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萌路上 博物館們爭先恐后
隨著大眾涌向博物館,博物館也漸漸放下了架子,與大眾打成一片,文物紛紛組團“賣萌”。 [更多]
一直以莊重威嚴示人的故宮在賣萌路上似乎一發(fā)不可收拾。故宮博物院“故宮淘寶”微信發(fā)布《雍正:感覺自己萌萌噠》,貼出了9張通過數(shù)字技術處理成動畫的《雍正行樂圖》,并配以網(wǎng)絡化的搞笑圖說,瞬間萌翻廣大網(wǎng)友。 [更多]
而此前故宮博物院古書畫復制師王赫的創(chuàng)意作品“藍胖子穿越系列”也被網(wǎng)友們翻了出來,受到熱議。在他的筆下,日本漫畫中的哆啦A夢和它的小伙伴大雄置身于古色古香的山水畫卷上,動漫人物和傳統(tǒng)中國畫的結合毫無違和感。 [更多]
而在稍早前,蘇州博物館、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相繼推出館藏文物“原型”餅干,越窯青瓷蓮花碗、古蜀面具、漢代長樂未央瓦當......千年前的國寶瞬間變身舌尖上的美食,讓網(wǎng)友不忍下口。
“陽春白雪”不及“下里巴人”?
高大上的博物館們緣何紛紛走起了親民路線?
博物館缺乏“常客”
據(jù)文化部統(tǒng)計,2013年我國博物館數(shù)量已達4165家,比上年增長299家。全年接待觀眾數(shù)量超過6億人次,同比增長13.1%。博物館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發(fā)展速度前所未有。然而在高速發(fā)展之下,雖然博物館有著數(shù)量龐大的觀眾,但是觀者往往走馬觀花當成旅游景點,去過一次就很少再去,難以成為博物館的???,博物館的紅火似乎只停留在了數(shù)量的增長之上。
文物難以接近年輕人的心
除卻節(jié)假日和旅游旺季,不少博物館的參觀人數(shù)其實也并不理想,而即使在暑期等旅游旺季,博物館迎來大批以學生團體為主要參觀群體的觀眾,參觀效果也很難盡如人意。筆者就曾聽到身邊的朋友抱怨,家里的孩子滿腦子都是侏羅紀和恐龍,對和人類有關的歷史不感興趣,寧可回家里看電視也不愿意看看博物館里的展品。缺乏特色的展陳內(nèi)容、冰冷的展覽方式,讓古典嚴肅的文物似乎很難接近現(xiàn)代人特別是年輕人、小朋友們的生活。
對于博物館來說,高居廟堂之上,獨唱“陽春白雪”,似乎只會離公眾越來越遠。博物館發(fā)展已經(jīng)到了從數(shù)量提升到質量提升的的關鍵。增加展陳觀賞性和趣味性,不斷的改變和創(chuàng)新,不斷適應公眾的參觀需要,看起來是博物館成功的必然選擇。
賣萌之外的親民招數(shù)
《雍正行樂圖》動圖的走紅案例,給了博物館一個很好的啟示,應該更多的開啟思路,利用新時代的創(chuàng)新手法,讓博物館更親民、更接地氣。
對于如何讓博物館更親民,國外博物館的經(jīng)驗或許也值得借鑒:
英國:不在博物館,就在去博物館的路上。作為發(fā)明“博物館學”的國度,英國也是全世界博物館密度最高的國家。倫敦被稱為博物館的首都,許多沒到過倫敦的人都知道那里有個世界聞名的“大英博物館”。倫敦重要的博物館及藝廊,多半位于交通便捷的要道,每周都有固定的夜間開放時段,還附設有良好的餐飲空間,給市民提供休憩交際的場所。此外,倫敦博物館還常常在館內(nèi)舉辦古典或爵士音樂會,讓倫敦居民或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輕松享受博物館的氛圍。
美國:美國是全世界博物館最多的國家,國家有國家的博物館,州有州的博物館,城市有城市的博物館,大學有大學的博物館。以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為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針對不同的參觀人群提供差異化的服務。比如語音導覽設備,中小學生是一種,成年人是一種,學術研究者的又是一種。大都會還擁有十幾個與館藏文物配套的圖書館,這些圖書館全部免費向公眾開放。如果有人想研究文物,通過預約甚至可以將文物上手把玩。
德國:自1997年開始,德國柏林首創(chuàng)了“博物館長夜”活動。這一天,展覽、音樂會、走秀、沙龍、歌舞等文化節(jié)目紛紛上演,“博物館長夜”成為城市一景,活動當天夜里,博物館門前排起長隊,人們在一起探討藝術,交流感想,讓博物館日成為市民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節(jié)日,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民眾走進博物館。
近日,財政部發(fā)布消息,為支持構建現(xiàn)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中央財政下達了全國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專項資金49.57億元。在更多資金支持的情況下,博物館似乎更應開動腦筋,吸引更多的關注,把觀眾留住變?yōu)槌??,真正培養(yǎng)出公眾的“博物館情結”。
結語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藏品架起溝通的橋梁”。如何讓藏品“活”起來,成為不同時代、不同觀眾之間文化溝通的橋梁,讓人們更好地理解歷史、理解文化,或許是值得所有博物館思考的問題。
責任編輯:陳倩華
出品:99藝術網(wǎng)新聞部
聯(lián)系方式:010-51374003-809/816/808
郵箱:xinwen@99ys.com
版權聲明:99藝術網(wǎng)原創(chuàng)策劃,
歡迎轉載或報道,但請注明出處,違者必究
-
第74期 蔡國強的榮耀與罪責
第73期 中國藝術品電商的 “大躍進”?
第72期 天價拍品為何頻現(xiàn)"陰謀論"?
-
第70期 收藏家易手藝術品 誰來接手?
第69期 美術生考中文科狀元之后
第68期 日本法律為何難容生殖器裝置?
第67期 古代書畫市場緣何垮了又垮?
99藝術網(wǎng)微信二維碼
99藝術網(wǎng)APP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