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藝術品收藏走勢和股票市場的驚人相似

來源:雅昌藝術網(wǎng) 作者:王林嬌/陳奕名 2012-08-22

在四川收藏圈子里主要都是在玩書畫,尤以近現(xiàn)代書畫為多,這也成為目前眾多新興收藏家首選門類。王牧, 同樣以近現(xiàn)代入手,從開始連3000元與30萬元的畫都難以分辨,到一位每年在書畫上消耗數(shù)千萬元的大藏家, 已逐漸成為當下川蜀之地新興藏家的代表。

 

在收藏尋城記的藏家專訪中,記者和王牧較多聊的是他對于作品的感覺,以及對于市場的前瞻性的認識,他形象的把藝術品市場和股票的熊牛市做比較,最近十年的藝術家價格走勢曲線和股票市場的走勢驚人的相似,其實這正是資本對于藝術品市場的影響和把控。

 

介入收藏:受股票市場影響資金需要轉(zhuǎn)移

 

2005年股票炒的很高,當時王牧想找一個價值洼地。在一次偶然的聊天中,一位玩畫的朋友使他了解到拍賣行里對畫估值很低,100多萬就能買到很好的齊白石、張大千的畫。當時100來萬,一個中等收入的家庭差不多都能拿出這么多錢。王牧覺得估值太低,作為投資興趣,就這樣一下子鉆了進去。從2007開始王牧逐漸對這塊逐漸有了更深的了解。“就像下棋一下,有興趣之后就容易迷進去”他回憶說。其實 “入迷”之后,王牧反而不把投資當成最終的目標了。

 

“我覺得搞藝術品不一定非要是學習美術的。我沒學過一天美術,畫家就知道齊白石、張大千,以及歷史上學過吳道子。我懶得花時間去學習??炊嗔?,看久了,心里就有那種感覺了——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藝術品背后是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王牧覺得藝術品市場現(xiàn)在還是洼地,對藝術品的估值還是不高。比如他碰到過張大千臨摹敦煌的那一批東西,很有價值,但其他人不懂,所以估價自然不會太高。他現(xiàn)在把注意力放在近現(xiàn)代書法上,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價值不太高,大家沒有認識到。

 

現(xiàn)在市場假畫很多,甚至假畫賣的比真畫還要好。像李可染,每年都有假的作品出來。因此,“精”和“貴”成為王牧購買作品的兩個基本標準。這也是他回避目前拍賣中假畫的一個重要手段。王牧買畫很挑剔,都是自己真心喜歡的。用他自己的話說,“我買的東西少,但精一點,所以后來賣的都是真的。都說這行有泡沫,我覺得這很正常。就像股票,真正的好東西,價值還是會體現(xiàn)出來的。不要指望著所有的人都認識到它的價值,相對于懂行的人來說,真正好的東西還是少的,這都需要時間來檢驗。”

 

談及自己選擇藝術品的標準時,他以傅抱石為例,金剛坡時期,傅抱石的作品時最為優(yōu)秀的,但是離開了金剛坡之后,他的作品就出現(xiàn)了變化,所以王牧在競拍傅抱石的作品時,都會避開傅抱石創(chuàng)作于五六十年代的作品。他簡單的總結(jié)了自己收藏的標準:第一看不懂的不買,第二是不能和自己在心中引起共鳴的作品不買。

 

現(xiàn)在的購買傾向:民國書法是價值洼地

 

對于最近一年才在拍賣市場上活躍的民國書法,王牧覺得這會是一個新的價值洼地。王牧早在前幾年就開始購買民國書法作品,一方面是受到董國強的影響,另外一方面是自己對于書法作品的喜愛。早兩年,民國書法作品的價格就像是大白菜的價格,他,像胡適、蔡元培、嚴復、曾國藩、左宗棠等。雖然以前對這些人耳熟能詳,但對他們的墨寶近距離接觸還是沒有的。他收集了很多近現(xiàn)代書法,當時都沒人要,五萬塊錢基本一舉手就落錘了。王牧一般買有名氣的大家的作品,如上文中提到的幾位在政府以及教育界的鼎鼎大名的人物。隨著這兩年晚清民國書法的大熱,拍賣行紛紛到王牧這里進行征集,有幾件非常好的胡適和沈從文的手札都被拍賣行征集了。

 

四川到現(xiàn)在都沒有很系統(tǒng)的藏家:

 

有財力的不一定有興趣,有興趣的不一定有財力

 

一般而言,本土的藏家會對于本土藝術家作品情有獨鐘,尤其是在對于一些已經(jīng)是全國性的名人作品上,如四川人喜歡競拍張大千和陳子庚的作品,尤其是陳子庚的作品,四川人是比較推崇的,除了本土藝術家的原因之外,他的作品的價格相對比較便宜。

 

對于四川的市場,王牧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四川的書畫市場還沒有真正起來。1949年抗戰(zhàn)期間,有很多好的書畫作品。當時傅抱石等好多人在四川,留下不少好東西。但最近這些年都被收走了。近些年拍賣行每年在四川收的東西不多了,資源枯竭了。以他自己的收藏做例,他非常喜歡李可染的作品,尤其是李可染仿石濤的那批作品,在他看來是藝術性極高的作品,但是當時由于資金有限,他并沒有去做系統(tǒng)性的收藏,這是他的遺憾,這也是四川人收藏的一個特點:有財力的人不一定有興趣,有興趣的人不一定有財力,這種尷尬的局面就造成川人收藏家遺失了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

 

另外一方面在王牧看來,四川搞收藏的還是不多,他和本地的藏家交流的也很少。他有時間就會去拍賣行里走走,不僅會去嘉德、保利、翰海這樣大的公司,有時也去北京的中型拍賣行看看。他說:我買的東西,都是自己看著很喜歡的。不太去考慮增值空間。這就是目前王牧的收藏心態(tài),也是他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

 


【編輯:宋林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