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稀奇”這個品牌的得名一樣,“終北國”三字作為展覽名也由來于妻子向京弟弟向華的啟發(fā),他曾有段文字探討過“終北國”,讓瞿廣慈感到這正是自己想象的東西,這便讓他自己與策展人高鵬多日的糾結有了答案。但就如同人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一樣,從這個概念提拋出至今,瞿廣慈的眾多名人好友也都紛紛給出了自己心中對于“終北國”的理解和向往。有人把它當成寄托理想的歡樂烏托邦,但龔琳娜、李娜等不少人卻拒絕這樣一個國度,對這樣一個沒有邏輯也無思無想的地方沒有向往。
也許正因為“終北國”蘊藏著這樣一種無思無想的情懷,瞿廣慈也對此次展覽大事表現得毫無壓力。作為展覽主人公,他是唯一淡定且自若的那一個,無論是今日美術館的高鵬館長,策展參與人員,還是他自己的助理,都顯得茫然而備有壓力。高鵬是其中之甚,又是前往藝術家工作室,又是往返其家中,只怕讓自己館內今年最后一個大展留下半分瑕疵。但瞿廣慈卻始終有種等待瓜熟蒂落的悠然自得,展覽的作品不到臨近開幕也不會最終完成。這既是他的經驗使然,更多的則是學會了化解。對于瞿廣慈,手頭上的事沒有盡頭,總免不了這面成、那面敗,緊張與放松,他如今能夠游刃有余地選擇后者。
藝術家的孤傲和偏執(zhí)在瞿廣慈身上似乎是看不到的,他面對大項目的寬松心態(tài),以及在藝文界的好人緣,都讓人從藝術創(chuàng)作私密又高冷的縫隙里看到了瞿廣慈“廣食人間煙火”的姿態(tài)。此次展出作品中,有一件叫做《點贊者》的雕塑必定從一開始就能吸引眼球。這件作品的原型是其以前的作品《最后的晚餐》,而引用“點贊”這一時髦用語,雖不是瞿廣慈反復思量得來,但也足見其對通俗的網絡力量的認可和尊重。瞿廣慈在藝術這條路上是走了一條“陽光大道”,他說自己這樣的行進很務實,甚至可說俗氣。創(chuàng)作上也坦然地去接地氣,這種接地氣并不一定是對流行文化的敏感,而是多感知一些事物,再創(chuàng)作出具有真實感的作品,充分發(fā)揮藝術的想象,扼殺隱藏的可能性。
那么,你的“終北國”在哪里,是何模樣?
《終北國》將分為兩個展區(qū),呈現藝術家近20年來對藝術思考、探索以及生活脈絡的一次詳實的整理與綜述。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親做策展人,以溫度、能量與態(tài)度為策展線索,對瞿廣慈頗受爭議的雕塑家與稀奇品牌創(chuàng)始人身份再做探討,展示藝術的多樣性,為藝術正名。長期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發(fā)展,褒獎具有獨立思維和非凡才情藝術家的法國著名干邑品牌馬爹利也對該展全力支持,為藝術愛好者們呈現一場獨特的視覺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