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從延安走來 紀念文藝座談會70周年浙江巡展

來源:浙江美術館 2012-07-04

“從延安走來”展覽開幕式現(xiàn)場(攝影/沈力)

 

“從延安走來”媒體發(fā)布會現(xiàn)場(攝影/沈力)

 

2012年6月29日,“從延安走來——紀念文藝座談會70周年浙江巡展”在浙江美術館隆重開幕。展至7月29日的此次展覽,由中國美術館特別策劃大型美術展覽“從延安走來——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fā)表70周年美術作品展”,集合近500幅館藏精品。 

 

七十年中國美術歷程巡禮

 

2012年5月23日,是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fā)表70周年紀念日,為此中國美術館特別策劃大型美術展覽“從延安走來——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fā)表70周年美術作品展”,集合近500幅館藏精品,對《講話》發(fā)表對中國美術發(fā)展的影響和對當代美術創(chuàng)作的意義與價值進行深入探討,展示了七十年來中國美術界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的恢宏面貌。

 

“從延安走來”展覽現(xiàn)場 講解員為觀眾娓娓道來(攝影/沈力)

 

整個展覽共分五個部分,由“延安時代”開篇,200余件反映延安文藝座談會和延安美術歷史的文獻、實物和影像,再現(xiàn)了《講話》發(fā)表的歷史情境和延安時代美術發(fā)展的整體面貌,其中許多老照片、當年的木刻原版、木刻刀和日記、手稿、創(chuàng)作稿是從老一輩美術家和親屬家中征集來的;緊接的四個篇章則展現(xiàn)了《講話》發(fā)表70年來中國美術的發(fā)展歷程:“源于生活”以不同歷史時期表現(xiàn)國家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領域中重大社會事件的主題創(chuàng)作,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和億萬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進程中創(chuàng)造的偉大業(yè)績;“人民形象”則以“人民”為藝術主體的作品,熱情謳歌了人民群眾在社會變革中的創(chuàng)造精神、進取意識和崇高情懷;“喜聞樂見”匯集了《講話》發(fā)表以來的年畫、連環(huán)畫、宣傳畫、漫畫、動漫等大眾美術的代表作品,展示了美術家創(chuàng)造出的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百花齊放”著重反映了中國美術家堅持繼承與創(chuàng)新、吸收與融合而進行的新藝術形式的探索與創(chuàng)造。整個展覽以歷史呈現(xiàn)和專題敘事相結合的新穎結構,不僅在整體氛圍上為觀眾構建起了追溯歷史、身臨其境的參觀場景,內容上也凸顯了學術性與文獻性并重的特色,成為對70年來中國美術歷程的一次全面巡禮。

 

近500幅中國美術館館藏精品首次來杭

 

此次浙江巡展是中國美術館館藏的七十年來創(chuàng)作的中國美術佳作首次集中在杭州亮相,近500幅如此大規(guī)模的館藏精品巡展,對于中國美術館來說也是第一次。這個7月,杭州市民和廣大的藝術愛好者將迎來一次足不出城的觀賞佳機。展出的作品中既有堪稱現(xiàn)代中國油畫民族化探索的典范作品吳作人的《畫家齊白石像》、齊白石在生命最后一年的代表作《牡丹》、李可染以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長沙》所作《萬山紅遍層林盡染》、顏文樑在浙江美院授課期間創(chuàng)作的《南湖》、吳大羽在耄耋之年創(chuàng)作的重要作品《色草》、中國畫“黃土畫派”創(chuàng)始人劉文西的成名作《祖孫四代》、畫壇頑童黃永玉先生50年代為風靡全國的撒尼族民間敘事長詩《阿詩瑪》創(chuàng)作的珍貴木刻版畫,也有大家非常熟悉的連環(huán)畫、漫畫作品如藝術家彥涵和作家華山原合作的連環(huán)畫《狼牙山五壯士》、曾獲1963年全國第一屆連環(huán)畫創(chuàng)作評獎繪畫一等獎的王叔暉作品《西廂記》、廖冰兄漫畫《自嘲》、李濱聲漫畫《真倒霉,我的大金星又漏水了》以及方成的漫畫《武大郎開店》都將在展覽中與杭州觀眾見面。

 

此次展覽中展出的很多作品和藝術家也與浙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除李可染、顏文樑、吳大羽外,我們還將看到浙派人物畫崛起時的代表作品方增先《說紅書》,以及杭州國立藝專(現(xiàn)中國美術學院)的老校長莫樸、呂鳳子兩位先生的代表作《清算》和《蘇州園內游新人》等作品。因中國美術館收藏年代較早,許多作品都是多年后首次回鄉(xiāng)展出,比如素有浙江著名版畫家趙延年先生在上海解放前夕接受地下黨組織任務完成的宣傳畫《解放軍到老百姓笑》,于上海解放當日發(fā)放給慶祝的群眾,當時藝術家本人并未留存。時隔60余年之后,趙先生將在此次展覽中再一次見到原作。

 

場景再現(xiàn),在美術館感受延安

 

