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工作呈現(xiàn)為一種個體的意識形態(tài)實踐,他的作品為觀念藝術開辟了新的篇章。二十余年來,吳山專用偽字、物權、單性、二手水、觀光者信息、完美的括號、鳥先于和平……這一切編織起一個私人性的、假的(因而無法判斷對錯的)意識形態(tài)的相似物。
——高士明、張頌仁、郭曉彥(展覽策展人)
和國內當代藝術家大多的“光頭黨”不同,吳山專一副遺老姿態(tài),依然保持著1980年代藝術家比較時髦的一頭長發(fā),有時候他會像道士一樣挽個髻上去,胡子也長,干脆編了個細小的辮子,在餐廳的昏暗燈光下也堅持帶深茶色眼鏡。
從6月21日到7月27日,廣東美術館被吳山專排山倒海般的紅色席卷了,從二樓到三樓,富于侵略性的紅色既陌生又似曾相識。吳山專最著名的作品《今天下午停水》占據(jù)了一個展廳的中央,看上去像是“文革”街頭瘋狂的大字報,細看里面的內容卻是無聊的街頭涂寫的集合,這里面的內容有吳山專玩味了二十多年的關鍵句子“今天下午停水”,有“老王,我回家了”,有“愛國衛(wèi)生運動”,有“最后的晚餐”,1980年代的特征很濃,因為性病小廣告和“辦證請打XXX”等我們現(xiàn)在耳熟能詳?shù)慕诸^藝術還未出現(xiàn)其中。“大字報”里面有很多錯字別字,比如地上的那四個巨大的“無說八道”,典型的吳山專特色。《吳山專:國際紅色幽默》據(jù)稱是廣東美術館有史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藝術家個展,也是1990年就出國的“八五藝術家”吳山專在國內真正意義上的一次個展,策展人之一的高士明說,“吳山專等了十多年了”。
對“八五藝術家”的集中興趣開始于今年年初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大型展覽“85新潮”,吳山專的展覽可以說是這種關注的延續(xù)。吳山專被認為是“85新潮”美術運動以來,中國當代最重要的觀念藝術家之一。但多年來似乎總不在聚光燈下。高士明說,吳山專的展覽有助于反思當今藝術界狀況,可以看到社會趣味或者定見在多大程度上是由市場規(guī)定和引導的。
將“文革”挪用一下
吳山專25歲考上浙江美術學院可以說是人生的奇跡,之前他考了7年皆告失敗,“很多人那時候考不上都說是文科不好,可我是什么都不好,素描不好色彩也不行”。說起這段歷史,他的妻子、冰島藝術家英格會用憐憫的目光看著他,“他受了很多折磨”。直到浙江省教委委托浙美辦了師范系,代培,只面向浙江省內招生。浙江舟山人吳山專抓住了這個機會。
師范系在省內招了50個人,而當時面向全國招生的油畫系只招了12個人,“那都是精英”?!八詭煼断翟谀菚r又被戲稱為‘吃飯系’,我們吃飯不能插隊,看電視不能選頻道,跟我們一樣權益不多的還有工藝系,轉頻道的權力在油畫系和國畫系學生手里。”
1985年,大學第三年,各地的藝術家都有點“騷動”了,吳山專和他的一些同學嘗試做了一些東西?!拔覀儗W校圖書館很好,能夠看到很多西方當代的資料,大家在尋找一種似乎沒有人用過的語言?!眳巧綄_@次運氣很好,因為他想到了挪用“文革”?!拔蚁?,‘文革’作為一個形式可以用一下,也是史無前例吧,于是就有了《紅色幽默》、《百分之七十五紅》這些作品。”吳山專算得上先知先覺,中國借用“文革”資源做當代藝術最為成功的王廣義的《大批判》系列開始在1990年。
與想象中不同,吳對“文革”的記憶稱不上刻骨銘心,大字報他記得都貼得很高,上面還會寫“保留三天”、“保留七天”,不這樣寫的話上午貼下午就會被蓋上。但舟山搞武斗不狠,“文革”結束時候他16歲,記憶就是搬家多一些?!拔夷赣H是‘?;逝伞?,我們那里有軍隊,陸軍是‘保皇派’,海軍是‘造反派’?!霸旆磁伞闭碱I了我媽他們公司,我們家后來就轉到了由陸軍管理的山區(qū)。后來又搬回來?!?
