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高標自立 別具風神——高永勝及其《國粹》系列漫議

來源:檸檬畫廊 作者:董萍實 2009-03-31

    董萍實
 

    高永勝是一位“心氣”特別高的藝術家。因而,他拒絕媚俗,高標自立。
 

    他又是一位創(chuàng)造意識極強,有修養(yǎng)、有見識、對藝術本體建構有感覺的學者。因而,他以“文心”雕龍,作品別具風神。
 

    他的行為以及他的作品,使我自然而然地聯(lián)想起了下面一些現(xiàn)象。長期以來,中國畫壇上出現(xiàn)了兩種傾向,一是“西化”,不僅干擾和破壞了中國畫與民族文化的生態(tài)關系,而且在形式語言建構方面,遠離了水墨藝術的“書寫”本性。二是不少人認為,繪畫在于其自身的材料、手法及魅力,而與文化無關。于是,便使藝術這個“主體”、“客體”、“本體”之“共生體”丟失了魂魄,同時,也使自己遠離了文化。
 

    高永勝則不然,他十分重視對于中國文化精神的訴求;重視藝術精神與藝術理想的深層塑造,他反對藝術的全盤“視覺化”、“精細化”和“制作化”。并始終認為:要想搞好中國畫,尤其是中國大寫意繪畫,必須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恒心與耐力,持續(xù)不斷的累積“國學”修養(yǎng),涉獵、濡染古今中外的各種有益的營養(yǎng)。因此他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西文化比較研究、藝術哲學研究、美學研究等諸領域均下了大功夫,并有了自己的個性化的學術創(chuàng)見與成果。
 

    在我看來,擁有“文心”的文化人,才會擁有希望,“才”、“膽”、“識”、“力”實為藝術家不可或缺的資質。“才”,即才情、才能,泛指審美感興和審美表現(xiàn)的能力,包括新的審美境界及形式語言的拓創(chuàng)力等;“膽”,乃是敢于突破固壘、邁越前賢、開拓創(chuàng)造的勇氣和魄力。人們常說,創(chuàng)新猶如靈魂冒險,搞不好很可能一無所有。因而在越來越現(xiàn)實的社會,膽略和犧牲精神尤為難能可貴。“識”,系辯照萬物、洞悉事理的認知智慧與能力,也可視為“能之源”;“力”,則是氣力,亦即人的生命力、由生理心理等諸多因素匯融而成的創(chuàng)造能量。如果沒有這些,高永勝的審美創(chuàng)造無從談起。
 

 

    大寫意《國粹》系列作品是他的近作,畫的是人們司空見慣了的戲劇人物,但卻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透過看上去若不經(jīng)意的物化形式,洋溢著非同一般的風神韻致。中國戲劇和中國大寫意都同樣具有超現(xiàn)實的虛擬性和寫意性,“拋開”表面的繁復,超越蕪雜,直逼內(nèi)在之神髓,鍛造并闡發(fā)出了“大象”的內(nèi)在神韻。動靜相宜,虛實相生的巧妙處理、以寫心和寫意,呈現(xiàn)物象載體的本質精神、以虛擬簡約疏放同時富有表現(xiàn)色彩的手法凝結著“大中國畫”的由內(nèi)化而外化的張力、以戲劇人物與仕女造型的百變風姿,透過對生命中的矛盾和沖突,謳歌人性,贊美勃發(fā)而又堅毅的中國脊梁,凸顯浪漫不羈的中國人文獨特審美意象……方方面面的努力,都淋漓盡致地凸顯出了作者對生命的永恒追索,以及他以脫盡塵濁的心源、窮盡心神之力所達成的自由的、詩意的、人文的化境。
 

 

