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不想被割韭菜,囤房囤車不如囤藝術品,中產(chǎn)與大鱷各有怎樣的收藏套路?

來源:華夏時報 作者:于娜 2018-12-10


畢加索玫瑰時期作品《拿著花籃的女孩》

“藝術品市場沒有今天跳水,明天被割韭菜,后天又限購買不了的提心吊膽。”梁惠民剛剛跑到宋莊拿他的寶馬換了一批畫回來,這位來自金融和醫(yī)藥行業(yè)的老板,在別墅中還囤積了幾千幅書畫作品,而他只是當下眾多進軍藝術品市場的中產(chǎn)投資者的縮影。

與這兩年股市、房市的凄風苦雨相比,藝術品收藏拍賣市場卻是可圈可點,雖然遍地是寶的撿漏時代已成為過往,但是書畫、古玩、當代藝術市場依然還能保持著逐年增長的勢頭。

潛力藝術品的淘寶客

老梁是北京宋莊、環(huán)鐵、草場地幾個藝術區(qū)的???,每周都要去走動走動,要么看展覽、參加研討會,要么去參加畫家們的聚會,一起喝酒聊天,從而結識那些他覺得真正有才氣的畫家。

早期收藏他基本以物美價廉為標準,因為花錢少拿畫多,當成一種生活美學消費品,只要覺得喜歡的畫就買下來,不喜歡時再送人或者轉(zhuǎn)讓出去。這一類的畫有上千幅,既有國畫書法也有油畫當代藝術,后來有一半作品都被老梁轉(zhuǎn)讓出去了。

青年時老梁曾經(jīng)為了畫家夢想而玩命學畫,由此打下了深厚的繪畫功底。所以他很快就將目標重新鎖定為“收藏級”的作品上,挖掘具備大師或極具大師潛力的畫家作品,并且要成為他們作品的最大藏家。“一旦我要炒作,我就是最大的莊家!”野心勃勃地老梁是要做未來的贏家。

像老梁這樣淘潛力股的收藏者,在畫廊、博覽會、藝術區(qū)有一撥又一撥。而老梁即便買起畫來是批量式地,一車一車地拉回家,他也并不喜歡沖動式收藏,能夠讓他心動的機率并不高,“讓我進一步有興趣看作品的畫家不足百分之一,他們在畫家中的比例低于十萬分之一。”

中產(chǎn)與大鱷的收藏套路

“對那些自稱大師或者大師傳承的人,一概不理”,老梁認為大師作品必須是同時滿足唯美度和另類度極高的,而不是對階層官職、頭銜證書的膜拜。他認為中國繪畫審美及價值評價的標準需要重構,要以世界的普世(即公允)藝術價值標準來衡量或評判。

有時老梁會拉一車紅酒去畫家那里交換作品,“有些畫家遠離家鄉(xiāng)和親人,獨自在外,難免苦悶寂寞,對于他們而言,紅酒比現(xiàn)金更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在宋莊畫家村就流傳著類似的故事,某位藏家用幾箱紅酒換來一幅油畫,然后拿到拍賣會上,結果拍了幾十萬。有人說藏家是奸商,也有人說這是對藏家眼光的獎賞,當時換做你可能連幾千元的紅酒都不愿意出呢。

相比普通投資者在收藏上的精打細算,富豪藏家們則是在拍賣會上揮金如土,對珍稀藝術品爭奪起來十分兇猛。過去一年,他們就在拍賣會上制造了38件億元拍品,其中包括一件目前全球最貴的中國書畫作品即9.315億元的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

不過,老梁代表了眾多中產(chǎn)人士的想法“我沒有收藏大鱷們的錢財和套路,我的能力是發(fā)現(xiàn)未來中國藝術品市場最具價值的作品。”在老梁看來,有的畫家作品現(xiàn)在市場價格不高,常人只要喜歡就能買得起,但是一旦國人樹立了國際通行的、正確的審美標準就會認可他們,就會發(fā)現(xiàn)其巨大的市場價值。

藝術品驚人的升值空間

買房買車可能是國人富裕之后都無法免俗的。香港富豪劉鑾雄曾經(jīng)面對滾滾而來的財富也無所適從,竟然一星期買了5輛法拉利。后來在一位藝術家的啟發(fā)下,劉鑾雄開始步入藝術品收藏領域。之后一發(fā)不可收拾,拍賣會上的頻頻大手筆轟動一時。比如他曾以1億多元拍下一對掐絲琺瑯雙鶴香爐,送給母親做壽禮。據(jù)說劉鑾雄共為藝術品豪擲達200億,榮登“全球頂級藝術品收藏家前10強”榜單,成為首位擠進全球前10強的中國藏家。

與多數(shù)在拍賣場上競拍的富豪不同,劉鑾雄從不掩飾自己將收藏作為投資手段。他自己曾說,最初買藝術品時覺得無所謂,只要東西好、漂亮、買得開心就好?,F(xiàn)在發(fā)現(xiàn)這些藝術品升值得好嚇人!30年前,100萬元至200萬元買入的一件瓷器,現(xiàn)在要4000萬元至5000萬元一件,就是買寫字樓也漲不了這么多。他為自己各類藝術品投資估的回報是:中國瓷器最少100倍,中國畫10—20倍,西洋畫5倍,隨著投資年限長短而遞減。

國內(nèi)有海外購房團,而西方富有階層感興趣的不是中國的房子、車子,而是中國的藝術品。中國藝術品是全球的硬通貨,中國藝術品在海外拍賣市場所占比例增長迅速,在海外最大的中國文物藝術品集散地北美,2017年中國藝術品成交總額同比增長了62%,在全球范圍內(nèi)的增長也有7%,達到71.9億美元。

在西方社會的家族傳承中,藝術品收藏是必不可少的,被認為是文化和財富的象征。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掌門人大衛(wèi)?洛克菲勒去世后,今年5月,他收藏于幾處豪宅中的1000多件藝術品在紐約佳士得上拍,莫奈、畢加索以及亨利?馬蒂斯等藝術巨匠在內(nèi)的眾多藏品令人驚嘆,每件都是價值連城。其中僅畢加索玫瑰時期的作品《拿著花籃的女孩》,成交價就達 7.3億元。

這些拍賣的藏品大多是大衛(wèi)?洛克菲勒在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購買的作品,《拿著花籃的女孩》最早的出售價格僅為150法郎,從150法郎到1.15億美元,升值幅度另人咋舌!大衛(wèi)?洛克菲勒曾自豪地表示“我們最早購買的一些作品如今的標價已經(jīng)是我們當初支付價格的100倍以上……雖然我們從來沒有從投資的角度考慮來購買畫作,但我們的藝術收藏品已經(jīng)成為我最有價值的資產(chǎn)之一。”

如今藝術品市場的走向,可能會影響到全球一半的財富人士,在國內(nèi)的比例會更高。從 2012 年至今,內(nèi)地藝術品拍賣市場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近7 年的穩(wěn)定調(diào)整期,今年很可能是轉(zhuǎn)折性的一年,春拍已經(jīng)有所端倪。2018 年上半年,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依然比去年同期上升了 4.5%。中國境內(nèi)成交額有267億元,其中現(xiàn)當代藝術板塊占比為13.88%,是近5年來最好的一次。

專注古瓷和古畫投資的業(yè)內(nèi)專家李秦認為,在國際、國內(nèi)經(jīng)濟環(huán)境及市場無巨大波動的前提下,2018 年秋拍成交額預測能達到三、四百億元,與2017 年秋拍持平,而中國藝術品市場總額會有3000多億元的規(guī)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