1986年,“吃飯系”代培生吳山專畢業(yè)了,從哪里來回哪里去,做了浙江舟山群藝館的一名美術干部,負責教漁民畫,一年兩次,一次培訓一個月。吳山專很滿意,因為周圍全是姑娘。美術干部還有創(chuàng)作任務,畫了畫到省里參展、獲獎,但他都沒被選上。他自稱屬于“街上的人”,朋友里做什么的都有,有賣走私煙的,開地下舞廳的,開餐館的,倒賣石油的,倒賣漁貨的,賭棍、嫖客,包括雞。藝術家邱志杰那段時間拜訪他,就住在走私煙販子家里。
吳山專的“紅色幽默”系列在走向深入,他刻了大而荒唐的假公章,一棵大白菜也被蓋上公章,屬于“赤字工作委員會”或者“漆字工作者協(xié)會”,他給一份政府通知打上對勾,旁邊寫上“已閱”?!督裉煜挛缤K肪褪悄菚r產生的。他有一間自己的屋子,經(jīng)常“組織賭局”,就讓三教九流的朋友亂涂亂寫,上面寫什么字他不太管。但眾人皆醉吳山專還是醒著,這些街頭涂鴉經(jīng)過他整理之后進入了當代藝術。這個作品是受居委會張貼的停水通知啟發(fā),這不說明時間、不說明原因的日常語言突然讓他震驚,他在里面看到了某種暴力。他后來去歐洲,就很注意看停水通知,民主的氣息在于停水是有原因的,歐洲會告訴你“今天下午修水管”。
不受美術館歡迎的人
像很多“八五藝術家”一樣,吳山專最出名的那次作品發(fā)生在1989年。
這年冬天,吳山專投資800元人民幣,在朋友的幫助下,批發(fā)了本地特產200公斤凍蝦,坐火車來到北京。凍蝦沒有被運往菜市場,卻出現(xiàn)在中國美術館。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上富有標志意義的中國現(xiàn)代藝術展上,吳山專像一個混入高雅場所的二道販子,穿著一件毛線坎肩,吆喝著賣蝦,因為要價合理,生意很好,當年的照片上,人們手拿鈔票,眼神熱切地包圍著他。但半個小時后這生意就被禁止了。蝦賣掉了三四十公斤,吳山專在地上寫下“今日盤貨,暫停營業(yè)”。
作為當代藝術的“肇事者”,他雖然生意賠了,該完成的卻已經(jīng)完成——代表著某種文化權力的美術館在半個小時內被改變了屬性,變成了一個自由市場?!鞍宋逍鲁薄彼囆g家里另一個想挑戰(zhàn)中國美術館的是黃永砯,他制作了一個拿繩子“拖走中國美術館”的計劃,草圖都煞有介事地畫出來,按照今天的說法,黃那時過的是YY(意淫)的癮,而吳山專卻得逞了。
1990年出國后,吳山專繼續(xù)在美術館里撒野,這次針對的不是美術館本身,而是針對已經(jīng)進入藝術史的作品——他朝杜尚的小便池里撒尿。這次他有了同謀者,后來成為他妻子的藝術家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爾,吳山專在冰島美術學院教書的時候兩人相識。
1917年,法國藝術家杜尚從商店里買了一個小便池,取名為《泉》,送到美術館去展覽,這是杜尚的一個玩笑,卻從此顛覆了當代藝術的概念,他簽名的小便池因此成了博物館的圣物。在一個版本的翻譯里,英格把小便池稱為“尿盆”,她告訴吳山專,她去巴黎的時候看到美術館里“杜尚的尿盆”,她就想,這還是個尿盆嘛,應該尿一泡尿在里頭,看到杜尚另一作品《斷臂之前》——一把雪鏟,她就想應該拿這鏟子鏟雪才對。但眾所周知,杜尚的尿盆是男用的,英格這個想法自己獨立實施頗有難度,因此吳山專自愿幫英格一個忙。1991年10月,他們跑到瑞典斯德哥爾摩的一家也收藏這件作品的博物館里,吳山專負責小便,英格負責拍照,他們“作案”時非?;艁y,照片不算太成功。所以第二年的十月,他們又跑過去尿了一次。作為慣犯,這次他們熟練了很多,因為照片清晰顯示了小便池里的令人惡心的液體。他們估計館方是相當?shù)夭粣?,因為嚴格意義上講這是對展品的破壞,可既然是藝術家的行為,他們還是容忍了。第二年,吳山專和英格把撒尿的照片做成了戶外海報,豎在綠地上。
