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珠江口地區(qū)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咸頭嶺遺址,這里有華南最大的商時期墓葬群之一——屋背嶺遺址;這里有我國東南沿海現存較為完整的明代軍事所城——大鵬所城;這里有最能體現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客家圍屋——鶴湖新居、大萬世居、茂盛世居、龍?zhí)锸谰?hellip;…深圳的歷史,從此可見一斑。
通過深圳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全面摸查和認定,深圳現存具有保存價值的各類不可移動文物共有1090處,其中有古遺址81處、古墓葬76處、古建筑560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筑369處、石刻4處。
可以說,深圳文物以“特色”見長。這里地處嶺南,歷史上遠離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文物遺存遠不及中原地區(qū)豐富;但從另一方面看,深圳是一個移民城市,各種文化并存,文物遺存類型多樣,內涵較豐富,特色較鮮明。特別是以“移民文化”為特色的客家文化遺存,以及改革開放的歷史與文化,是深圳歷史文化的最大亮點,也是最值得珍重的歷史文化遺產。
深圳已經初步形成了國家、省、市、區(qū)、街道、社區(qū)六級文物保護格局。全市擁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22處(國家級1處、省級11處、市級34處、區(qū)級76處),其中2001年成功申報大鵬所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大鵬所城所在地鵬城村又被國家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聯合公布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