西貫通的繪畫表現(xiàn)形式,很具有藝術的時代感。以后我還要把具有世界繪畫語言和時代精神的中國高水平藝術家推薦給世界。
記者:作為一名資深的藝術品收藏者,您認為中法兩國的藝術品領域,差距在哪里?
郭慶祥:我在和法國美協(xié)主席米歇爾·金交談中,談到中國現(xiàn)在的寫實油畫時,他認為這是西方四百年前的創(chuàng)造,現(xiàn)在還搞這些東西就不具有學術價值了,就像西方人喜歡你們的古典家具,這是你們的文化創(chuàng)造,那個時代的東西才真正具有價值。
通過這次法國藝術之行,也讓我感受到中國對視覺藝術確實是審美缺失,“美盲多于文盲”。大眾審美的缺失和文化教育的失策,也是大眾藝術價值觀的悲哀。顛倒和歪曲的審美教育再繼續(xù)下去,就會導致世界的恥笑和藝術史的恥笑,因此,中國亟待普及美學教育。
在世界的任何一個城市,圖書館、美術館、音樂廳水平的整體都是市民整體精神文明的一個體現(xiàn),這些設施能快速提高一個城市的公眾審美。
法國的藝術教育在世界都是領先的,藝術欣賞層次也普遍比我們高。西方研究藝術的專家對藝術能抓住本質進行解剖,收藏家們收藏的也都是每一個時期的藝術創(chuàng)造,而不是后來跟風臨摹的工匠之作。作為一名中國藝術品收藏者,我更堅定不會跟風收藏市場炒作的東西,更不會與畫家合起來炒作市場,只會努力把真正的中國藝術推薦給世界,這才是給后人留下的真正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