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2014首屆藝術品市場價值建設獎高峰論壇及頒獎典禮在國家博物館舉行

來源:99藝術網(wǎng) 作者:張長收 2014-07-28

2014年7月27日,2014首屆藝術品市場價值建設獎高峰論壇及頒獎典禮在國家博物館舉辦。此次活動由新華社、中國證券報指導,《收藏投資導刊》雜志社主辦,深圳安盛華實業(yè)集團承辦,三匚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集團協(xié)辦,并得到了中國拍賣行業(yè)協(xié)會、全國工商聯(lián)古玩行業(yè)協(xié)會、北京畫廊協(xié)會以及首席媒體中證網(wǎng)、99藝術網(wǎng)、雅昌藝術網(wǎng)、新華網(wǎng)、新浪收藏的大力支持。

當天下午2點,2014首屆藝術品市場價值建設獎高峰論壇舉行,論壇圍繞“拍賣行如何實現(xiàn)藝術品價值與價格的真實匹配”以及“怎樣在一級市場挖掘具有藝術價值的藝術家作品”兩個話題進行探討。

拍賣行如何實現(xiàn)藝術品價值與價格的真實匹配

《收藏投資導刊》雜志社主編堯小鋒主持了第一個討論環(huán)節(jié):拍賣行如何實現(xiàn)藝術品價值與價格的真實匹配,討論嘉賓有:北京保利拍賣執(zhí)行董事趙旭、北京榮寶拍賣總經(jīng)理劉尚勇、北京華辰拍賣董事長兼總經(jīng)理甘學軍、北京匡時拍賣副總經(jīng)理謝曉冬及福建東南拍賣藝術總監(jiān)夏湞。

關于拍賣行如何實現(xiàn)藝術品價值與價格的真實匹配,趙旭認為:“一個畫廊、一個藝術機構、一個推廣機構進行一段時間的推廣,使一個藝術家的作品能夠受到市場的認可,這時候拍賣公司才會選擇這位藝術家的作品。”

甘學軍也談到:“如果我們具像地去某一個點、某一個階段、某一件作品去探討,這是沒法兒標準化的。我們經(jīng)常擔心價格和價值不匹配,其實我們從歷史性和抽象的角度考慮這個問題,這是杞人憂天的問題,歷史已經(jīng)告訴我們,凡是有藝術價值、美學價值的東西,我們通俗來講的好東西,就有好價錢,好東西就有人追逐,在市場領域,它自然會用價格表現(xiàn)出來。對于普通工作來講,對于行外人來講,對于非專業(yè)人士來講,價格是引領他們認識藝術品價值最直接的標識,價格實現(xiàn)是他們對這件藝術品價值判斷一個最直接的方式。”

謝曉冬認為:“為什么有些(藝術品)會賣得那么貴?但我們通常覺得它不值那么多錢。為什么有一些(藝術品)應該有更高的價格?但似乎它永遠得不到市場的垂青,這確實是一個悖論。材料只是決定價格的一個基礎因素,但很多時候未必是最重要的因素,一個藝術品進入市場,它是由多重因素決定的。比如我們會去研究它的文學價值,研究它的社會價值,研究它的文獻價值等等,我們把這多重因素綜合概括,稱之為一種文化價值。實際上藝術品的市場價格,有的時候受制于相對流動性的影響,我認為這個市場很多時候不是一個統(tǒng)一的市場,是一個信息不對稱的分割化市場,甚至是一個分層級的市場。”

而夏湞女士認為:“我覺得真正所謂的價值真的是由很多很多因素構成,作為拍賣公司,怎么樣在這個藝術品實際價值和價格之間發(fā)揮作用呢?我認為拍賣公司并沒有大家所想象的那么有本事,那么大能耐,可以完全調(diào)節(jié)和操縱市場,其實是做不到的。真正任何一個藝術品最終的價格體現(xiàn)都是市場對于這一件藝術品本身的認可,或是藏家對于他能接受的價位,我覺得這就是拍賣公司最后表現(xiàn)的價格。”

劉尚勇談到:“我們在工作中看到的有三種價值經(jīng)常被應用,一種是歷史價值,這是財務比較關心的,比如說藝術品保險公司比較關注它的財務價值,或者它的歷史成交價,我們拿一件東西去保險公司投保,他就要看跟它相關的、相近似的(藝術品)歷史上曾經(jīng)成交多少錢,對一個財務人員或保險公司來講,他更關心的是藝術品的歷史價值,而作為我們在座拍賣公司的總經(jīng)理來講,更在乎的是當下價值,因為你馬上就要賣了,它今天值多少錢,歷史上它曾經(jīng)值過多少錢,但今天它值多少錢呢?在座的拍賣公司老總可能更關心的是當下價值。還有一部分人屬于投資者,他既關心歷史價值,也關心當下價值,但他更看重的是未來價值。”

拍賣行搶了畫廊的飯碗?