    我在拙論《xishuo本體》的最后一節(jié)中,針對“我們買的那些名家真跡怎么會變成垃圾了呢?”及“本體是啥玩意兒?”等問題,對參與探討的朋友們說過以下一段話:“那些畫之所以變成了垃圾,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它們遠離了藝術的核心本質——美,以至于審美境界低下。這與形式本體建構不成熟有關。朋友們都會有這樣的經(jīng)驗:有的畫造型很準,有的畫主題很有意義,有的畫情節(jié)很有趣,有的畫技術上很過硬,筆墨甚至很放得開,但就是言之無物,也不能給人以美的享受,登不了大雅之堂,進不了美術史,賣不了大價錢。因為它們既不美,也無‘體’,形式語言還處于人云亦云、被動描摹、低俗丑陋層面,講的是‘套話’、‘空話’、‘白話’。而當形式本體創(chuàng)構步入了完美的生命形式境界的時候,那它肯定是美的。這個‘美’(指藝術美,包括由丑陋的現(xiàn)實所轉化成的藝術美),當然首先是形式自身之美。形式之美具有獨立和自在的品格、構建規(guī)律及不容忽視的審美價值,它的精彩的‘自我表現(xiàn)’,往往正是其審美價值之所在。同時,它還擁有寬廣的胸懷和提要鉤玄、承載涵詠的能力,從而能動地表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內(nèi)容之美,使藝術創(chuàng)造真正成為一個‘復合生命體’的構建”。
“用作品說話、用作品背后的實力說話”。一直是高永勝樸素的哲學。那么,體現(xiàn)在他作品背后的是些什么呢?
我看最難能可貴的就是他通過饒有意味的形式本體建構,進入了現(xiàn)當代語言狀態(tài),并使自己的生命與藝術,大踏步地步入了創(chuàng)造的境界。當然,這與前文我們強調過的人文修養(yǎng)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
“有第一等襟袍,第一等學識,斯有第一等眞詩”,沈德潛斯言是矣!

 

    2008年10月

 

    簡介:
 

    高永勝,1967年生于吉林省長春市。1992畢業(yè)于東北師大美術系中國畫專業(yè)獲學士學位。2007年畢業(yè)于湖南師大教育科學院課程與教學論同等學歷研究生班?,F(xiàn)任職深圳市南山區(qū)教育局教育科學研究中心美術教研員。和諧中國書畫院專業(yè)畫家、北宗山水畫研究會會員;中國教育學會美學專業(yè)委員會會員;深圳藏書票學會秘書長;深圳南山教育書畫院秘書長;深圳市南山區(qū)教育學會美術教育專業(yè)委員會副理事長;深圳市南山區(qū)美術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深圳市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深圳市作家協(xié)會員;深圳南山畫院院士。6幅作品入編中英文雙語文獻《中國當代藝術》2005年卷、2006年卷、2007年卷,出版《高永勝畫集》,曾獲深圳市文化創(chuàng)新獎、第十屆深圳新聞獎,畫作及各類文章發(fā)表二百余篇(幅)。

 

    文獻收錄:
    2002年出版《高永勝畫集》(海天出版社)
    2002年中國畫山水《嵐翠》收錄《國畫家》增刊
    2005年藝術評論收錄《水墨研究》(中國畫藝術研究院)
    2005年中國畫《山水》收錄《深圳南山文藝叢書——美術卷》(海天出版社)
    2006年觀念藝術裝置作品《墨譜》之一、之二收錄中英文大型文獻叢書《中國當代藝術2005年卷》(中國世界美術出版社)
    2006年觀念藝術陶藝作品《惡之花》之一、之二收錄中英文大型文獻叢書《中國當代藝術2006年卷》(中國世界美術出版社)
    2007年中國畫《國粹》收錄《和諧之美——全國優(yōu)秀美術作品集》(花城出版社)
    2008年水墨作品《國粹——之游園驚夢》、《國粹——之戲夢人生》收錄中英文大型文獻叢書《中國當代藝術    2007年卷》(中國世界美術出版社)
    2008年水墨作品《國粹——之青云青天直上》、《國粹——之搖曳生風》兩幅作品參加貴州黔東南站深圳南山畫院中國畫優(yōu)秀作品全國巡展。

    重要展覽:
    2002年中國畫山水《嵐翠》參加“慶祝香港回歸五周年中國畫精品邀請展” (何香凝美術館展出)
    2003年中國畫人物《夏日花》系列之一參加“深圳南山畫院成立十周年中國畫邀請展” (何香凝美術館展出)
    2005年觀念藝術裝置作品《墨譜》參加“進行時——中國當代藝術展”深圳站 (深圳雕塑院展出)
    2005年國畫人物作品《知性年代》參加“進行時——中國當代藝術展”??谡?(海南大學展出)
    2007年中國畫《國粹》之游園驚夢參加“和諧之美全國優(yōu)秀美術作品展”( 何香凝美術館展出)
 

    收藏:
    中國及中國香港、臺灣地區(qū),澳大利亞、美國、日本
 

 

【編輯:霍春?!?/p>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