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魏野——藝術狂想家

來源:99藝術網(wǎng)專稿 作者:水果 2013-05-08

藝術家魏野

他生于六十年代中期,經(jīng)歷豐富,堪稱傳奇。他的藝術之路波瀾起伏,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從事版畫創(chuàng)作,八十年代末期開始從事油畫創(chuàng)作,九十年代初進入圓明園畫家村,曾經(jīng)是圓明園時期的代表人物,與他同時活躍在“圓明園”的還有著名當代藝術家方力鈞、岳敏君和丁方等。他算得上是中國當代藝術圈的一個異類,從不按常理出牌,他的藝術作品以獨具一格的表現(xiàn)手法,用看似詼諧幽默、實則哲理思辯的方式調(diào)侃現(xiàn)實。他是中國著名當代藝術家魏野。

魏野作品之一《公司制度下的眾生相》

關鍵詞:狂想的永恒

2013年5月17日下午四點,魏野大型個展“狂想的永恒”將在宋莊樹美術館拉開帷幕。此次展覽以魏野代表作《狂想的永恒》作為展覽主題,圍繞魏野的藝術創(chuàng)作思路與價值觀對其理念進行全方位立體式的展示。展覽由繪畫、雕塑、多媒體(全息影像)、音樂裝置四大版塊組成,以嶄新而多元的形式呈現(xiàn)了魏野對社會、自然以及思想領域問題的深入探討。通過此次展覽,魏野的創(chuàng)作理念以及藝術價值觀念將在一個個標志性的作品形象中得以生動彰顯,可以全面了解魏野二十年的藝術創(chuàng)作與藝術歷程。

魏野的展覽海報極具創(chuàng)意性,海報的主題看上去既耐人尋味又一目了然,《四個蘋果改變的世界》,魏野將自己與牛頓、夏娃、喬布斯并置在一起,從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種自我調(diào)侃與吹捧,其實是通過這種對比的方式,更深層次地滲透出魏野對歷史、文明、科技、兩性關系的理解與認識。這種自我嘲諷與瘋狂之舉,恰恰正是魏野對藝術的追求。

魏野的解釋精彩至極,四個蘋果代表四個力:首先是牛頓頭上的蘋果,代表的是引力。牛頓被蘋果砸了一下,于是發(fā)現(xiàn)了地球的吸引力。其次是夏娃頭上的蘋果,代表的是魅力。夏娃私自偷吃禁果,受到了誘惑,與亞當發(fā)生了性,從此,人類的兩性關系開始以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在男女中上演。然后是喬布斯頭上的蘋果,代表的是創(chuàng)造力。喬布斯很偉大,發(fā)明了新東西,用高科技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魏野信奉喬布斯說過的一句話:“你要想知道新東西是什么滋味就大膽地嘗一口”。于是,喬布斯拿蘋果嘗了一口,這個被咬了一口的“蘋果”成為了喬布斯品牌的廣告。最后是魏野頭上的蘋果,代表的是想象力。通過二十年的藝術創(chuàng)作,魏野在想象力中找到自己,找到真正的自由。

魏野說:“我活得很不現(xiàn)實,依靠想象力活了二十幾年。這種活法在我個人看來很正確也很幸福,我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也知道我能夠把自己創(chuàng)造成什么。我的生活只有此時此刻,沒有明天,我已經(jīng)逐漸忘掉時間的概念。”人有三位一體:靈魂、思想、肉體,如果統(tǒng)一的話就有超能力。魏野的身上就顯現(xiàn)出這種超能力,他的作品透著一股智者的幽默感,給觀看的人帶來意想不到的快樂。早在九十年代,魏野就有其自己的藝術價值體系。他說:“如果沒有實驗精神,沒有修正的過程,我們的作品不會有力量”。

 

 

魏野作品之二《狂想的永恒》

關鍵詞:性比愛更冷

在草場地藝術區(qū)魏野工作室,我提前欣賞了他為5月17日即將舉辦的“狂想的永恒”個展準備的作品。

站在魏野的作品前,看到他獨具一格的表現(xiàn)手法,他的作品用“蘋果”和“香蕉”作為元素,拉鏈是標志性的符號,在我看來,魏野其實是在用一種荒誕的手法調(diào)侃當今社會的男女關系。這樣看似直白其實令人深思的作品,看懂了,會心一笑??床欢矔屓讼萑胨伎迹簬е鴤鄣?ldquo;蘋果”和“香蕉”,你們是怎么啦!那些代表了性與愛的“蘋果”和“香蕉”,讓我聯(lián)想起電影《感官世界》,電影里的性與愛還有另一層意味,那就是以身體的狂歡完成對自由的追尋。
可以這么說,《性與愛的爭論》是魏野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那看似無辜的蘋果與香蕉,隱匿著身體與靈魂背后的糾纏與困頓 。這也是魏野對愛與性的思考與冥想,猶如原始社會的生殖崇拜,魏野將這一切用最荒誕幽默的手段使之升華,有一種潛幽默的色彩,帶給觀看的人回味和思考。

魏野從2008年開始畫“水果系列”作品。他用藝術創(chuàng)作重新思考了情感與性格問題。香蕉和蘋果是大眾最熟悉的水果之一,其造型也是最有性格的。用水果來表達一種性格,然后上升到男女之間愛與性的關系。拉鏈代表一種批評語言,在他的作品里,拉鏈代表封閉和開放。魏野說他很享受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偶發(fā)性,那種即興發(fā)揮,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藝術家的修養(yǎng)。我對魏野創(chuàng)作“水果系列”作品的初衷和靈感來源發(fā)生極大興趣。不得不承認,魏野的作品激發(fā)了我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我設想把蘋果切開,切面像是兩個人的臉,仿佛是一男一女的臉觸碰在一起,是甜蜜的接吻。同時,對切的蘋果,乍看上去,又像是一個女人的屁股,是一種赤裸裸的性暗示,然后又讓人聯(lián)想到果實。香蕉在西文觀念更是性的代表。準確的指定性。而拉鏈代表開放和禁閉。拉鏈是創(chuàng)作元素,又可以看作是傷痕,無論是性和愛,都可以給人帶來傷害。這個作品在性格上表達思想,具有讓人想入非非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關于《性與愛的爭論》這個作品,在采訪中,我和魏野開誠布公地探討性與愛的悖論。美國女作家卡森•麥卡勒斯在《傷心咖啡館之歌》里曾對愛與被愛有過這樣深刻的闡述:“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寧愿愛而不愿被愛……道理非常簡單,人們朦朦朧朧地感到,被人愛的這種處境,對于許多人來說,都是無法忍受的。……因為愛者總是想把他的所愛者剝得連靈魂都裸露出來。愛者瘋狂地渴求與被愛者發(fā)生任何一種可能的關系,縱使這種經(jīng)驗只能給他自身帶來痛苦。”通常愛的道路曲折迂回,性比愛更直接,更赤裸裸,更有殺傷力。

魏野說:“性是一種激烈、是沖動、是節(jié)日,是慶典,是生命的結(jié)果。當一個人真的愛另一個人的時候,一定要用性去慶祝,給對方快樂。性是絕對快樂的生活。”現(xiàn)在的魏野享受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偶發(fā)性,那種即興發(fā)揮,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藝術家的修養(yǎng)。蘋果和香蕉,魏野會一直演繹下去。因為這個作品代表性和情感的修煉。在采訪中,我極欣賞魏野說過的一句話:“我的作品是為愛,為幽默而敘述的藝術。”

 

【編輯:李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