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爾的《泉》
安格爾的女神造像是充滿戲劇性的,非生活中的真實,而是藝術(shù)家心中美麗的夢影,是他的女神,他的美麗的夢境,畫此幅女神的原意,其實是安格爾按西方畫人的套路,畫一幅新的維納斯,以確立其在畫史上的地位,不同的是安格爾知道不能陳陳相因,得畫出新意來,這樣才會超越,才會出眾,或者是其晚年有結(jié)束性的創(chuàng)作,與早年的眾多溫馨女體相比,一個完美的女神就夠了,畫出一個經(jīng)典來,造出世間沒有的女神來,這就是安格爾畫《泉》的野心所在,安格爾的女神背景是山崖,十分的堅實,你會想到中國的雕塑就是在山崖造出,與自然相和諧,而有合于風(fēng)水的意味,背靠玄武,向著寬廣的朱雀明堂,女神的造型其實是特意的安排,一個水罐就是特意安排的道具,至少你知道的山泉是自己的流出,并不需要借助水罐,但只有水罐的存在,女神的姿態(tài)就獲得異常的平衡優(yōu)美,無懈可擊,正常的人體狀態(tài)是無法在背著水罐時能夠獲得平衡,為此安格爾把右臂膀加長,但你感覺不出來,因為是畫,在視覺上看是無懈可擊的,這就是藝術(shù)的高妙之處,實際上中國的雕塑同樣會對于造像作藝術(shù)的處理,使底下的人仰觀巨的造像時合于視覺感覺上的正常比例,實際上它是作了處理的,上部實際上是加大的比例的,這樣從下觀上時,不會覺得頭部感覺小了,看起來完全正常。
沒有水罐,女神的身姿會傾倒,所以水罐不僅是優(yōu)美的道具,同時是一完美的平衡器,幫助安格爾表現(xiàn)一個充滿溫馨的曲線展示,人體的S形整體中亦暗含小S的形,完全的流水線形,頭部與綠葉親呢,陽光正面照著,美麗潔白而淺黃的身體明亮濕潤,這正是其實山泉的環(huán)境所致,畫家表現(xiàn)得十分的準(zhǔn)確,蘋果般的圓臉泛出微弱的紅暈,這是玉女的風(fēng)情,深入的歐美妹子的眼睛,眉額清晰,輪廓分明,高聳的鼻子,微張的小嘴,顯出的放松與閑適之意,并沒有持著水罐而有緊張感覺。但安格爾的造像風(fēng)神來自拉斐爾,這是他的傳承,無法洗盡的歷史所知,確實那美麗臉的風(fēng)神來自文藝復(fù)興大師們的美神與圣母們,美麗是傳承而非完全的創(chuàng)造,安格爾的新其實是新的姿態(tài),新的戲劇造型,而他的美麗的臉與身,更多的是畫他的所知,這其實也是無可厚非的。一個美麗的臂膀和向上彎過頭部托著水罐的底部,一個美麗臂膀向上持著水罐開口流水處,幾縷棕色的柔發(fā)附在左肩膀,正好給水罐作底,防止滑動,身子右高左低,肢體是右開張左緊湊,一個乳房正面圓潤,一個乳房側(cè)面堅實,肚臍亮光較多,微微隆起,下肢上部靠攏而陰戶緊閉,下肢的下部卻微張,抵在如鏡子的泉水上,倒影清晰可見。一切不象生活中的樣子,而藝術(shù)性的戲劇性的安排,兩邊下方的花草襯托環(huán)境,與上部的樹葉相輝映,樹葉會聯(lián)想到伊甸園的葉子,圖面下左部的花草象是凌波微步的水仙,下右部如野菊,時放時含的花朵其實是有象征少女欲放未放的那一青春美麗的瞬間,畫家畫這么一幅女神,未必只是一幅畫,而是在暗示什么,含有什么樣的哲學(xué)意味,或者以美麗的肢體表達什么歷史的意味,總之一幅女神的畫,含義并不簡單,需要深入的解讀,需要千萬個哈姆雷特的感受,畫家其實不會說出的,畫家的畫其實是如同偈語,所有的觀者得深入進去,方能獲得應(yīng)該的收獲。
中國的南方有一秀麗的巫山,有一美麗的朝云暮雨的傳說,對于性的美麗謳歌,在中原地區(qū)從來就是不是十分的露骨而的含蓄的,十分文雅而有文學(xué)性的,有學(xué)者說出《泉》畫中的性意味,其實沒有什么不可能的,解讀的多元正是欣賞的進步與深入,水流意味是什么,是思想的泉水不斷涌出,如中國詩人蘇軾說的行云流水嘛,應(yīng)該有可能的,是意味少女思春,青春的激情散出嘛,同樣是有可能的,手的作用使泉水分出三泓,三道水瀑的流下,三者是多嘛,有可能。
