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媒介與美學的碰撞——中荷新媒體藝術展亮相藝術ISSUE PROJECT

來源:99藝術網 作者:李超 2011-04-16

展覽現場

2011年4月16日下午5點,由荷蘭媒體藝術中心、藝術ISSUE PROJECTS、銳藝文化有限公司主辦,蒙德里安基金會贊助的《從互動到微觀社會學:荷蘭/中國媒體介入藝術的雙重線索》展覽在藝術ISSUE PROJECTS空間上演。本次展覽匯集了7位荷蘭和6位國內新媒體藝術家的14件作品。主辦方表示,此項目希望呈現一個地緣上更加龐大的荷蘭媒體藝術現象,以及與之相關的全球媒體藝術圖景,作為對應的中國部分,將探索來自日常的、微觀的、身體的媒體介入問題。

記者觀察到,本次展覽單頻錄像和錄像裝置作品占據了大部分場館,荷蘭自60年代開始將藝術家介入到公共傳媒的行為看作媒體藝術的起點,之后相繼有成立于1978年荷蘭錄像藝術中心(Montevideo)和成立于1981年的V2_不穩(wěn)定媒體機構,從發(fā)起者到現在的執(zhí)行者都是來自70年代重要的實驗、身體表演藝術家。中國的新媒體藝術始于80年代,但中國的藝術家卻與70年代歐洲乃至世界的討論息息相關,直到今天,媒介藝術已經沒有地域界限,科技的發(fā)展也催促著全球的新媒體藝術家繼續(xù)向無限可能的領域跨界。就“互動”與“微觀”的話題,策展人認為,在互動的新媒體語境下,中國的藝術家卻處于微觀之中,有意的躲避著來自傳統(tǒng)當代藝術的中國性問題,同時回避來自新媒體領域的某種主流動向。

現場也有為數不多的幾件互動裝置引起了觀眾的極高的興趣,比如荷蘭藝術家Marnix de Nijs的互動裝置作品《鏡子》,站在這件作品前面的觀眾會自動被讀取頭像,然后作品會從服務器中篩選出與你有關系的、千奇百怪的人像。而中國藝術家鄭云瀚則在現場給觀眾制作起了普洱咖啡。

據悉,此次展覽的中方策展人李振華和顏曉東都是在新媒體藝術領域有著豐富的研究經歷。李振華自2009年開始策劃的“新媒體考古”項目,將“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線索上發(fā)生的新媒體現實做了一次極富文獻和研究意義的梳理,并為中國新媒體藝術提供了一個討論問題的平臺。

此外,本月23日晚8點,由荷蘭藝術家Edwin van der Heide帶來的“激光聲音現場藝術”表演也將在藝術ISSUE精彩亮相。Edwin van der Heide專長于聲音、空間和互動領域的藝術家和研究者,他將音樂以及作曲語言擴展到空間、互動以及跨學科領域。激光表演在去年初登春晚舞臺并受到國內大眾的認可,因此,這次國外藝術家?guī)淼募す獗硌輵斨档闷诖?/p>

展覽現場

藝術家汪建偉和策展人李振華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編輯:李超】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