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f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明確把中小學生學習美術、音樂、書法等藝術類課程納入學業(yè)要求,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納入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美育納入中考已明確被提上日程。近年來,國家政策的支持,加之新生代家長教育觀念的轉變, 國家一直著力于推動學生藝術素質提升,頻繁出臺相關政策,藝術教育成為“剛需”。
美育納入中考已提上日程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推進學校美育評價改革:“把中小學生學習音樂、美術、書法等藝術類課程以及參與學校組織的藝術實踐活動情況納入學業(yè)要求,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范圍。全面實施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將測評結果納入初、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納入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依據課程標準確定考試內容,利用現(xiàn)代技術手段促進客觀公正評價?!彪m然《意見》中尚未提及美育考分數值,以及具體執(zhí)行時間等相關細則,但美育納入中考已提上日程。
美育已經逐步成為綜合教育培養(yǎng)中的重要一環(huán),有藝術特長不僅能為孩子增光添彩,也將成為一項升學考核標準。其實早在2020年初,教育部就已經指出,體美勞教育將從“軟任務”變成“硬指標”,這意味著藝術教育在整個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兑庖姟分赋?,今后各地要配齊配好美育教師,加大中小學美育教師補充力度,未配齊的地區(qū)應每年劃出一定比例用于招聘美育教師。
多地公布改革實施方案
“云南經驗”,這是教育部近期發(fā)布會上頻繁出現(xiàn)的詞語。云南去年底發(fā)布新中考改革方案,在全國率先將體育中考分值提升至與語、數、英同分,同時將美育中考分值提升至40分。云南的中考改革得到了國家層面的高度肯定,多次提出要總結“云南經驗”,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教育部表示,全國已經有湖南、江蘇等4個省全面啟動美育中考,同時還有四川、山東等5省12市已經開始中考美育的計分,分值在10分至40分之間。目前,全國多個省市已將藝術課程正式納入了中考范圍。大家關心的是,如果藝術類科目記入中考成績,將會如何考核計分呢?以湖北宜昌公布的具體方案為例,對藝術類科目的考察方式會以過程性評價+機考進行。具體為過程性評價:對初中三年課堂內上課的情況和課堂表現(xiàn)進行評價,機考滿分100分,其中美術、音樂兩科各50分??荚嚦煽?0分(含60分)以上為合格,60分以下為不合格??傮w評價:過程性評價成績(五個學期的平均分)占60%、終結性評價成績占40%,兩項成績相加結果按分數折算成A、B、C、D四個等級,90分以上為A等,75—89分為B等,60—74分為C等,60分以下為D等。C等及以上為合格,D等為不合格。
南昌中考改革穩(wěn)步推進
國家層面的指導意見出來了,部分先行先試的城市也出臺了方案,南昌的中考未來會有什么變化呢?《南昌市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意見(試行)》中明確,未來3年,南昌中考計分科目依然只有8門(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政治、歷史+體育),語數英的龍頭科目地位保持不變,體育從最早的20分到現(xiàn)在的60分,今后仍有可能繼續(xù)提升,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將納入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以“合格”“不合格”形式呈現(xiàn)。2024年,南昌市全面形成基于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模式、管理機制??梢钥闯?,南昌中考改革過程中,音樂、美術等藝術類課程逐步進入考評體系。
根據《江西省推進高中階段學??荚囌猩贫雀母飳嵤┮庖姡ㄔ囆校吠ㄖ?,我省將進一步深化考試招生錄取改革,從2021年秋季入學的初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全省全面開展高中階段學??荚囌猩浫∧J礁母铮圏c地區(qū)要改革錄取計分科目的構成,鼓勵試點地區(qū)按照全面發(fā)展、負擔適度的原則,從地理、生物、音樂、美術、信息技術中選取部分科目納入錄取計分科目,探索“8+N”模式。
音體美課不得隨意占用
“中考要改革,體育還將繼續(xù)提高分值,未來還要納入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程??荚嚳颇吭龆嗔?,我們該怎么適應這種變化呢?”南昌一學生家長李晶的疑問代表了不少家長的想法。新政必然會令家長有所觸動,李晶女士就表示,“我肯定要考慮女兒在學的,會是中考要考的嗎?”受訪家長中更多對新政表示歡迎:“不要課表上寫著音樂、美術、體育,實際上卻上其他的課?!?/span>
藝術類納入中考會不會增加學生負擔?“學校教什么,我們就考什么。各個地方都按照這樣一個標準來執(zhí)行?!苯逃矿w育衛(wèi)生與藝術教育司副司長萬麗君近日就此表示,藝術教育的目標是保質保量完成9%至11%的藝術課時數,考試內容是課程內容,不會給學生增加太多負擔。也就是說,以前那些被主科老師“義務幫忙”占掉的音體美課該還回來了。
教育部指出,今后要嚴格落實學校美育課程開設剛性要求,不斷拓寬課程領域,逐步增加課時,豐富課程內容。美育課程將以藝術課程為主,包括音樂、美術、書法、舞蹈、戲劇等,學前教育階段開展適合幼兒身心特點的藝術游戲活動,幫助學生掌握1-2項藝術特長;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學校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開齊開足上好美育課;高等教育階段將公共藝術課程與藝術實踐納入學校人才培養(yǎng)方案,實行學分制管理,學生修滿公共藝術課程2個學分方能畢業(yè)。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將美學、藝術學課程納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課程體系。
藝術教育將成“剛需”
《意見》的出臺,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中的體美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省教育廳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教育處相關人士表示,新政或許會令部分家長不理解:“把書讀好就夠了,學藝術能讓我孩子得到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嗎?”“殊不知,家長這樣的觀念,只會讓孩子埋頭苦讀,沒有喜歡的特長,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更不會擁有真摯的友誼?!痹撊耸空J為,和中考體育改革類似,國家一直著力推動學生藝術素質的提升,使其得以全面發(fā)展,近期不斷出臺的相關政策,目的也在于推動藝術教育成為“剛需”。
教育強調讓孩子學會欣賞美、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而“美”的教育,正是美育的意義。南昌市濱江學校副校長涂燕政認為,決定一生是否幸福的因素之一是一個人的審美觀,審美的能力是花錢買不來的,也不是一個月的速成班能學到的。一個從小喜歡藝術、喜歡繪畫的孩子,和一個從小只看電視、玩游戲的孩子,今后會產生非常大的區(qū)別。師大附中濱江校區(qū)政教處主任劉策表示,美育的目的不是非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小畫家,而在于啟發(fā)孩子的美感,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能力,這些將成為他們人生的寶貴財富,使他們終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