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奧斯卡提名之作(1)

來源:騰訊動漫 2014-06-23

每年報名奧斯卡的動畫電影,少說也有十多部,而提名的只有三部或五部,最終獲獎的只有一部,能被人記住的也只是少數,而那些未獲賞識的佳作就得不到更多的人的欣賞,接下來將推薦一系列這樣的作品,解析每一部電影的看點。

第一部介紹的是是第75屆的提名作品—《小馬王》

看點一:歌頌自由

這是一首自由的頌歌,是釋放奔馬天性的樂章。

除了他們自由奔跑的模樣,至今記憶猶新的一幕是小馬王在火車上憂傷的望著列車外時,大雪紛飛,族群在草原上自由奔跑的場景映在他受挫的心靈上,給了他再次掙脫束縛的力量。

無數次被人類束縛,他從未屈服,即使饑餓與槍林彈雨席卷而來,也步曾停下奔跑的腳步,在他馱著善良的印第安男孩躍過懸崖時,人類停下了追逐的腳步,放下了手中的槍支,被其向往自由的強烈愿望征服。

桀驁不馴、俊朗灑脫的小馬王,演繹了一曲自由的頌歌。

看點二:大自然的獻禮

影片一開始即是秀麗磅礴的大自然風光,由一頭禿鷹飛越千山萬水引入,展現自然的各類生物和景觀。

馬兒們奔跑在萬里無云的晴空下,廣袤無垠的草原上。

雖然是動畫片,但里面沒有一只動物會說話,即使是人物對話,也少之又少,但是完全不用擔心會不懂,因為從他們的眼神和行為叫聲中可以讀懂一切,因為我們都是大自然的產物,再配以小馬王精簡的旁白,一切都那么自然、和諧。

看點三:人與動物的關系

影片中最能體現人與動物自然而和諧的關系的是—小雨兒和印第安小男孩。

最能體現人與動物不和諧,人類虐待動物的是—在殘忍的皮鞭的抽打下艱難前行,拉著火車頭的馬兒們,和旁邊面目可憎的人類。

在小馬王不屈的反抗人類,并一次次愚弄那些自以為是的人時,那些被人類束縛做苦力的馬兒就會給以喝彩的笑聲,并與小馬王一起逃跑。

影片無時無刻不在告誡人類,與動物和睦相處,不要以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去迫使它們干任何力所不能及的事,否則,換來的只能是反抗。

要像印第安小男孩對小雨兒一樣,把她當朋友,一起嬉戲、玩耍,這樣,換來的才會是忠誠,與無怨無悔的付出。

看點四:音樂與動畫的完美結合

影片開篇即恢宏大氣的配樂,以及馬兒的嘶叫聲、奔跑聲,大自然的雨聲,河流的潺潺聲…一切都那么妙不可言。

主題曲演唱者布萊恩亞當斯略帶沙啞的歌聲,每一首歌每一句歌詞,都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小馬王的心聲。

"You can,t take me,I'm free.""Here I'm,this is me."小馬王叫Spirit,象征自由的靈魂,是屬于大自然的不羈的靈魂,誰也栓不住,帶不走。

看點五:美國西部拓荒史

廣袤的美國西部地區(qū),是自然的瑰寶。而小馬王的冒險旅程,在被抓去拉火車頭時,他意識到,這是要延伸到自己家園的鐵路,他奮起反抗,阻止了鐵路的修建。

他美國西部拓荒的歷史,見證了美國西部從原始走向現代化的開端,即使現在,來到美國西部地區(qū),仍然是廣袤無垠的,不是高樓大廈林立。

他見證了美國西部拓荒時期,經歷了各種人生轉變,而他的冒險歷程也象征這時代的演變。

看點六:2D與3D的完美結合

影片2D與3D完美結合,鏡頭銜接自然,布景自然瑰麗。

片中馬兒奔跑的場景自然而真實,馬兒奔跑需要的是3D立體技術,而奔跑時的背景,草原、天空,這些是2D布景,將二者完美結合,呈現出如此大氣磅礴的景象,似乎靈魂在奔跑,在釋放。

看點七:夢想與人生的追求

小馬王從最初遼闊的草原,被抓到兵營,然后逃離到印第安部落,接著見到西部鐵路的興建。后來與美麗的小雨相遇相知,經歷重重磨難之后,告別與印第安人友誼,再次回到那片奔跑的廣闊草原。

這一幕幕驚險的歷程,無不摻雜著血淚,也曾有過放棄的念頭,但內心深處的夢想與人生追求,促使著他不斷抗爭,那是對自由的向往,對自然的熱愛,是追求自我價值的體現。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