展覽設計通過對延安的實景拍攝和后期制作,將浙江美術館二三層展廳還原成了當年延安的面貌,巨幅的延安文藝座談會合影照片矗立在美術館中央大廳,延安時代的美術家形象如群星燦爛。走進展廳,迎面撲來的歷史氣息似乎將觀眾帶入1942年延安文藝座談會的現(xiàn)場;人們也儼然成了當時座談會中光榮的一員,耳邊縈繞的是毛澤東同志那親切激昂的演講,心中激蕩的是割不斷的延安情懷。徜徉展廳各個空間,從延安走來的中國美術歷程歷歷在目,幾代美術家在不同歷史時期創(chuàng)作的作品散發(fā)出激越的熱情,許多名家名作展現(xiàn)出藝術經典的光輝,讓人直觀地感受到中國美術在積極反映社會現(xiàn)實和時代精神、服務廣大人民群眾的正確道路上興旺發(fā)展。

 

因正值學校暑假期間,浙江美術館特別推出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公共教育活動。除了在“延安時代”部分援請延安革命紀念館的兩位講解員來杭擔任講解,并由展覽志愿者走進杭城多個主要社區(qū)發(fā)送展覽宣傳資料外,展期的四個周末美術館還將舉辦四場趣味橫生的“懷舊中國”系列工作坊活動,以剪紙、草編工藝等為主題,帶領大家感受有滋有味的延安之風。浙江美術館正在舉辦的動畫季活動也將于7月8日(星期六)下午推出70年優(yōu)秀國產動畫精選講座,作為對展覽的呼應和延伸。此外還開發(fā)了八角帽紅五星紀念優(yōu)盤、紀念煤油燈、各種版本的《講話》原本以及《講話》各周年紀念郵票藏品等展覽紀念品。

 

關于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文化部部長蔡武:“70年前,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明確提出了文藝為什么人這一文藝工作的根本問題,極大地轉變了中國美術創(chuàng)作的思想觀念和藝術方向,開啟了20世紀中國美術發(fā)展的重要篇章。70年來,幾代中國美術家在《講話》精神指引下,堅持 “二為”的文藝方向和“雙百”的文藝方針,扎根生活土壤,遵循藝術規(guī)律,創(chuàng)作出了一大批謳歌全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建設新中國、走向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fā)展、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振興中華文化的精品力作,不僅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豐富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化素質和藝術文化修養(yǎng)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也為國家積累了寶貴的文化財富。本次展覽較為全面地反映了在《講話》精神指引下,70年來我國美術創(chuàng)作的成果,體現(xiàn)了《講話》精神對我國美術事業(yè)發(fā)展的深遠影響,特別是對當代美術創(chuàng)作的重要意義與價值。

 

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認為,“在《講話》精神引導和激勵下的中國美術創(chuàng)作具有極大的歷史意義和嶄新的思想內涵,尤其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之后的今天,再次回顧和研究70年中國美術之路,能讓我們更加客觀地認識《講話》精神的永恒價值和中國新美術的文化價值,增強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自覺和自信。”

 

文化淬煉時代精神,文化凝聚奮斗力量。當前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文化改革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全面貫徹“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糧,是對《講話》精神的堅持與體現(xiàn),也將激勵廣大美術工作者牢記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神圣職責,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努力創(chuàng)造出更好更多的優(yōu)秀美術作品,以優(yōu)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李可染《萬山紅遍 層林盡然》紙本水墨設色 69.5cm×45.5cm 1973年 中國美術館藏

 

齊白石《牡丹》紙本水墨設色 68×33cm

 

關良《白蛇傳》紙本水墨設色67.5cm×70cm 1956年 中國美術館藏

 

顏文樑《南湖》布面油畫-35cm×69cm-1964年-中國美術館藏

 

吳大羽《色草》布面油彩 51.5cm×37cm 1984年 中國美術館藏

 

“百花齊放”部分著重反映了中國美術家堅持繼承與創(chuàng)新、吸收與融合而進行的新藝術形式的探索與創(chuàng)造。

吳作人《齊白石》布面油畫113cm×86cm-1954年-中國美術館藏

 

陳衍寧《漁港新醫(yī)》布面油彩-138×110cm-1973年-中國美術館藏

 

韋爾申《吉祥蒙古》布面油彩-160×140cm-1998年-中國美術館藏

 

李煥民《初踏黃金路》木版套色55×49cm-1953年-中國美術館藏

 

“人民形象”部分以“人民”為藝術主體的作品,熱情謳歌了人民群眾在社會變革中的創(chuàng)造精神、進取意識和崇高情懷。

黃永玉《阿詩瑪》木版套色-31cm×23cm-1956年-中國美術館藏

 

辛集市年畫研究所《1948年節(jié)氣表》年畫-36cm×25cm-1948年-中國美術館藏

 

廖冰兄《自嘲》漫畫

 

彥涵《狼牙山五壯士》-連環(huán)畫-13cm×9.3cm×6-1945年-中國美術館藏

 

“喜聞樂見”匯集了《講話》發(fā)表以來的年畫、連環(huán)畫、宣傳畫、漫畫、動漫等大眾美術的代表作品,展示了美術家創(chuàng)造出的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關山月《新開發(fā)的公路》紙本水墨設色-117cm×94cm-1954年-中國美術館藏

 

錢松喦《常熟田》紙本水墨設色

 

莫樸《清算》布面油彩 90cm×111.5cm 1948年 中國美術館藏

 

趙延年《搶米》木版單色27.4cm×23.2cm 1947年 中國美術館藏

 

“源于生活”以不同歷史時期表現(xiàn)國家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領域中重大社會事件的主題創(chuàng)作,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和億萬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進程中創(chuàng)造的偉大業(yè)績。


【編輯:徐婉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