吳山專和英格把這個作品命名為“一個欣賞”,因為依他們看,杜尚老人家如在天有靈,一定不會覺得這個行為是褻瀆,而會發(fā)出會心的笑聲。這是個以杜尚之道還治杜尚之身的行為,小便池本來就是供小便用的,鏟子本來就是鏟東西的,要把“物”的權利還給他們,“物盡其用”。
藝術為藝術家服務
吳山專在出國后的創(chuàng)作從此在很大程度上與“物”的權利糾纏不清。吳山專和英格合作把1995年聯(lián)合國的《人權宣言》篡改了,變成了《物權宣言》。他們還“發(fā)明”了很多“概念”,比如說“二手水”,“買就是創(chuàng)造”,“鳥先于和平”,最后這拗口的話其實告訴我們一個意味深長的現(xiàn)實:我們先認識了被稱為鳥的事物,后來才被告知鳥代表和平,“所以鳥先于和平”。吳山專解釋這話提醒的是人應該有警惕的態(tài)度,“人們每天都按照自己的直覺去做事情,但是沒有人有足夠膽量去打破常規(guī)?!?
吳山專去歐洲之后嘗試了很多主題,但每個主題做得都不持久。他好像是那個挖井的人,開了無數(shù)個坑,卻沒有興趣在任何一點上持續(xù)地挖下去。廣東美術館的入口大廳掛著吳山專使用過的34個logo,策展人高士明說,每個logo的后面都可以是一個中型展廳。吳山專形容這是坐地鐵,“有的人可能只會坐一條直接的線,但是我坐地鐵可以從一號到二號,二號又到三號,只是坐一條更長的路線。我自己高興就好了,有需要就轉站。其實萬變不離其宗,可能有的藝術家不作改變是因為他們會害怕。但我們(我和英格)感受變化,我們享受樂趣?!?
“國際紅色幽默公司很大,產業(yè)鏈也很長?;氐降罔F理論,我們公司的地鐵大概有三十四條線。”吳山專說。
與吳山專的回答類似,高士明認為吳在出國前的大字報和出國后的作品其實是在針對同一種意識形態(tài),權力對人的控制可以有多種方式來完成,資本主義的超市里一樣是紅的,所謂的自由選擇都是被定制的。
在廣東美術館,《物權宣言》的中英文對照章程刻在如石頭般的蠟制幾何形狀物上,順序排列,其中一間展廳布置得如同墓園,一位熱心的管理員主動提出幫南方周末記者在“墓園”的深處拍留影照片,之后他意味深長地問了一個問題:“你有文化,你能看得懂嗎?反正我看不懂。”
紅色的墻壁上寫著“任何人都有權利拒絕成為吳山?!保鋵嵢魏稳硕加袡嗬芙^看懂吳山專。高士明說他的作品有超出尋常的復雜性,評論家邱志杰則稱吳是個迷宮。
記者沒有告訴管理員,吳山專還有句名言:“藝術是為藝術家服務的”,以此來審視我們的懂與不懂,其實跟他沒有關系。
但后來吳山專把這個口號解釋得很平實:“藝術為藝術家服務,并不是不重視大眾的表現(xiàn)。就像醫(yī)生做一個心臟手術,得到病人和家屬的贊揚固然重要,但是能聽到同行對自己的肯定是一個更大的鼓勵。就像做肉包子,如果旁邊賣包子的人說這人做得太好了,那是對他很大的肯定?!?
至于吳山專和美術館,現(xiàn)在看起來關系不賴了,他懂得了適當妥協(xié)。展覽里有件關于消費主義主題的作品,一張巨大的照片,是在漢堡紅燈區(qū)的一家超市拍攝的。賣蘋果的檔位前,吳山專和英格正面全裸,模擬古畫里亞當和夏娃的姿態(tài)——英格手持蘋果,在誘惑手推購物車的吳山專。
把照片掛墻上之后,布展人員來到美術館外面,采集了他們所能找到的各種形狀的樹葉,從中又挑了最合適的,小心翼翼地為照片上的兩人遮住了私處,在這家官方美術館,布展至此方才大功告成。
【編輯:賈嫻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