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磚美術館3月19日“詹姆斯·李·拜爾斯:完美時刻”的開幕現(xiàn)場,在紅磚下沉圓廳,兩位身著連身黑色長袍的表演者在近2米高的黑色錐形臺上相對而坐,二人頭部通過一只亮粉色帽彼此相連,雙目凝視,構建出一個靜謐場域,到場觀眾紛紛駐足。作品《呼吸(兩人一帽)》的行為藝術表演現(xiàn)場,拉開了傳奇觀念藝術先驅詹姆斯·李·拜爾斯在中國首次大型個展的序幕。
“詹姆斯·李·拜爾斯:完美時刻”開幕現(xiàn)場
一名身著黑色長裙,靜默游走于展廳中的女子,雙目空靈,臉上呈現(xiàn)柔和而難以捉摸的微笑。當觀眾靠近時,女子便緩慢從口袋中取出一張寫著“在場是最好的作品”(Your Presence Is the Best Work)的圓形小紙片遞給觀眾,《無題》無疑是一場具有觀念性與劇場化的行為藝術作品。
詹姆斯·李·拜爾斯行為《無題》紅磚美術館現(xiàn)場
詹姆斯·李·拜爾斯行為《十人一帽》紅磚美術館現(xiàn)場
在開幕現(xiàn)場,“拜爾斯的《十人一帽》像某種神秘宗教的儀式,為人們制造出一個精神空間?!币粭l帶有十個帽子的亮粉色織物串聯(lián)著十位身著黑衣的表演者,他們穿梭于展廳、園林、人群,并突然闖進新聞發(fā)布會的現(xiàn)場。靜默與靈動、有張力的色彩對比和莫測的神情,共同建構出極具神秘感與宗教儀式感的場域。?詹姆斯·李·拜爾斯,《鉆石地面》,1995 水晶玻璃 由五部分組成,每部分10 x 18 x 18 cm ? 藝術家遺產(chǎn) 紅磚美術館展覽現(xiàn)場詹姆斯·李·拜爾斯,《月柱》,1990 大理石 250 x 60 x 30 cm ? 藝術家遺產(chǎn) 紅磚美術館展覽現(xiàn)場詹姆斯·李·拜爾斯,《球形書》,1989 大理石 由兩部分組成,整體直徑21 cm ? 藝術家遺產(chǎn) 紅磚美術館展覽現(xiàn)場詹姆斯·李·拜爾斯,《哲學釘》,1986 鍍金鐵 27 x 3 x 3 cm ? 藝術家遺產(chǎn) 紅磚美術館展覽現(xiàn)場
作為拜爾斯在中國的第一次大規(guī)模個展,此次展覽通過裝置、行為、雕塑和視頻等多種媒介,五十多件作品以及文獻資料全面展示了這位傳奇觀念藝術先驅跨越四十年的職業(yè)生涯。
“詹姆斯·李·拜爾斯:完美時刻”展覽文獻區(qū)
在展覽開幕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著名藝術家邱志杰說到:“?拜爾斯這樣的藝術家更熱衷的并不是生產(chǎn)‘理解’,而是生產(chǎn)一些‘謎團’。這個世界如果沒有不可理解的東西,我們的生命將會多么的索然無味。 希望中國觀眾能夠更多享受我們面對拜爾斯作品時的那種茫然、無助的困惑和慌亂,體驗這樣的一種失重感。”
詹姆斯·李·拜爾斯,《愛欲》,1993 和紙本金色鉛筆 由兩部分組成: 圓形大紙片直徑63.5 cm 圓形小紙片直徑19 cm ? 藝術家遺產(chǎn) 紅磚美術館展覽現(xiàn)場詹姆斯·李·拜爾斯,《無題(ICITB)》,1994 金色紙本黑墨 ? 藝術家遺產(chǎn) 紅磚美術館展覽現(xiàn)場
拜爾斯曾在美國韋恩州立大學(Wayne State University)學習藝術和哲學,于1958年前往日本,在日本游學、生活10年,東方的哲學、藝術持續(xù)影響了他的一生。在拜爾斯的夫人溫迪·鄧納威(Wendy Dunaway)看來,“詹姆斯·李熱愛且深受東方文化的熏養(yǎng) ,他帶著中國古代文人的帽子來紀念老子, 像米芾一樣熱愛石頭,他最喜愛《金剛經(jīng)》的一句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蠖鄶?shù)人會把一種形式轉變成理念,而拜爾斯卻恰恰相反,他會將一個原始的想法轉化為與直覺和意識直接相關的形式?!?
