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以后,每每整理和欣賞這些簽名封及名人墨跡時,不時勾起了對他們的深情回憶,當聽聞有些名人已駕鶴西去,又浮起對他們那時那情的無盡思念。
潘多這名字,是世界上第一位從北坡登上珠峰的藏族女子登山運動員,是咱們無錫人的媳婦。1995年12月28日,“中國極地三女杰”在無錫首次聚會。另兩位女杰是中國第一位踏進南極大陸,以豐碩科研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的中國科學家李華梅;四進北極,四進南極,兩次沖擊珠峰并第一次將五星紅旗插上北極的香港攝影藝術(shù)家李樂詩。為紀念“極地三女杰”的歷史性相聚,無錫市集郵公司特發(fā)行紀念封一枚。
2010年10月23日,“靈山杯”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在無錫舉行。22日晚上,組委會在山明水秀飯店舉行招待會,招待參加比賽的中外運動員、教練員、領(lǐng)隊和相關(guān)負責人,我有幸也被邀請參加,且在現(xiàn)場看到與奧運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新中國體育外交家”、“為2008北京奧運會作出貢獻”的原國際奧委會第一副主席、執(zhí)委、原中國奧委會主席何振梁以及其夫人梁麗娟。當時出門身上一個封都沒帶,筆者靈機一動,求身邊的服務員找一枚飯店的空白公函信封,還算巧,立即上前請何振梁先生和夫人簽上了大名。第二天,國際自行車比賽開始,又趕到馬山,在簽名的信封上貼上與自行車比賽有關(guān)的郵票經(jīng)郵局實寄(上圖)。除此之外,筆者還收藏了伍紹祖(下圖)、袁偉民、徐寅生、蔡振華、鄧亞萍等多位體育界名人的簽名。
去年11月是世界級名人華彥鈞誕生120周年的紀念日子,20年前的1993年11月25日是阿炳誕生100周年紀念日。當年在吟春書場,來自全國各地的眾多音樂界人士出席了紀念活動,其中就有特地從北京趕來無錫、當時已88歲高齡的為阿炳傳世作品錄音整理者之一的曹安和先生,以及為積極搶救、傳播阿炳作品貢獻非凡的南師大音樂系教授黎松壽先生,著名作曲家朱踐耳等名人,阿炳的孫女鐘球娣女士也趕來了。
當天市集郵公司還特地發(fā)行“阿炳誕生100周年紀念封”一套二枚,時任無錫市委副書記的陳壁顯特為紀念封阿炳誕生百年題詞。在本人收藏的“阿炳誕生百年”紀念封上都留下了他們的親筆手跡,在紀念封上簽名的還有創(chuàng)作“阿炳銅像”的雕塑家錢紹武先生,意義特殊。
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央電視臺在無錫太湖之濱開發(fā)建造影視基地,分別建起了唐城、三國城和水滸城,為拍攝電視劇建立了大本營。電視劇《三國演義》大部分場面在無錫拍攝完成,那時,每當劇組要拍攝劇情的主要場面,跑文化的記者都要趕去現(xiàn)場采訪和拍攝現(xiàn)場實景報道。當時,筆者得到了不少主創(chuàng)人員的墨寶,劇組唯一女導演蔡曉晴、總制片人任大惠、劉備的飾演者孫彥軍、曹操的飾演者鮑國安、諸葛亮的飾演者唐國強等著名演員都在整套《三國演義》郵票首日封上簽名留念。
孫傳哲是郵票界的重量級名人,他是新中國郵票設(shè)計史上第一位郵票設(shè)計家,是設(shè)計郵票最多的一位設(shè)計大師,一生共設(shè)計了一百多套郵票,如《梅蘭芳舞臺藝術(shù)》、《黃山》、《金魚》等都出自他手。1994年6月8日,為慶祝上海解放45周年和解放日報創(chuàng)刊45周年,歷時六天的“中華集郵文化薈萃活動”特邀孫傳哲、黃里、萬維生、呼振源、潘可明、李印清、任國恩、姜偉杰、李斌、任宇、吳建坤等當代近20名郵票設(shè)計大腕前去助興。筆者也帶上好多郵品趕往上海湊熱鬧。
現(xiàn)場只見排隊等簽名的集郵者黑壓壓一片,長龍隊伍見頭不見尾。據(jù)說,為照顧孫傳哲的身體,活動組委會只讓他在現(xiàn)場為郵友簽名半小時,其他設(shè)計師簽名2小時。正犯愁時,碰到解放日報攝影部主任張慰飛,趕緊湊上去和郵票設(shè)計師們一起午餐,就這樣吃飯的當口全部搞定了簽名。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fā)表五十周年首日封上,著名電影演員秦怡、陳強陳佩斯父子,影視演員潘虹,歌唱家蔣大偉、鄭緒嵐,作曲家朱踐耳,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的作者陳鋼,鋼琴演奏家殷承宗,琵琶演奏家劉德海,二胡演奏家閔惠芬,中國攝協(xié)創(chuàng)會副主席著名漫畫家丁聰,著名劇作家沙葉新,著名體育播音員宋世雄等二十多位名人在封上簽了名,成了一枚具有特殊意義的藏品。
舞蹈家楊麗萍是著名的孔雀舞創(chuàng)作者和舞者,她的簽名極具特色,在我所收藏的名人簽名中最有形態(tài)、最美麗,見其字跡猶如見到她那美妙靈動的舞姿在舞臺上搖曳生姿。
每一枚簽名封的背后都有著一段故事和美好的記憶,封雖小,但每一個名字都記載著特殊的情誼,記錄著走過的歷史,成為一幕幕令人難以忘卻的記憶,帶來長久而美好的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