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藝術市場啟示錄究竟啟示了誰?

近期中國收藏家高價在海外購買西方作品的行為,不免讓人聯想起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藏家,40年后,西方藝術之風似乎從亞洲又回到了亞洲。這是一種怎樣的淵源?這本“西方藝術市場啟示錄”經過了誰的手,又真正啟示了誰?日本藏家?中國藏家?還是看不見抓不著的市場營銷?

從“隱形人”到“種子選手”:中國藏家的啟示錄?

梵高 《阿利斯康的小路》
梵高 《阿利斯康的小路》
梵高 雛菊與罌粟花
梵高 雛菊與罌粟花

5月5日,印象派創(chuàng)始人莫奈的《睡蓮池與玫瑰》在蘇富比紐約拍賣會上拍出2041萬美元高價。后經蘇富比證實,買家是中國最大的民營房地產開發(fā)商大連萬達集團。同一場拍賣會上,王中軍以2993萬美元買下畢加索畫于1948年的《盤發(fā)髻女子坐像》,而本場最高價,以6600萬美元拍出的凡·高作品《阿利斯康道路》的買家也是一位來自中國內地的藏家。

實際上早在2011年,畢加索的《Deux Personnages》就被一位中國買家以2130萬美元的高價買走;同年,莫奈的作品又以2250萬美元被一位內地藏家競得;2012年,一位北京藏家以340萬美元買入莫蘭迪作品一件;2012年紐約春拍焦點,蒙克的《吶喊》競拍者中也有一位中國藏家;2013年秋天,萬達就曾以2816萬美元競得畢加索的《兩個小孩》,成為當時中國企業(yè)購買西方藝術品的最大手筆,第二天又以270萬美元買下畢加索的《帶帽的女人》;同場拍賣中,中國買家還拍下了亨利·摩爾、梵高和莫奈的作品;2014年,王中軍5500萬美元購得凡·高晚期畫作《雛菊與罌粟花》的事情更是鬧得沸沸揚揚。

實際上,前佳士得拍賣亞洲業(yè)務負責人葉正元就曾透露:在2004-2006年期間,中國內地的藏家已經購買了畢加索、雷諾阿的作品,另外還對凡·高和莫奈的作品表現出興趣,但在拍賣現場沒有競拍成功,他一并認為在未來的幾年中,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富裕商人將成為西方藝術品的重要買家。

隨著時代審美的改變,西方藝術已經成為拍賣市場上非常重要的部分。亞洲地區(qū)對印象派及戰(zhàn)后當代藝術作品的需求也可以看到,藝術審美語言是一種國際化的趨勢。

從“高精尖”到“燙手的山芋”:日本藏家的啟示錄?

雷諾阿的《紅磨坊街的舞會》
雷諾阿的《紅磨坊街的舞會》
梵高 《加歇醫(yī)生》
梵高 《加歇醫(yī)生》

再回到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那時候日本銀行、保險公司及個人收藏家大量高價購買西方現當代藝術,掀起了以印象派為核心的收藏狂潮。

1987年日本安田水上火災保險公司,以2250萬英鎊(約4000萬美元,58億日元)的價格買走了梵高的《向日葵》,1988年,日本零售業(yè)巨頭西武百貨公司以13億日元購得莫奈的名作《睡蓮》;1990年日本紙業(yè)大王齋藤分別以8250萬美元和7810萬美元購得梵高的名畫《加歇醫(yī)生》和雷諾阿的《紅磨坊街的舞會》。但隨著日本經濟泡沫的破滅,曾經的資深藏家也消失得無影無蹤。除了塞尚、凡高、畢加索、亨利·摩爾等人的重要作品外,那些大師的一般性作品、那些一般性畫家的重要或不重要的作品便隨著日本經濟熱潮的冷卻而成了燙手的山芋。

日本的民族特性決定了日本藏家可以輕易接納和認同西方價值理念,因此對待本土和西方藝術家的作品并無內外之別。更多>>

從亞洲藝術品到西方藝術品:拍賣行的啟示錄?

蘇富比拍賣現場
蘇富比拍賣現場
佳士得拍賣現場
佳士得拍賣現場

無論作品被什么國籍的買家競得,最終受益方之一必不可少地會是拍賣行。面對逐漸龐大的收藏群體,拍賣行必然會順勢推出適合當下市場的專場拍賣?!坝∠笈杉艾F代藝術”和“戰(zhàn)后及當代藝術” 兩大板塊是近幾年蘇富比和佳士得的重點推廣的版塊,無論在作品稀缺程度上,亦或買家培育上都越趨成熟,即便用不恰當的“樹大招風”來比喻,吸引各國買家注意也在情理之中。此外,這兩家拍賣行均在春秋兩季重要的“亞洲藝術周”中主推亞洲藝術品,對于拍賣行而言,它們將西方作品向亞洲買家推薦實在單純得就僅僅像是一場“生意”。

蘇富比和佳士得分別于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進軍香港,又同于近兩年再落地北京和上海。作為具備國際視野和國際背景的拍賣行,不可能在主攻中國藝術市場的時候僅僅只銷售亞洲的藝術品,進軍內地后,以往亞洲藝術品資源的優(yōu)勢慢慢褪去,西方藝術品的進入也逐漸顯現,佳士得上海首拍即拍賣畢加索的小幅作品就是最好的說明。

結語

綜上所述,西方藝術品,尤其是市場正火熱的“印象派及現代藝術”和“戰(zhàn)后及當代藝術”兩大板塊精品的推出是拍賣行和藏家的“隱形契約”,其中藝術家的藝術史地位及作品精稀程度往往決定了作品最后的價格,藝術史上重要作品高價成交無可厚非,只是價格的突出難免讓人心生懷疑,或者由不具備同類“民族屬性”的買家競得更是如此,但是無論被誰收藏,依照的標準還是興趣和投資的綜合考量。

新聞熱線:010-51374003-809/816/808 主編信箱 Email:xinwen@99ys.com 
媒介QQ:1484571929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qū)01商務樓401室 郵編:100015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號:京網文[2013]0344-083號 京ICP備09023634號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4-2013 北京久久弋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