《收藏投資導刊》雜志社主編堯小鋒談到了一個比較尖銳而又敏感的話題:很多人覺得拍賣公司完全成為了市場的主宰,甚至很多畫廊做不好、很多藝術機構做不好,都是因為拍賣公司搶了大家的飯碗。

趙旭認為:“在當下,畫廊、古玩商、藝術空間,現(xiàn)在大家是抱團取暖?,F(xiàn)在的現(xiàn)象是(拍賣行)搶了畫廊的飯碗,搶畫廊飯碗的事情應該是在十年前就搶了,保利還沒成立的時候已經(jīng)搶了。那時候當代藝術還沒有啟動,榮寶齋、翰海、華辰、中國嘉德已經(jīng)把琉璃廠、古玩城的飯碗搶了。我們是05年成立的,那時候慢慢也就是搶一點當代藝術的小部分,當代藝術原來是全球性質(zhì)的,現(xiàn)在我們的798、草場地成為了中國當代藝術的重鎮(zhèn),這個市場本身是萎縮的。”

劉尚勇則談到:“其實拍賣公司也不是非得搶畫廊的飯碗。因為畫廊主要是做當代藝術,剛才趙旭先生也講了,拍賣公司也做當代藝術,因為做到一起了,所以感覺好像拍賣公司力度大一點,壓了畫廊的風頭。但其實畫廊的作用無法替代,因為真正的好畫家都是畫廊發(fā)現(xiàn)的,拍賣公司沒有這種發(fā)現(xiàn)機能,它只能在畫廊發(fā)現(xiàn)了好藝術家以后做更多宣傳和更多價值的實現(xiàn)。”

甘學軍認為:“拍賣應該拍精品,是所有拍賣都拍精品嗎?不是,拍賣也分層級,還有小拍。我們到國外去考察,很多地攤式拍賣,每天都有,那也是一種拍賣,拍賣只是一種交易形式。所以我說,這個市場,你是以什么形態(tài)參與這個市場,你就做好你的事情,其實就夠了,不要說‘這是我的飯碗,這是你的飯碗’。作為拍賣者,我一直呼吁政府要好好對待畫廊,一定要扶持,同時我們經(jīng)紀人,包括畫廊、古董商,要提高自己的專業(yè)能力,提高自己的運營能力。”

謝曉冬則認為:“我感覺剛才甘總講的就是,不要用矛盾論來看這個問題,應該用和諧社會的視角來看這個問題。我們今天還在說拍賣行是不是在搶畫廊的生意,我看有一些畫廊也來做跟拍賣相關的事情。所以如果我們用更長周期的視角去看這個問題的話,我們應該檢討的是怎樣為客戶提供服務,哪些功能是存在的,你想做成什么樣的機構、形態(tài),這取決于你自己本身的努力。我們有的時候怪藝術家不講信用,不講責任,我們檢討自己所在的機構,所從事的工作,是不是也做到了完全的誠信呢?所以這些問題作為理論問題,實際上是沒有意義的。真正有價值的實踐問題是,我們拍賣行是為客戶提供交易服務的,我們怎么樣為客戶提供真正好的中介服務,與之相關的工作你都可以做,但一定要把客戶服務真正做到好、做到專業(yè)。”

夏湞女士也談了自己的看法,她談到:“我覺得藝術品市場是綜合型的,在一個綜合型市場里,各種定位都必須要存在。畫廊有畫廊存在的意義、價值和它對市場的貢獻度,其實不是拍賣行所能取代的。拍賣公司也有它在這個領域所發(fā)揮的作用,我們經(jīng)常在公司內(nèi)部講一句話,團隊協(xié)作,其實我覺得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之間也可以引用這么一句話,各司其職,相互之間協(xié)作起來,如果能夠這樣的話,我想我們的藝術品市場就會做得更好。”

怎樣在一級市場挖掘具有藝術價值的藝術家作品

《收藏投資導刊》雜志社副主編蘇娟主持了第二個討論環(huán)節(jié):怎樣在一級市場挖掘具有藝術價值的藝術家作品,討論嘉賓有:北京皇城藝術品交易中心董事長胡月明、偏鋒新藝術空間策展人王新友、北京靜清文苑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策展人/畫家文蔚女士、收藏家/藝術品投資專家/著名策展人藺道軍、千年時間畫廊總經(jīng)理/獨立策展人張思永。挖掘美術史上被低估的藝術家價值,尋找當代真正的藝術家,支持、扶持青年藝術家的成長,其實一直以來是一級市場、畫廊的課題和目標。

胡月明認為:“皇城主要是做藝術品評估和鑒定,我們一直在討論藝術品的評估問題,評估問題可能是兩個方面:無形價值和有形價值,或者說精神價值和市場資本價值(市場的價格)。我們判斷藝術品其實非常簡單,如果拿比較全面的說法,第一是材質(zhì),因為藝術品不僅僅是書畫,書畫的材質(zhì)可能被忽略了,但對于其它的藝術品,比如家具、玉石,這類藝術品,材質(zhì)非常重要;第二就是所謂藝術家的抽象勞動,齊白石這一棵白菜和我們每個人畫的一棵白菜,價值是不一樣的,它的抽象勞動不一樣;第三就是作品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比如《清明上河圖》,它的價值不在于它畫得多好,在于它給我們提供了當時這個時代整個的生活情景,這個價值是非常高的。我剛才介紹的幾個元素實際上涵蓋了我們說的藝術價值,最重要的是審美價值。收藏偏重感性,投資是偏向理性,所以有時候我們是公眾的價值來考慮藝術品。”

