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藝術品收藏:是否年代愈久特征越明顯的玉器越貴?

來源:愛玉網 2014-02-10

古玉 圖片資料

對于很多玉石愛好者收藏者來說,都希望能擁有一塊美好的古玉,且不論它的文化內涵,就其價值也吸引了很多人,那么在當前市場上怎樣才能挑選到好的古玉呢?如今信息的發(fā)達,網絡上、書籍上都向我們提供了很多識別方法。

實際上,對于業(yè)余愛好者,簡單而保險的鑒偽辦法是依循識玉、識工、識沁、識假、識形、識紋、斷代、估價這樣一個順序。其一是看質,也就是認清玉質,是老玉還是新玉,老玉的表面有一層氧化的玉皮,俗稱“包漿”,似秋梨的皮,與玉的天然色有明顯的區(qū)別,而新玉是沒有的;另外玉質應以溫潤、縝密、光澤如脂肪,摸之靈泉應手,半透明而顯敦厚拙樸者為上;若粗糙干澀,無光澤,毫不透明又有瑕玷為下。其二是看工,所謂“工”,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指工藝。

一般工藝逼真小巧、玲瓏活潑的古玉器,往往是上品。因為當時制作工藝的師傅往往要花很多時間去雕刻,沒有好的材質,是配不上其工藝的。從雕刻的題材來看,古代玉是等級、權利的象征,以神話的花鳥、人物為多,如龍、鳳等。而新玉一般是吉祥題材為多:“工”的另一方面也可指刀工,即從刀工、刀法上辨真?zhèn)?。古玉器上陰刻線均為兩頭見鋒,線條斷面呈“V”形,線條挺拔有力,線條轉彎處應見有毛刺,顯出交叉的痕跡,有時呈斷開狀。而現(xiàn)代電動機械制作,陰刻線斷面呈“U”形,其線條“一氣呵成”,且制作往往粗制濫造。

古玉器鉆孔應是“馬蹄孔”,或不直不圓呈蜂腰形的“象鼻穿”,對穿孔中間一般有臺階,有些小孔應帶有螺旋紋,乃因手動工具簡陋所致。而電動機械鉆孔因轉速快,孔壁較光滑。其三是看沁。入土古玉器年久者皆會受土壤的影響而發(fā)生色沁。受沁之玉給人一種神秘而含蓄的美,其玉表面還會有土蝕土銹,玉體內有水溶、水格路。色沁土斑分布自然,或斑狀或塊狀。而作偽古玉的沁色分布或點狀或線狀,濃淡十分呆板,色澤成“死色”。大多數(shù)贗品硬度偏低。

在經過了以上幾個步驟后,如果玉是和田玉,工是老工,沁色也不錯,又沒有做假的痕跡,最起碼這是一件真古玉,有收藏價值。而后再進行識形、識紋、斷代和估價,確定是件什么東西,是什么朝代的,價值如何?前面四步確保了古玉是開門的。后面四步再詳加探討和斟酌,一時定不了也沒有關系,可以慢慢研究。

特別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對那些著錄上有記載的古玉。年代愈久、特征越明顯者越貴。但其假貨贗品也多,要特別小心。就器物的形體而言,以盆、尊、佛像等大器為貴,飛禽走獸次之,水族之物又次之。至于玉質好,琢工好,構思巧妙的成品玉器,則成為無價之寶??傊枰嗫?,多研究。

當然,對古玉光有一些感性的認識還不足以能保證你買到價格合適的古玉,在購買之前,還必須熟悉市場了解市場。然而這方面正是一大批愛玉族所欠缺的。什么情況下去拍賣行,什么時候可去古玩市場淘便宜貨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

拍賣會上時有好玉出現(xiàn),一般也有鑒定師把關,但要經常密切留意各個拍賣會的信息,并要勤跑,稍有疏忽,好東西就會與你擦肩而過。另外拍賣會上的拍品來源和品種十分復雜,全能型的鑒定師皆竟是少數(shù),贗品出現(xiàn)和糾紛有時也難免。到拍賣會上“淘”古玉還有一個不利的地方就是拍賣會的價格通常高于古玩市場。

當然,到古玩市場,若能請到了解行情的專家朋友幫忙。那就再好不過了,因為他們往往會在一批不起眼的低價玉器中挑出值錢的東西,他們也可以從買家再三推薦的所謂好玉上發(fā)現(xiàn)一些致命的缺陷,有時還會將店家再三聲明便宜的玉價還去一大半。實際上,只要擺正位置,對號入座,成為一個古玉收藏的行家并不難。

【相關閱讀付】

收藏玉器要靠眼力:謹防四大誤區(qū)(圖)

如何判定玉把件是否可收藏?

當代玉器拍賣終于迎來“黃金時期”

【編輯:田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