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代石雕、古玉的收藏
傅忠謨 著《古玉精英》
民國時代石雕、古玉的收藏,相比書畫、青銅器收藏,略顯蕭條。石雕一般是日本山中定次郎、美國的福開森、法國的魏武達為最。他們收買天龍山道士,破壞性掠走大唐盛世的天龍山石雕佛首,至今市場上偶有出現(xiàn)。驅(qū)使琉璃廠的岳彬,炸毀龍門石窟,掠奪北魏《皇帝禮佛圖》、《皇后禮佛圖》,今藏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古玉的收藏家眾多,這些收藏家還是以書畫、青銅器、古籍善本為主。而潛心收藏、研究古玉的收藏家,以傅忠謨先生為翹首。傅忠謨,字晉生,1905--1974年,四川江安人,民國教育總長、古籍版本學泰斗傅增湘先生之子。傅氏一生致力于古玉收藏與研究,藏玉在千件之多,有《佩德齋古玉圖錄》、《古玉精英》(見圖)、《藏園校畫錄》《百宋編》等著作。解放后在國家文物局工作期間,先后遴選古玉十萬余件,為博物館收藏古玉精品核定級別。在史前古玉研究中貢獻卓著,尤以紅山文化的類型、紋飾、雕工,結(jié)合考古發(fā)現(xiàn),建立了目鑒標準。在理論方面,分八個部分將中國古玉進行分類,在古玉收藏玉鑒定方面,構(gòu)筑理論依據(jù)。
【相關資訊】
【編輯: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