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趴在地上,將128塊硬紙板鋪好并且粘合
后天,蔡國強將在浙江美術(shù)館表演火藥草圖《觀潮圖》,用火花炸出錢江潮。
作為蔡國強《觀潮圖》火藥草圖公開創(chuàng)作的100名志愿者之一,從昨天開始,本報記者以志愿者的身份,親身體驗先鋒藝術(shù)的創(chuàng)作過程。
奧運會大腳印、國慶60周年煙花特效,還有用火藥在紙上爆破,做出各種美麗的圖案……蔡國強的這些神奇壯觀的作品,足以吸引大眾和藝術(shù)工作者的好奇心。他究竟是怎么做出那些作品的?
昨天上午的一堂培訓(xùn)課,加上下午的實踐體驗,記者得到一些關(guān)鍵“解密”。
硬紙板是關(guān)鍵道具
蔡國強繪制草圖的方式很獨特。他曾經(jīng)做過一個叫《美人魚》的作品,請了女性志愿者,在巨大的透明水缸里游泳,水缸投影到畫布上,蔡國強就照著投影過來的人影,在畫布上迅速描畫。
這感覺,就像我們小時候練毛筆字時的“描紅”,只不過蔡國強的描紅本高級多了。
而那令人費解的“火藥草圖”,原來就是把火藥撒在畫好的草圖上,然后讓它們?nèi)紵?。不同程度的火候,會燒出深淺不同的圖案,火苗就是蔡國強的顏料。
令人意外的是,控制火候的關(guān)鍵道具,是硬紙板。紙板被剪成和草圖同樣的形狀,并蓋住火藥,爆炸的火力就會被紙板削弱。
這個看似簡單的秘訣,其實是蔡國強千錘百煉出來的經(jīng)驗。
他曾經(jīng)怎么都控制不好燃燒的強度,總是把畫紙燒焦了。有一次在家里做實驗,畫紙又燒了起來,他母親迅速扔出一個紙板箱蓋住火苗,沒想到這一蓋就蓋出了名震中外的“神功”:被悶過以后的畫紙上,出現(xiàn)了半灼燒的美麗圖案。
制作壓火苗的紙板,這就是昨天志愿者最主要的工作。
別以為這很容易,在接下去的兩天時間里,記者和其他99名志愿者,要在硬紙板上,為蔡國強刻出一個長達36米的錢塘江浪潮。
128塊紙板拼成“畫板”
看完教學(xué)視頻,到了動手的時候了。
浙江美術(shù)館原本的下沉露天廣場,已經(jīng)變身成了“室內(nèi)館”,地上架起一米高的木板,四周掛上擋風(fēng)的大幕布,頂棚也成了密封的——這里就是蔡國強《觀潮圖》的創(chuàng)作工作室了。
昨天下午,包括記者在內(nèi)的100名志愿者在這里鋪好了牛皮紙,又將128塊紙板拼成一塊巨大的“畫板”。
那桶牛皮紙,足有百公斤重,4個男生才能勉強抬得起來。我們要把這桶牛皮紙翻滾著鋪滿整個木質(zhì)地板,并用膠帶固定,這是“畫板”的最底層。
他們的要求是:牛皮紙要鋪平,不能有波紋和褶皺。做這道工序時,女生們趴在地上,細致得像是在擦地板。
牛皮紙上面還要鋪一層硬紙板,這就是志愿者們刻錢江潮的地方。
昨天,這批硬紙板堵在運送的路途上,直到下午4點才姍姍來遲。不過,志愿者做事的效率很高,不足半小時就粘合了128塊紙板,順帶還用小毛巾制作了200個撲火苗用的“泡泡”。
這些,都是為蔡國強今天創(chuàng)作做的準備工作。
今天上午,他將在這里用畫筆畫出36米長的錢江潮。下午,他還將小范圍測試火藥的效果。
畫美人魚他用了水缸和真人模特投影,那么,錢江潮他打算怎么畫呢?本報記者今天將貼身目擊。
【編輯:陳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