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99ys.com/2015/1115/20151115083932856.jpg)
齊白石《吉壽永昌》
2015年11月15日晚7點,中國嘉德2015秋拍“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 近現(xiàn)代”專場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槌,拍賣場內(nèi)人氣十足,座無虛席,場內(nèi)外藏家競拍激烈。其中,齊白石《吉壽永昌》以1500萬元起拍,在經(jīng)過數(shù)輪激烈的爭奪后,以3600萬元落槌,被8510號買家競得。本件作品此前估價為2000萬至3000萬元。
本幅紙本設(shè)色,縱243厘米,橫61.5厘米,幾近14平尺,共鈐“白石、借山翁”朱文印兩方,“大匠之門”白文印一方。作品未署年款,畫幅上下畫家各具一題。由題識可知,此作當為白石老人自作意滿而留,后為賀羅隆基壽誕,再題跋相贈。此作中,白石未寫桃樹之全景,舍棄杈丫末枝的描寫,只取桃樹主景描畫。粗壯桃木斜貫畫面下方;兩只綬帶顧盼依存,立于桃木之上;九顆壽桃掩映于濃蔭、掛于枝頭,滿如圓盤,重勢而垂,自畫面右上錯落排布,依勢而下。畫家以赭色輔以淡墨掃出樹干,用筆勢橫且干,間或以留白處理,使樹干呈現(xiàn)出一種渾圓的體積感。壽桃以沒骨法出,洋紅、鵝黃并用,瀟灑寫出桃實質(zhì)感。桃葉先以濃淡水墨大約寫出其形,后用墨筆勾出脈絡(luò),墨色或濃或淡,用以表達葉與葉之間的陰陽向背關(guān)系。整作單純而不簡單、真率而不粗鄙、熱烈而不癡狂、鮮明而不華俗,狀物寫形、隨類賦彩、布局造境俱處處留心,經(jīng)心用意。
白石老人與羅隆基的交誼,可直接見于書面的文字材料,大約有兩件。一件是《人民日報》1956年9月2日的一則新聞,大意是報道齊白石榮獲了世界和平理事會1955年度的國際和平獎金,有關(guān)部門為他舉行了隆重的授獎儀式。會上,白石老人宣布將500萬法國法郎獎金的一半長期存在銀行里,以每年所得利息作為“齊白石國畫獎金”,并請郭沫若、陳叔通、羅隆基等人代他籌劃這一獎金的用法。能委托羅隆基代為籌劃獎金的用法,說明齊白石與羅隆基當非泛泛之交。另一件是毛澤東致羅隆基的一封親筆信,收在葉永烈所著《離人淚》一書中。信的內(nèi)容為:“努生先生:來信并承轉(zhuǎn)齊老先生惠贈各件,均已收到,甚為感謝。請將我的謝意轉(zhuǎn)致齊先生為荷。順祝健康。毛澤東,九月三十一日”。根據(jù)齊白石贈予毛澤東的書畫、物品的時間和內(nèi)容分析,信中所言相贈之時應為1950年,“各件”則為立軸《鷹》一幅、對聯(lián)一副及自用上好石硯一方。由此可見,相托羅隆基轉(zhuǎn)贈毛主席如此珍貴之物,齊羅之間不一般的交誼,由此應是確定無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