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內,武漢16家美術館、藝術機構將聯(lián)合推出16項各具特色的藝術展;中國當代藝術領軍人物張曉剛個展,則將在湖北美術館、合美術館同時亮相,其中多幅作品首次在國內展出。7日,“@武漢·2018”藝術月拉開帷幕,為武漢市民帶來一場藝術盛宴。
“@武漢”是武漢地區(qū)藝術機構自發(fā)組織的文化藝術推廣平臺,自2016年至今,已集合湖北美術館、武漢美術館、合美術館、湖北美術學院美術館、湖北省美術院美術館、湯湖美術館、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東湖杉美術館等8家美術館及8家本土藝術機構,以藝術展覽為基礎,以當代性、學術性、文獻性、包容性和國際性為特色,致力于提升城市公共文化品質。今年,“@武漢”成為武漢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協(xié)會的一員。
張曉剛多幅作品系首次在國內展出
“@武漢·2018”藝術月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于中國當代藝術領軍人物張曉剛的加盟。此次,他的《舞臺:張曉剛2008-2018》與《多重“敘事”:張曉剛藝術檔案》將分別在湖北美術館、合美術館展出。張曉剛介紹,《舞臺》將主要展出自己近10年來創(chuàng)作的作品,尤其是近年創(chuàng)作的10件原作,有的剛剛在紐約展出,有的從收藏家手中借出,此次是它們首次在國內展出?!抖嘀?ldquo;敘事”》則是文獻展,通過其不同時期的手稿、通信、草圖、書籍乃至電視、IPAD等裝置,還原上世紀80、90年代創(chuàng)作現場,展現“我與時代、與藝術的關系”,也直觀地讓觀眾看到藝術作品是如何誕生的。
對于在武漢辦展,張曉剛認為,只要有好的團隊與理念,好的展覽在任何地方都能產生,藝術家不要把眼光只局限于少數城市,此前在漢舉辦的徐冰個展、毛旭輝文獻展也給予他信心。
打造城市的視覺藝術節(jié)
“以張曉剛個展為契機,本次藝術月可稱是視覺藝術節(jié),將吸引大批國內重要的藝術家、理論家匯聚武漢”,合美術館館長黃立平表示,藝術月的舉辦,始于藝術機構主持者、藝術家的文化情懷,希望讓城市更有活力與創(chuàng)造力,而其最終將有助于重塑武漢的城市氣質與藝術影響力。
16項展覽中,湯湖美術館推出的“7、8、9零——2018武漢青年藝術家當代藝術展”,集合150余位青年藝術家,令觀者看到本土藝術的未來;武漢美術館的“藝術美麗一個城市——武漢名家邀請展”,以多種藝術形式呈現武漢地區(qū)30多年美術成果;湖北美術學院美術館的“陳堅水彩作品展”、湖北省美術院美術館的“肖豐、陳波雙個展”、東湖杉美術館的“沈愛其水墨藝術展”等,也從不同角度展現城市的藝術生態(tài)。
藝術的盛宴,受益者不僅是圈內人,湖北美術館藝術總監(jiān)傅中望認為,美術館、藝術機構的數年推動,不僅促進了當代藝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也讓城市的居民擁有了更寬的文化視野。“藝術只有融入社會,才有價值與意義”,判斷一個展覽是否成功,參觀人次、人群覆蓋面也是重要指標,“希望通過好的展覽,讓更多的人走進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