王新友談到:“關于挖掘藝術品價值這件事不單單是畫廊的職能,是美術館的職能,也是現(xiàn)下發(fā)展時期中國拍賣行業(yè)的職能。中國現(xiàn)下藝術、美學職能研究的喪失、不夠,拍賣公司在某種程度上充當了這樣一個角色,它使得藝術品更有價值,其實這是一個社會化大分工的問題。我們簡單再回來說畫廊,正是導致中國藝術品市場第三次浪潮不過十年二十年時間,使得我們這些機構擁有那么多機會。我們?nèi)ネ诰蚰切γ佬g史有貢獻,豐富和完善以加強和引進這些人大量的工作,其實從古希臘、羅馬到現(xiàn)在,藝術家一直是永遠的話題,我們要找到那些能夠打動別人、能夠影響和啟發(fā)他人的這種類型的藝術家,這應該是我們的工作。”

藺道軍說:“現(xiàn)在我們談一級市場,好的時候?qū)嶋H是在談當代的,或當今活著的藝術家如何發(fā)現(xiàn)的問題,或怎么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藝術家呢?一定要看作品,作品首先會說話,要練眼,但光看作品,打動了你還不行。因為觀畫不懂丹青美,光看畫不行,一定要了解畫背后的這個人到底是怎樣一個人物,要把這個藝術家的美術放在歷史的角度橫向、縱向做一個比較,對他的藝術觀念、藝術風格做一個了解,實際上你在選擇藝術的時候不會有太大問題。”

張思永的看法比較獨特,他認為:“首先,藝術品的從業(yè)者,我們在座各位,如果沒有過硬的專業(yè)素質(zhì),沒有良好的學養(yǎng)和發(fā)現(xiàn)的眼光,如何去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當下的藝術品和藝術家。所以說從自身做起,去跟藝術家進行深度的溝通,我覺得要學習。因為中國藝術品經(jīng)營者絕大多數(shù)真的是良莠不齊,自身的學養(yǎng)很欠缺,眼光很短淺,經(jīng)驗非常的短暫,而在藝術品市場數(shù)據(jù)泡沫化,被拍賣頂?shù)教靸r時,大家茫然了、盲目了,尤其是三線四線城市的土豪,還有那些新貴階層,還有那些對中國美術史,中國藝術市場發(fā)展知之甚少的,我比較同情他們。文化產(chǎn)業(yè)是一個虛無的概念,而畫廊業(yè)是非常實實在在的個體,或者說一個操作性很強的行業(yè),就業(yè)率高,容易推出新人,大家休閑生活可以去市場分享。我們的專題拍賣、設計拍賣,秋拍、夜場拍賣激動人心,我覺得影響到了國民的生活,也影響到了從業(yè)者的心態(tài),當然更影響到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是好是壞,要讓我們自己冷靜地去思考,我今天對它的價值不期待,我期待未來的價值,我對今天特別熱的藝術家也不抱有指望,因為我沒有能力去承擔他們的高數(shù)值。我對未來的年輕人,和我們正在推動的年輕人,我相信他們的未來,正如相信我們自己的未來一樣。”

“首屆藝術品市場價值建設獎”獎項全部揭曉

當天下午5點,“首屆藝術品市場價值建設獎”獎項全部揭曉。最具影響力拍賣公司:北京匡時、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榮寶;最具特色拍賣公司:北京華辰、北京傳是、北京銀座、北京藝融、福建東南;最具前瞻性藝術畫廊:白盒子藝術館、偏鋒新藝術空間、亞洲藝術中心、千年時間畫廊;最具開拓性金融機構:中國民生銀行;最具推動力收藏企業(yè):新理益集團·龍美術館;最具創(chuàng)新性新型企業(yè):皇城藝術品交易中心、德美藝嘉、易拍全球;最佳耕耘獎(拍賣人):張敬(北京匡時)、曹新昊(原北京傳是工作人員)、張黎明(北京銀座)、劉靜(北京保利);最佳發(fā)現(xiàn)獎(藝術品經(jīng)紀人):呂立新 、文蔚、王之忻、宋寧頡、王凱;最佳慧眼獎(收藏家):劉益謙、白十源、趙慶偉;最佳貢獻獎(藝術家):崔如琢、范揚、李津、張松茂、朱樂耕、呂堯臣;最具潛力藝術家:楊明義、趙建成、周祥林、任重;最具社會責任藝術家:詩迪;終身成就獎:沈鵬。

藝術品市場價值建設獎是對中國藝術品市場生態(tài)鏈條的一次全面梳理,有利于國內(nèi)外藝術市場以及收藏投資人群掌握中國藝術品市場收藏投資脈絡,增強對中國藝術品收藏投資市場的認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