感覺起來少女的下方雙腿后部有暗影的部分象有洞穴的存在,盡管畫家的構(gòu)圖十分的緊湊,咫尺萬里的聯(lián)想在安格爾的畫中同樣的可行的,畫外的聯(lián)想有賴于不同哈姆雷特的想象力,畫外有什么,砍柴的老者,山中的林妖,河邊的漁者,或者太陽神,或者圣母圣子,或者拉奧孔,或者修格拉底,或者荷馬,或者是其它思想者,或者是城邦人民,或者就是歷代觀此女神的觀者---
泉水是什么,是智慧是思想是激情還是歷史的思索,流出的是什么,是青春的發(fā)散還是憂愁的渲瀉,總之畫家沒有告訴我們,我們自己深入的閱讀,讀出新意來并不辱沒畫家的一片苦心,相反你讀出的更多更豐富更深入,讀出畫家自己沒想到的,畫家在天之靈,一定是十分寬慰的。
青春的少男少女會讀與與自己年齡相合拍的青春意味,甚至有情欲的涌出,老者觀之當(dāng)然沒有那般激情,但也不會心止如水,總會有心理的波瀾,古典主義的唯美圖像并沒有因為進一步開放的時代而失出美的欣賞與感覺,也許我們需要靜下心來重新審視一番,重新感覺一下,希望是不能再沒有一點感覺,而是能最終讀出溫馨的淡淡的激情來。
安格爾的畫的著名在與洗澡有關(guān),由此我常常想到舒淇那則洗澡廣告,雖然全裸,那洗澡泡泡讓你看不真切,愛恨皆不能,這位來自臺灣的妹紙是否是女特務(wù),是否用糖衣彈向我們進攻不得而知。文革結(jié)束后的社會現(xiàn)實是,出現(xiàn)大小鄧,一龍一鳳,把大陸帶向另一個方向,大鄧公不說,小鄧這國軍妹妹的靡靡之音俘虜了我們,這是我們在大難后心靈傷痕而需要的。惜鄧麗君英年早逝,實中華藝術(shù)的一大損失。這與洗澡好象沒有關(guān)系吧,不對,我們“左”得可以的心靈被滌洗一遍,身心清明起來,復(fù)歸于正常,重新走儒家的傳統(tǒng)之路。這與安格爾有什么關(guān)系,其實是他的有關(guān)浴室的作品喚起了我的聯(lián)想,恐怕一下難入正題。因《土耳其浴室》一畫的觸動,這個東西相關(guān)的地域的洗浴風(fēng)尚讓人想到中原古代的“浴蘭湯兮沐芳”那些習(xí)俗,“暮春三月”的浴風(fēng),因為此風(fēng)在東瀛仍是常見的,而且是男女共浴,實際上此風(fēng)俗來自于唐宋的中原,在唐以前的中原氣候其實是炎熱的,想河南的簡稱“豫”有象的意味,只說明中原氣候如嶺南,在詩人的詩句里,錦江有木棉沅江有木瓜,這不耐寒的植物宋以后因氣溫降而只生于嶺南了,所以唐宋之前,廣東的沖涼,常常出現(xiàn)在中原各地,“湯”其實是溫泉與洗澡水罷了,如果說那湯一定是羅宋湯排骨湯,就好笑了,所以在日本見到湯屋,千萬不要讓自己肚子叫哦。民國時徐悲鴻與其小資妹妹蔣碧微到日本時,作為中原來的女性,第一次在這場合洗澡多么的不熟悉自然,因為我們的傳統(tǒng)早被滿清三百年污染了,一時無法復(fù)原。
因為藝術(shù)進入現(xiàn)代,我們對于安格爾新古典主義的作品只是一種回味地看待,安格爾為了優(yōu)美,對于人體的表現(xiàn)不惜變形處理,十分的靜寂穆然,如神仙世界,他繪的洋美女那派頭,是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畫得油光油光的,不見激情的筆觸,也許總有愛好者,反正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吧。當(dāng)然,作為拉菲爾的回光返照,只能說是最后一個,以后的歐洲,進入激情的浪漫時代,進而進入激情的印象時代,再進而進入五彩斑爛的現(xiàn)代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