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由大連萬達集團承辦、文化部主辦的石齊個展將于中國美術館舉辦。畫展展出石齊先生精品畫作120余幅,全部為萬達集團所收藏,包括上世紀60年代至今6個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作品,較為系統(tǒng)地展現(xiàn)了石齊先生的藝術成就。已有25年收藏經(jīng)歷的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向記者表示,像這樣投入巨資經(jīng)過兩年精心準備的藝術家個展,萬達集團今后會每一兩年舉辦一次,這是萬達集團對中國文化事業(yè)應盡的義務。
多年收藏獲得啟示
已有25年收藏經(jīng)歷的王健林表示,他在藝術收藏中獲得許多寶貴的啟示。如他聽從專家建議,專攻中國近現(xiàn)代繪畫的收藏,收藏了100多位大師的逾千幅作品。許多藏品曾經(jīng)代表國家多次出國辦展覽。
他又表示,收藏中才逐漸有了這樣的想法,覺得有義務推介中國優(yōu)秀的畫家。這次舉辦石齊的展覽,是文化部為在世的藝術家在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第三個個展,花了兩年多時間作準備。畫展期間還有一系列的活動,如研討會、電視采訪等。今后每一兩年要舉辦一次類似的展覽。這樣的展覽雖然要花錢,沒有回報,但還是要做。
萬達要建美術館
他還表示,萬達要建美術館:在大連,建美術館的土地已拿到,正在做設計,兩年可以完成。在北京也要做,正在選地塊。他透露,美術館的定位是做公益性的機構。美術館的展覽可能不收費,或象征性地收費。主要是展示他的藏品。如劉海粟“十上黃山”,他就有其中的9幅。美術館也會做一些推動藝術發(fā)展的展覽。
對長期從事藝術收藏,他總結有三點體會:一是只藝術收藏只能發(fā)生在國力強盛、老百姓生活改善的和平盛世;二是藝術收藏可以熏陶個人的情操;三是他的收藏雖然是個人行為,用的是他自己的錢,與企業(yè)無關,但那是老板的文化,可以影響企業(yè)文化。
從未想過用藝術牟利
他強調,買畫是我的私人行為,因為個人的興趣愛好。他從不賣畫,不管畫價怎么升值,只是一種心理感受。如吳冠中的畫有70多幅,雖然其作品的拍賣價格漲得很快,但覺得和自己沒什么關系。只是考慮美術館創(chuàng)辦后如何分成幾個系列拿出來展覽。萬達做商業(yè)地產(chǎn),亞洲第一,每年利潤增長二三十個億,并不在意藝術品的價格升值,也沒有想借此牟利。
如何成功地選擇藝術家?對此王健林表示,他們有過收藏吳冠中、李可染等大師級藝術家的成功經(jīng)驗,但還沒有某種制度來確保類似的成功選擇,還是要聽專家的意見,憑自己的感覺。過去都是選成名的藝術家再推一把。不排除今后也選沒有定評的年輕藝術家推一把。
長期與王健林合作的大連玥寶齋負責人郭慶祥則表示,王健林的收藏經(jīng)驗表明,把好的藝術作品藏起來沒意義,而是應該用大量的財力精力全世界做展覽,這是為社會做公益,意義大于收藏。他還強調,不管有沒有美術館,美術館規(guī)模有多大,藝術收藏的真正價值,要看其是否能夠為推廣中國藝術、為文化事業(yè)與社會帶來更多的公益服務。
【編輯:張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