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首批推出的兩只藝術品股票——《黃河咆哮》和《燕塞秋》
藝術品股票這種全新的藝術品投資方式去年底在國內突然興起。有一位投資人這樣形容藝術品股票的投資暴利:進去一輛吉利能出來一輛沃爾沃。藝術品股票在市場上應該說帶來了一陣瘋狂,讓當下任何一種投資品黯然失色,上市首日漲幅達到100%,僅僅60天價格就已經上漲17倍,市值破億元。一時間對于藝術品股票是不是合法,誰來監(jiān)管,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的做法是不是妥當等一系列問題,市場質疑之聲也是不斷?!队^點辯論》30日辯題:低門檻高回報的資本游戲能否持續(xù)?
嘉賓:資深藝術品收藏投資專家喬本文
《中國收藏》記者孔祥祥
《證券日報》創(chuàng)業(yè)周刊主編袁元
所謂的藝術品股票,就是把一件藝術品的估值進行估值,價值出來以后進行一個等額的拆分,通過交易所的電子交易平臺公開來交易。每份的份額初始價格一塊錢,交易方式就類似股票的交易,意味著幾十萬甚至是上千萬的藝術品只需要花上一、兩千塊錢就可以投資了,門檻還是非常低的。不同的是,藝術品份額交易采取的是T+0的模式,可以當天進行買賣。這個市場每天是15%的漲跌幅限制,也大于股票市場的10%,應該說比股票市場的交易要活躍得多。
焦點一:怎么看待這樣一個全新的投資新品種?
喬本文:瘋漲是好事平臺有利于藝術品價值重新發(fā)現和挖掘
這個模式是中國金融投資品種一個巨大的創(chuàng)新,所以這件事,它被炒作或者是瘋漲,我認為從某種角度上來講,它是一種比較好的事情。因為它這里面有很多的利益群體在里面。首先投資者希望它瘋漲——包括交易所,所有的市場主體;同樣,地方政府和相關的部門可能也希望它開門紅,而不希望出來一個新的品種交易不活躍。實際上它瘋漲之后吸引了更多的投資者關注,政府部門的關注,包括媒體的關注,這樣的有助于推動整個藝術品市場的發(fā)展,也有助于推動我們中國的金融產品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
這有利于中國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和藝術品市場的發(fā)展。通過文交所的交易平臺,它可以把藝術品的價值重新發(fā)現和挖掘,同樣,它利用這個平臺也相當于一種信息的發(fā)布,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廣告和宣傳的平臺,讓更多的社會大眾了解這個藝術品,了解新生事物。他可能最初從投資開始介入,慢慢地的確喜歡上了藝術品,這樣也提升了國人的藝術水平。
孔祥祥:一塊石頭可能都會被炒成這樣
說實話,我是不太認同喬先生的觀點的。因為我本身是中國收藏的記者,是專門搞藝術品這方面的新聞的,做這方面的。我覺得它這種方式違背了藝術品交易本身的規(guī)律。我們可以看到,比如已經上市的這一些藝術品是一位天津畫家的作品,如果參與進去的人是懂藝術品的話,他就不會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把這位畫家的作品炒到一個讓人已經不能接受的價位了,可見這些人是不懂藝術品的。他不知道這個藝術品的價值應該如何判斷。
據我了解,現在參與到這個交易當中的人大部分都是玩股票的,他們都是從股市進來的。因為大家也知道,現在股票市場不太好,所以大家覺得這里面可能是有利可圖的,紛紛轉戰(zhàn)到這邊來了。他們完全是用炒股票的方法來炒這個,沒有當它是藝術品。如果把這些畫亂成別的人,哪怕?lián)Q成一塊石頭,可能都會被炒得這樣。因為我們覺得有利可圖,現在在里面的人都是賺錢的。
袁元:短線投資獲利性損傷和傷害巨大
這跟投資者投資股票的道理是一樣的。中國股市有很多投資者參與,有大股東也有小股東,也就是說他們通過購買股票,買到了上市公司的一個份額,就是這個公司的份額。但是他們并沒有直接經營管理,就是中小股東來講,并沒有直接經營的權利。從中國股市這么多年發(fā)展的情況來看,中小投資者也并不是十分的關心他所投資的上市公司的一個成長型,它更多的是注意到一個短線的投資的獲利性,這一點天津文交所最近上市的藝術品交易這塊應該有比較明顯的現象。
他們通過T+0的交易方式。中國股市在開始之初也是有一個T+0的方式,這個T+0的方式,就是當天買了可以當天賣,這樣不管是風險還是利潤都在當天釋放完畢了。但是實際上來講,這種方式帶來了損傷和傷害也是巨大的。
焦點二:藝術品股票是不具備分紅功能的,所以只能是靠差價賺取差價,投機的運作才能夠獲得收益。是不是說這個品種的本質就是投機呢?
