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第三屆草場地攝影季接地氣兒 “餐廳”與“街道”齊轉(zhuǎn)型

來源:99藝術網(wǎng) 作者:曹茂超 2012-04-22

鹽馬幫 浮雪

《浮雪》DIANA作品

 

一年一度的草場地攝影季——“阿爾勒在中國”于草長鶯飛的春夏之交再次到來,筆者就此專門跟蹤了三個展覽,分別是鹽馬幫《浮雪》、草料廠2廠《草場地的一些片段》、紅一號院《跳》。筆者認為這三個展覽就展覽地點和展出形式,在餐廳內(nèi)或畫廊之間的外部墻壁作為攝影作品的展示空間,打破了慣性思維對該媒介的常規(guī)理解,他們探索了展覽的另一種味道,或者說更加“接地氣兒”了。

 

鹽馬幫《浮雪》——轉(zhuǎn)瞬即逝的個體消融

 

走進鹽馬幫,三五文藝范兒十足的“各類青年”簇擁在一起,品咂著墻上的作品。參展的兩位藝術家來自西班牙和上海,雖然處在兩種文化背景下,但作品所要表達的個體與社會的對抗倒是異曲同工。筆者有幸參與了本次展覽的部分布展工作,期間與參展藝術家DIANA進行了交流,她說本次參展的4件作品都是在不同的地點拍攝,并且拍攝主體都是自己腰部以下的裸露身體,使女性的柔軟軀體對抗于堅硬的墻壁和石礫。說話時舉手投足中透露出西班牙人的豪爽與奔放。

 

策展人簡內(nèi)說“浮雪”表達的是詩化的對抗狀態(tài)。這次跨文化的對話共同呈現(xiàn)出個人在尋找自身定位時的無助、孤獨與絕望,對抗終究會走向遲暮,并有意無意中消融在社會公約的汪洋中,轉(zhuǎn)瞬即逝。

 

草料廠“放映”《草場地的一些片段》

 

筆者到達草料廠2廠時,展覽正處于熱火朝天的忙碌中,來回穿梭的工作人員中,筆者與草料廠老板趙松潔進行了短暫的交流:“《草場地的一些片段》已經(jīng)布展結束,你可以去看看,假雜志馬上布展,明天下午《高壓線下的艾荷華》將在這里放映,我很忙,6點之前要準備就緒。”

 

《草場地的一些片段》是五位藝術家的攝影群展,作品參差的擺放在生活化的餐廳中,特別舒服。作品展示了幾位藝術家近年拍攝的草場地的人與物,草與木,興與衰。一張張樸實的村民面孔讓人想起米勒作品中人們的辛勞,破碎的瓦礫間勾起筆者對“草場地藝術區(qū)”興衰的感嘆。往往是發(fā)生在身邊的一些片段才能對觀者產(chǎn)生觸動,引起共鳴,因為它最接近生活,最有生命力,于是藝術家們端起相機記錄下了它們。

 

《跳》或不跳就在那里 不卑不亢

 

紅一號院里的這些照片不是掛在畫廊里,而是在畫廊與畫廊的外部空間,作品中一個個躍起的青年反映了中國年輕人的樂觀精神。它們誠然是肖像,但也可以看做是關于未來的寓言,當然,你也可以有不同的見解。在狹窄小道的中間,上面是一線的天空,下面是磚石交錯鋪成的地面,抬頭看這些頭頂上的“跳躍者”,我們能理解他們么?我們被他們騰空而起的瞬間所吸引,抑或只是希望?

 

這三個展覽的作品出現(xiàn)地點是公眾日常生活經(jīng)常接觸的餐廳和街道,藝術在這里做到了到人民中去,接了地氣兒也就扎下了根,避免了空泛與不切實際。同時,也使得餐廳與街道成功轉(zhuǎn)型為藝術展場。生活在村里的每一天,都能看到它們,不亦樂乎!

 鹽馬幫 浮雪

DIANA與友人合影

 

浮雪 看展覽

鹽馬幫 《浮雪》展覽現(xiàn)場

 

鹽馬幫浮雪

鹽馬幫 《浮雪》展覽現(xiàn)場

 草料廠2廠

草料廠2廠要舉行的展覽海報

 

草場地的一些片段

熟悉的“草場地的一些片段”

 

草場地的一些片段

熟悉的“草場地的一些片段”

 

草料廠2廠 內(nèi)部

生活化裝飾的草料廠2廠內(nèi)部

跳  參展作品

《跳》參展作品 在畫廊的墻壁中間

 

跳  參展作品

《跳》參展作品 在畫廊的墻壁中間

 

《跳》參展作品

《跳》在村里的大街上也可以看到

 

草場地攝影季

草場地攝影季 武裝到牙齒


 

 


【編輯:馮漫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