此次展覽策展人閆士杰說到:“拜爾斯與中國神交已久,他將東方的智慧融入藝術實踐,卻一直未能踏上這片土地。今天,拜爾斯和他的作品終于第一次抵達中國,來到紅磚美術館。‘完美時刻’是一場遲到的邀請,是中國給拜爾斯的一個深情擁抱,中國觀眾與拜爾斯的一場神交之旅,即將啟程……”
詹姆斯·李·拜爾斯,《紅帳篷》,1989 紅色絲綢 800 x 800 x 800 cm ? 藝術家遺產(chǎn) 紅磚美術館展覽現(xiàn)場詹姆斯·李·拜爾斯,《問題的哲學之椅》,1996 鍍金西藏柚木 160 x 160 x 117 cm ? 藝術家遺產(chǎn) 紅磚美術館展覽現(xiàn)場關于藝術家
詹姆斯·李·拜爾斯是二十世紀最重要、最著名的藝術家之一。他是一位具有開創(chuàng)性與前瞻性的藝術家(創(chuàng)作媒介涉及雕塑、紙張和行為),于1932年生于美國底特律,在韋恩州立大學學習了藝術和哲學。1958年,拜爾斯移居日本,在那里生活和工作了近十年。拜爾斯于1967年返美,在紐約和洛杉磯兩地生活,同時繼續(xù)在歐洲展出作品。1972年,拜爾斯受著名策展人哈羅德·澤曼之邀參加第五屆卡塞爾文獻展,在其中展出了自己的行為藝術名作《呼喚德文名字》,此后至1992年,拜爾斯連續(xù)參加了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和第九屆卡塞爾文獻展。拜爾斯的作品多次在威尼斯雙年展展出。1997年,拜爾斯在開羅去世。
拜爾斯的作品六十多年來在世界各地博物館/美術館得到展出,包括“好運宮”,都靈利沃利城堡/當代藝術博物館(1989);“完美時刻”,巴倫西亞IVAM卡門中心(1994);“生、愛、死”,法蘭克福錫恩美術館和斯特拉斯堡現(xiàn)當代藝術博物館(2004);“完美寂靜”,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2004);“1/2自傳”,墨西哥城朱美克斯美術館和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PS1分館(2013-2014);“金塔”,威尼斯圣良廣場,第五十七屆威尼斯雙年展(2017);“完美之吻”,安特衛(wèi)普當代藝術博物館(2018)等。
關于策展人
閆?杰,紅磚美術館創(chuàng)始人、館長、策展人。始終堅守“學術為本”,在中國率先提出并踐行“生態(tài)體驗美術館”的運營理念。2020年,閆?杰策劃了大型國際群展“2020+” ,在面對突發(fā)疫情引發(fā)全球舊秩序的失效時,通過藝術提出問題,呈現(xiàn)對重建秩序的思考與行動。2019年策劃了莎拉·盧卡斯亞洲最大規(guī)模同名個展“莎拉·盧卡斯”;2018年,策展了奧拉維爾·埃利亞松迄今在中國最大個展“奧拉維爾·埃利亞松:道隱無名”;2017年,閆士杰在中德最具規(guī)模的“德國8”文化交流項目中,作為副總策展人策劃了“先導 - 德國非定形藝術” 展;2016年,閆?杰策劃了“識別區(qū):中國·丹?家具設計”展,第一次將中國古家具以設計的名義與丹麥家具設計大師對話;他策劃的展覽還包括:“加藤泉” (2018)、“安德?亞斯·穆埃:攝影”(2018)、“安德烈斯·塞拉諾:?個美國人的視角”(2017)、“溫普林中國前衛(wèi)藝術檔案之八〇九〇年代”(2016)等,從不同視角建構起紅磚美術館對藝術的深層次、多維度探索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