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嘉德秋拍大觀之夜:潘天壽《勁松》以8100萬元落槌

來源: 2015-11-15

潘天壽1964年作《勁松》 
立軸 設色紙本  尺寸:207×151cm  
RMB 68,000,000-88,000,000元
落槌價:8100萬元
 
2015年11月15日晚7點,中國嘉德2015秋拍“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 近現(xiàn)代”專場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槌,拍賣場內人氣十足,座無虛席,場內外藏家競拍激烈。其中,潘天壽于1964年作的《勁松》以5800萬元起拍,在經過幾番激烈的角逐后最終以8100萬元落槌,此拍品此前估價為6800-8800-萬元。
 
建國伊始,新的社會環(huán)境對于傳承了成百上千年的中國畫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質疑。1950年代末期,隨著徐悲鴻、齊白石兩位最具影響力的中國畫家先后謝世,作為時任浙江美術學院院長的潘天壽,被推到了藝術思潮的風口浪尖。1957年,潘天壽在《美術》雜志上發(fā)表《誰說“中國畫必然淘汰”》一文,堅定地扛起了中國畫這面大旗?!墩l說》一文,系統(tǒng)地對中國畫“不能反映現(xiàn)實”、“不能作大畫”、“沒有世界性”這三個導致“必然淘汰”的問題,一一作了針鋒相對的反駁。在此后的數年間,畫家在這樣的精神指引下,創(chuàng)作了一大批堪稱是殿堂級的中國畫巨制。此件長逾2米,寬1.51米,28平尺的《勁松》便是其中之一。
 
此件作品創(chuàng)作完成之后,即被畫家存放于家中,文革抄家時被抄去。九十年代,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出版《潘天壽書畫集》,整理畫作之時,標明畫幅中仍可見有粉筆標記。時光飛逝,畫家同那個動蕩的年代早已離我們遠去,留下滄桑斑駁的《勁松》,講述歲月的流逝,傾聽觀者的心聲。
 
著錄
 
1.《潘天壽書畫集•下》,圖版第203,年譜著錄,人民美術出版社,1982年版。
2.《潘天壽畫論》,圖版第22,華正書局(臺灣),1986年版。
3.《潘天壽書畫集》,第210、211頁,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6年版。
4.《西泠藝叢•潘天壽專輯》,第59頁,西泠印社,1997年版。
5.《中國藝術大展作品全集•潘天壽卷》,第44頁,上海書畫出版社,1997版。
6.《中國近現(xiàn)代名家書畫全集23•潘天壽山水人物》,第57頁,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香港),1997年版。
7.《中國畫名家作品精選•潘天壽作品》,圖版第17,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年版。
8.《中國名畫家全集•潘天壽》,第195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中國名畫家全集•潘天壽》,第195頁,藝術家出版社(臺灣〕,2001年版。
10.《現(xiàn)代名家翰墨鑒藏叢書•潘天壽》,第24頁,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年版。
11.《潘天壽全集’第五卷》,第191頁,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鈐印 壽、潘天壽印、不雕、阿壽、寵為下題識勁松。一九六四年深秋,東越潘天壽大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