袁元:藝術品交易比賭場還可怕
應該說就是(投機)。我們認為因為它不具備多功能增長,而且在股市,投資上市公司雖然不在意持有的長期性或者持續(xù)性,但是這些上市公司會按季進行信息的披露,會告訴我們這個公司正在做的是什么事情,可能會盈利多少,可能會虧損多少,這有助于幫助投資者作出一個正確的分析和判斷。但是在藝術品股票這塊,基本上沒有這個。所謂的鑒定結果,說白了,藝術品的投資與鑒定現在也沒有一個公認的很權威的說法。
我們在媒體報道中也能看到,對于這兩幅畫到底值多少錢,藝術品市場也是沒有一個定論。在這種情況下,它原來的所謂估值不管是500萬元還是600萬元,本身都存在著不確定性。你現在把它炒到一個和齊白石等大師基本相應的價格,這些人更多地玩了擊鼓傳花的游戲。這讓我聯(lián)想到十年之前,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吳敬璉對中國股市有一個賭場論的說法,當然這個說法在當時也引起了很大的反映。如果當時吳敬璉說中國股市是一個賭場論的話,現在反過來看新的橫空出世的藝術品交易,我覺得這比賭場還可怕。
喬本文:金融創(chuàng)新的積極意義遠遠大于一兩件作品被爆炒
這兩件作品只是個案。我們現在也知道,有深圳、有天津、有上海、有成都,現在北京可能馬上有要開啟。一個新的金融產品最初的那幾只品種是一定會被爆炒的,所以我們在遇到這問題的時候也不要像之前無所作為,也不能一棒子把它打死。關鍵是要尋找到健康合理發(fā)展的方式。在這個健康發(fā)展的過程中,在整個流程的設計方面,包括什么樣的品種經過審核能夠上市,作品的鑒定這塊,以及在上市之后交易的過程中設立怎樣的機制,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地方的管理部門也要積極探討它未來可持續(xù)的發(fā)展。
焦點三:未來應該怎么進行監(jiān)管比較妥當?
