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為實”蕭昱藝術中的妊娠格式塔
“別管是誰的!我懷上了就是我的。”
蕭昱揭幕的一座驚人的新雕塑如是說。巨型的自由女神像化身為真人尺寸,在怡人的氣氛和環(huán)境中去現(xiàn)場親身體驗,一見她就讓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顯而易見,她懷孕了。
這個驚人的發(fā)現(xiàn)把一個發(fā)人深思的謎題擺在了我們面前。如同過去蕭昱那些令人難忘的作品一樣,蕭昱以其獨特的手法精心籌劃了這一震驚的瞬間。這件藝術品突如其來的造就了諸多可能的意義,善于思考的觀賞者必須在意義的迷宮中開辟一條道路。要尋求其中的深意或者是合理地解釋(比如用象征主義的某些術語)那攝人的一瞥所帶來的本能的沖擊,就必須悉心考慮妊娠狀態(tài);及其一系列含義。藝術家個展中的其他作品也同樣沿用了母性主題。這些同一主題下形形色色的作品擴展了我們的視域。整個展覽將我們逼入死角,無法脫身。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罷,我們都必須去思量懷孕和妊娠體的情境。
現(xiàn)狀(無畏的雕像那渾圓、隆起的腹部所生動表明的)預示著母親生活中即將發(fā)生的變化。她滿不在乎的一句“別管是誰的!”一下子把對父親身份的追問巧妙地擋了回去。身懷六甲的言說者要讓人們注意自己對現(xiàn)狀的全然接受。毋庸贅言,眼見為實,她最終宣告“我懷上了就是我的”,聲稱胎兒歸自己所有。
作品由兩句話構成的標題引起了更深的思考。圍繞著重要一方提出的解職,形成了一大堆異議。整個文明的結構、上溯至石器時代的人類文化遺產(chǎn)、社會化的種種進程、家庭、宗教、法律體系、命名的慣例、文學和電影(舉例來說)中無處不在的繁榮昌盛的文化生活和心理體驗,所有這一切(以及種種)可能統(tǒng)統(tǒng)與這個一意孤行的解釋背道而馳。有誰在乎?誰都在乎孩子的父親是誰。然而,然而,我們非得拘泥于字面意思嗎?我們承認結合導致的觀念。寬泛地來說,既成事實造成了不可否認的結果。標題中的第二句話強調(diào)了一種不計前因、全然接受的態(tài)度。是誰把它搞大了?是男女之間的共謀,東西方之間的共謀?還是自己搞大的?藝術家的作品暗示了今天的西方國家自己把自己搞大了!也只能是“我懷上了就是我的。”
讓我們回到雕像本身(先不考慮標題中的言論)。在凝視作品時,我們獲得了怎樣的經(jīng)驗?首先可能意識到了新的挑戰(zhàn),其次領悟到了喜悅之情。這兩種反應(由身體的變化引起的)作為動態(tài)平衡的因素在思想中浮現(xiàn),讓人感到皆源于她凝重的面容,好像它們同時賦予態(tài)度莊嚴的自由女神以生命。事實上,我們同樣能夠看到這些相關的特性(自我意識和狂喜)激發(fā)了這位有孕在身的“傳奇女性”所說的話“別管是誰的!我懷上了就是我的。”在輕率唐突的外表之下,掩藏著喜悅的意識。不在乎對象是誰;不在乎來自東方或者西方;這才是我們面對新事物的文化態(tài)度。面對未來的想法和感受是同樣的。妊娠體結出了果實,我們的沉思亦如是。如果轉而通過一個變化中的社會來看,我們也會如此解讀這座雕像。清醒地認識社會劇烈變化的狀態(tài),喜悅地接受變化即將帶來的新的生命形式,這就是我們面前的作品助長的基本態(tài)度。正如她那鮮明的妊娠格式塔一樣,這種態(tài)度是她與生俱來的。
作為一名中國藝術家,如果說蕭昱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祖國的社會環(huán)境的劇變,那么對于一位外國觀賞者來說,妊娠形象很可能引起不同的闡釋或回應。這就是藝術。藝術品要在不同的層面上表達意義,一定程度上要靠觀賞者的介入。
如果說本次個展中標志性的雕像傳達了極富戲劇性的張力并且充滿了復雜的含義,或許藝術家其他三件形制小巧、樣式迷人、有孕在身的軀干雕像傳達了更為簡潔卻并非不重要的信息。這些小雕像流暢地抒發(fā)了心滿意足之情,真實感受—幸福、快樂、欣喜、期望、焦慮、恐慌感、脆弱、危險。通過母性原始的軀體語言,對富足和感激的贊美以其獨特的裝飾貫穿于渾圓愉悅的形式變化中:一件帶有精心雕刻的脆弱的大蝴蝶,另一件身穿黃金比基尼代表富有和保護,第三件散發(fā)著奶香味,赤裸著乳白色的胴體有著溫暖、幸福和滿足感。(實際上作品的構成材料中確實以奶粉為主)。
展覽中還有一系列無框的混合媒體作品,藝術家再次利用材料養(yǎng)分(這里是孕婦偏愛的食物)來構造和呈現(xiàn)作品。如果說自由女神使人聯(lián)想到妊娠的驚喜,三件軀干雕像引發(fā)了母性的歡愉,那么我們從這些小吃構成的作品中推斷出什么呢?或許它們讓我們想到饑餓代表著生命的原始語言。
展覽以一件三部分構成的裝置結束:一幅可能未完成的半抽象畫作(具有疊影的卵形)、畫家常用的凳子(凳子上的影像是藝術家墊在屁股下的報紙不經(jīng)意通過體溫印在了凳子上。)和一張抓拍藝術家(正坐在凳子上)隨手作畫的照片。這件裝置記錄了作為行為的繪畫。進行中的過程(專注一件事時得到的完全不同的結果,結果是全新的,不在乎好與壞。不光是最終結果)是這件妙不可言的裝置要提示的主旨。
總而言之,藝術家的個展把人們的思考焦點對準一個瀕于根本變化的當今社會(如果并非全球范圍的話)。蕭昱就是這樣一位藝術家,他迫不及待地在竭力搖醒我們。營養(yǎng)、喜悅以及社會在變化狀態(tài)中的自我意識不過是本次適時展覽中的一些代名詞。
【編輯:大崔】
【編輯:大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