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策展人陳履生:嵌入式展覽方式是老博物館生機

來源:東方早報 作者:徐佳和 2015-06-17


陳履生

艾敬個展“對話”的策展人、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提出了一個新名詞——“嵌入式”的展覽方式,即,在古老的博物館里展示與之相關聯(lián)的當代藝術作品或者與當代有關的各種展品,甚至,舉行婚禮,但是這個展覽方式在國內(nèi)實現(xiàn)可能會遇到種種阻礙。在展覽現(xiàn)場——米蘭的昂布羅修美術館接受《東方早報·藝術評論》專訪時,陳履生嘆道:“全世界博物館都能做的事情,我們卻不能做。”

藝術評論:盡管昂布羅修美術館擁有1190件達·芬奇手稿收藏,但是似乎觀眾并不多,國博一天的瀏覽量都比這里一年的瀏覽量多。瀏覽人數(shù)的多少,是不是判斷美術館優(yōu)秀與否的一個標準?

陳履生:國家博物館雖然起步晚——昂布羅修美術館有400年歷史,我們才104年歷史,但是我們奮起直追,更加注重效率。當然有些東西無法比較,米蘭這個城市很小,昂布羅修美術館在百度上根本搜不到,這說明昂布羅修美術館本身在推廣方面并不注重,它去過日本去過新加坡但并沒有到中國來展出過。像這樣一個老牌的具有優(yōu)秀歷史的美術館在意大利很多。意大利的博物館的精彩之處在于它的獨特性。都有自己值得驕傲的內(nèi)容,比如佛羅倫薩的伽利略博物館擁有全世界最好的景觀,因為就在河邊,但是同樣,昂布羅修美術館有著米蘭市中心的地標,1190幅達·芬奇的手稿。所以其獨特性其他博物館無法替代。為什么美譽度或者傳播度不那么廣泛?國家博物館去年是764萬觀眾,觀眾的數(shù)量在全世界博物館中排名第三位,當然我們也有新手段。人數(shù)多可能與地處天安門廣場有關,也與我們免費開放有關。我們的基數(shù)比較大,自媒體的力量就很強大。雖然他們的觀眾數(shù)量不多,但是素質比較高,觀眾常年進出各種博物館美術館。而北京市民每人每年來一次國博,我們的人數(shù)就會上千萬,所以我們不能用參觀人數(shù)來衡量博物館的工作。

對于博物館的參觀人數(shù),每個人都有不同判斷,我個人來說博物館是個高雅的地方,不一定要有很多觀眾,很多觀者反而會影響觀看效果??剂恳粋€博物館的專業(yè)有多方面,人數(shù)是一個方面,昂布羅修美術館也不是很主動地去吸引觀眾。

藝術評論:您提出艾敬的展出方式是“嵌入式”展覽方式,有其優(yōu)越性,那么在國博是不是可以同樣實行?

陳履生:在古老的博物館里展示當代藝術作品,這種展覽方式很好。這是老的陳舊的博物館注入新的生命力的問題。在歐洲,這種方式特別多,像倫敦設計周就是以這種嵌入式的方式,在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整個設計周的展品都在里面,包括盧浮宮里面也有,米蘭大教堂里面也有,歐洲教堂博物館運用得多。

比如在昂布羅修美術館的圖書館里,有兩排展架,展出的就是達·芬奇的手稿,這邊是達·芬奇的手稿,另一排展的就是一個品牌的手表,距離只有一個過道的距離,再一個過道的距離就是滿墻的書架。這樣的展示方式若是在中國一定會引起非議,中國有相當一部分人的思維還是停留在幾十年前博物館的觀念,尤其是一些文化人,實際上對于博物館缺乏最基本的認識,國博曾經(jīng)做過一個展覽是LV的旅行箱,講述的其實是一個旅行的歷史,但是這個展覽就引發(fā)了很多非議,說我們商業(yè)化。全世界博物館都能做的事情,我們卻不能做。全世界博物館只有一件事情是具有共性的,那就是博物館都缺錢。博物館最需要社會來支持的??臻g閑著也是閑著,做廣告也無傷大雅。達·芬奇和手表一起展,沒人來指責褻瀆了文化遺產(chǎn)??梢哉f博物館里陳列的都是奢侈品。青銅器、陶瓷、絲綢,都是奢侈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