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我的2015丨謝蓉:作為畫廊主——要有苦行僧一樣的堅持

來源:99藝術網 作者:成小衛(wèi) 2016-02-25

編者按:

藝瑯國際,2009至今,經過了三年之痛,又到了七年之癢,我愿用十年換它閃亮,然后地老天荒……謝蓉

2015年的市場寒冬讓很多人倍感生存之艱難,但大環(huán)境的惡劣似乎并未影響到隱于草場地國際藝術區(qū)的藝瑯國際的那塊小環(huán)境:一年完成了18個藝術項目、行為藝術展覽實現盈利、藝術駐留計劃獲得廣泛關注并迎來明天文化這個新的合作伙伴,這一切的一切都讓藝瑯國際的創(chuàng)始人謝蓉倍感自豪與驕傲。那么,是怎樣的動力在支撐著藝瑯國際這艘船,在波濤洶涌的市場浪潮中一如既往的航行?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謝蓉講述關于她的畫廊生意經。


藝瑯國際創(chuàng)始人 謝蓉女士

 

2015,謝蓉很忙

99藝術網:請簡單介紹下2015年都做了哪些藝術活動?

謝蓉:藝瑯國際在2015年一共推出了18個展覽和獨立項目,其中,在我們自己的空間推出了10個展覽,在德國波恩當代藝術中心推出了“中國式書寫的維度”群展,紅磚美術館有我們參與的黎薇個展“沒有人在乎”。除此之外還有三期駐留計劃,還參與了三次博覽會。

99藝術網:畫廊推出的展覽大部分是邀請策展人來進行,這是一種常用模式嗎?

謝蓉:我比較尊重藝術的生態(tài),整個當代藝術由畫廊、藝術家、策展人、美術館、媒體這些生態(tài)構成。策展人代表著展覽的學術梳理、方向和批評高度,所以多數展覽我都會跟策展人合作,既是對學術的尊重,也是對專業(yè)學者的尊重。
 


首屆藝瑯國際成都藝術家駐留計劃展覽現場,藝術家、評委、工作團隊合影
 

99藝術網:那藝瑯國際有御用策展人嗎?

謝蓉:沒有御用的策展人,都會根據項目來邀請策展人參與。有些藝術家是策展人把他們的學術梳理方向推薦給我,所以自然而然請相關策展人來策展,有一些是我覺得這個藝術家的氣質和研究方向適合某一個策展人,那我就會主動去邀請,所以沒有御用,明年還會與新的策展人合作。

99藝術網:藝瑯國際一向注重展覽的實驗性,對于青年藝術家的推薦采用了怎樣的模式?

謝蓉:我們畫廊目前的定位是主要推一些具有實驗性的、學術前瞻性的青年藝術家,所以在選擇藝術家的時候一般不太看他的藝術表現媒介。主要是看他對未來、對藝術的貢獻,所以強調實驗性。這一點是我與合作策展人一致認同的一個觀點,所以就做得比較偏先鋒以及實驗一些。


 2015年夏季在北京藝術界引起轟動的行為藝術 劉成瑞《一輪紅日》現場
 

99藝術網:畫廊目前的收藏方向集中在哪一塊?

謝蓉:我們的收藏方向主要是與我們合作的展覽藝術家,一方面會給他們進行一些市場銷售,一方面我們自己也會收藏。青年藝術家需要時間來培養(yǎng),讓他們成長,這個時間既是我們畫廊的成長,也是塑造畫廊的學術高度的時間。

99藝術網:如何總結你的2015年?

謝蓉:2015年我們實現了藝瑯國際的階段性目標,而且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團隊。團隊從2009年開始組建,前些年的重心一直比較傾向于塑造團隊、培養(yǎng)團隊,今年,他們在如此高強度的工作量的情況下,仍然能夠高質量的完成,這跟之前的團隊塑造和鍛煉有關系,而且我們的團隊也在今年得到了眾多合作伙伴的認可和贊賞。

2009年成立藝瑯國際,當時的初衷只是想做一個藝術機構,并沒有做畫廊的想法,因為我在這個圈子十幾年了,知道要想做好一個畫廊,如果沒有理想,沒有堅持,沒有足夠的實力你是支撐不下去的。起初的想法就是做一些藝術的跨界合作,包括藝術公關、公共空間的藝術陳列設計,所以我們前幾年一直在做這些事情。

令我自豪的是我前面幾年最大的收獲就是打造了優(yōu)秀的團隊。也正是從這幾年的一些藝術跨界項目中,我們積累了一些資本,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然后就做了一個特別"錯誤"的決定,開了畫廊。從2014年7月份到現在歷經近兩年的時間,我們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團隊,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所以,總結我的2015年那就是非常忙,太忙了。但是如果總結藝瑯國際的2015年,那就是我們前期做好了所有的準備,我們有一個優(yōu)秀的團隊,我們堅持了專業(yè)且長時間的知識儲備,所以才能在2015年完成非常密集的18個活動。
 


左起:丁紅女士、藝瑯國際創(chuàng)始人謝蓉、第二期駐留藝術家蘇鈳、藝術家何利平、藝瑯國際成都駐留計劃評審委員王澈

漸入佳境的成都駐留計劃

99藝術網:當初做駐留計劃的初衷是什么?它所針對的群體都是青年藝術家嗎?