喬本文:上市和交易環(huán)節(jié)進行監(jiān)管
首先哪些品種可以上市,哪些品種不可以上市。當代的書畫家或者剛過世不久的畫家作品的真?zhèn)螁栴}比較容易解決,將來古玩和古董進來的話,這方面鑒定就更存在問題了。同樣是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的三個專家,他看同樣一件古畫的時候會有三種不同的意見。所以我認為,交易品種的真?zhèn)闻旁诘谝晃唬@有助于推動目前的當代藝術市場的發(fā)展,因為真?zhèn)问遣淮嬖谶@個問題的。
另外就是價值的評估,特別是學術價值的發(fā)掘。上市的品種選擇方面,我覺得必須要有一個兩級審核的機制,當地的一級評審機構,完了之后是否國家文化的部門還會有一個審核的機制,這樣可以確保藝術品的真實性。另外還要確保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實際上我們在投資一個品種的時候,更多考慮到中國未來經濟的走勢這個大勢的判斷。它是逐步的往上走,它肯定是增值的。第二點是基于這個藝術品的價值重新被挖掘,可能有些藝術家目前在市場上的表現不是很好,但是學術價值還是不錯,它是處于價值的洼地。經過相關的展覽或者是宣傳,學術研討會,讓更多的收藏家包括媒體社會來關注的時候,價值會重新挖掘。
所以如果有更多的藝術品收藏投資人士積極進入到文交所這個市場,改變目前投資者的結構和狀況,對未來健康的發(fā)展是很有意義的。實際上支持藝術品收藏投資的人士進入到交易的環(huán)節(jié)里,成為交易的中間的一分子的話,未來會有好的發(fā)展。
袁元:定調其范疇進行單一管理
首先,我們怎么來定義藝術品股票,是從藝術品的角度監(jiān)管還是從資本角度?如果我們強調資本性監(jiān)管,那當然是有一個類似于證監(jiān)會的機構來管。如果我們從它的藝術價值來考慮的話,因為證監(jiān)會畢竟是一個管理資本的機構,可能沒有辦法對這種藝術品的價格作出準確的、真實的判斷和分析,這樣的話是不是由文化部或者相關的專業(yè)管理部門管理可能更具權威性一些。
這種事情還是單一管理好一些,不要雙重管理。一旦雙重監(jiān)管,就可能各管一段,最后實際上大家都沒有管到位,導致出現問題。如果我們認為文交所屬于資本市場范圍,就應該由證監(jiān)會來管;如果我們認為它只是藝術品的創(chuàng)新,其實我們也并不反對藝術品的市場創(chuàng)新,但是這種創(chuàng)新我們也都知道,任何藝術品的價格都應該是圍繞價值波動的,而現在這種它的這種炒作已經完全脫離了。
孔祥祥:制定出完善的監(jiān)管方案難度相當大
如果國家有關部門真的可以制定出很完善的監(jiān)管方案,包括前期的藝術品的鑒定、定價以及后期怎么交易,那樣當然是很不錯的。但是以我這么多年來對這一塊的了解,我覺得是相當有難度的。拿鑒定這塊來說,這么多年也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如果這個問題都不能解決的話,其他的問題更是無從談起。如果是交易活著的藝術家的作品,這個可能就不涉及鑒定問題,但它還涉及到很多方方面面的問題,包括這個藝術家每年都會創(chuàng)作很多作品,他創(chuàng)作作品的數量、質量以及他未來的升值的空間,包括他藝術上的一些轉型、變化,是非常非常復雜的。這個如果制定起來,真的是非常巨大的工程。
在制定監(jiān)管程序的時候,我覺得首先比較重要的一點還是對于藝術品股票的定位?,F在深圳文交所和天津文交所在做的,我理解都是在打一個擦邊球,因為他們并不把它叫做股票,而是叫做藝術品份額。而且深圳文交所本身是文化產權交易所在做這個事情,所以肯定不能歸證監(jiān)部,不算是屬于證券那一塊的。但它又是什么呢?大家交易的都是每一份每一份的,它證券的性質又是非常顯而易見的。所以我覺得這個是一個最基礎也是最根本的問題,你怎么來定位這個東西?
其次,交易和藝術本身到底有多大關系?大家投資的應該是這件藝術品的價值,包括它未來的升值前景,就好像在股票市場,我們投資的其實是對這個股票所在企業(yè)的一個未來前景的估算。如果這個企業(yè)的成長前景很好,可能我就賺了,藝術品股票應該也是這個樣子。但是現在來看,這個預估也是非常有難度的。它前期的定價就是不明確的,因為沒有一個機構可以明確給出一件藝術品的定價。然后它后期的成長又是很難判斷的,如果真正的藝術品投資者、收藏者加入進來,當然很好,但是他們會去花錢買一個藝術品的幾份嗎?這個好像是很難想象的。如果他們本身投資這個藝術品的話,應該是出于自己的喜好或者在這個領域的一些專長,他不會說完全是出于賺錢,否則他可以投資房地產或者投資別的。投資幾份對他來講也摸不著、看不見,本身就是沒有意義的。所以我覺得讓真正的收藏者加入進來不太現實,他們還是希望這個東西掛在他們家里比較好。
【編輯:顏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