謝蓉:對,成都駐留計劃其實初衷很簡單,就是我在成都房子一直都閑著,于是我就想用我的閑置資產做一個藝術的公益項目,那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藝術家駐留。既然要做,我就想把它做到最好,所以我啟用了國際藝術家駐留模式,一年征集一次,選出所有駐留的藝術家之后就會安排時間。每期藝術家從駐留到工作室開放展是兩個月時間。征集的藝術家有專家推薦,然后有評委評審,現在擔任評審的是策展人黃篤、杜曦云以及王澈,只有通過評審之后才能開始駐留計劃。

之后,我們會提供機票、食宿,照顧他們的生活。這樣一來就把攤子做大了,因為駐留結束之后還要有工作室的開放展。從征集評審到駐留以及展覽的體系,甚至包括到北京空間的展覽,而且這個駐留空間是在藝術區(qū),除了駐留創(chuàng)作外,這些藝術家還會跟當地的藝術家發(fā)生一些藝術交流。
 


藝瑯國際創(chuàng)始人謝蓉、明天文化董事長向理、藝瑯國際成都負責人林怡
 

雖然工作量變大好多,但好在每期駐留藝術家的品質都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由此也得到了很多機構的關注,"明天文化"已經參與進來,開始實施2016年的成都駐留計劃,并希望我們以后能拓展到國際上。再者,目前也有越來越多的人來給我們提交駐留方案,這些都說明了這個駐留計劃正在逐漸走上一個良性循環(huán)的道路。
 


藝瑯國際|無限有限 廖建華個展現場(從左至右依次為:藝術家范勃、評論家栗憲庭、藝瑯國際創(chuàng)始人謝蓉、導演顧長衛(wèi)、策展人俞可)
 

99藝術網:駐留計劃與工作室開放展之后,對藝術家還會有相應的安排嗎?

謝蓉:我們每一年會在藝瑯國際做一次駐留藝術家群展,今年的開年展就是駐留藝術家群展,所以這個駐留平臺不只是說到當地去,然后根據當地的歷史、人文做一些創(chuàng)作,實際上在當地有一個展覽亮相,每年還會在北京有一個嚴肅的展覽亮相,是一個相對比較完善的創(chuàng)作和展覽體系。

2016,繼續(xù)為藝術奔跑

99藝術網:2016年畫廊的總體計劃是什么?

謝蓉:2016年3月會在今日美術館有由廖雯老師策劃的《假園》當代藝術展,還會有駐留藝術家的群展,個展方面有范勃、劉成瑞、張震宇、李博、蘇鈳的展覽。
 


每年年底,謝蓉都會帶領團隊出外旅游、放松(圖為藝瑯國際工作人員泰國合影)
或許,多年以后,我會在一個夕陽西下的黃昏,沐浴著晚風,想起我們在一起的日日夜夜,想起這道白色純凈的風景——謝蓉在合影照片下寫道
 

99藝術網:對于2015年的市場環(huán)境,很多人覺得是場寒冬,您的感受是怎樣的?

謝蓉:市場寒冬我是從大環(huán)境中有所感受,但是從我的畫廊這個小環(huán)境,從我做的每個展覽上看,我并沒有感覺到,比如說以前做行為藝術的展覽幾乎沒有馬上盈利的,但是刮子的行為藝術我實現了盈利。今年年底市場最寒冷的時候,我仍然在賣作品,所以我覺得所謂市場的寒冬,縮減的是投機的那一部分,好的藝術品任何時候都有市場。

好藝術品永遠不缺市場,市場經濟不好更多的是在說那些存在泡沫和投機的部分,這也是為什么我要堅持做學術展覽的原因。在我這里有這樣一個原則:藝瑯國際所做的藝術家、展覽都是要最具有學術預見性的。

我不去迎合市場,我相信:只有學術才能真正引領市場,這是當代藝術領域亙古不變的真理,作為一個當代藝術經營的畫廊主,除了對當代藝術的熱愛,還必須有的就是一份堅持,像苦行僧一樣的堅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