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忙碌的工作,繁雜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以及最近全球經濟大蕭條帶給人們的壓力,讓大多數人被周邊沉重的氛圍影響了心情。什么可以讓人們重拾信心與希望?
答案:只有愛。愛家人,愛同事,愛身邊每一個人,更要愛自己。這是記者在采訪藝術家夫婦瞿廣慈和向京時得到的答案。只有心中充滿愛,我們才可以積聚能量,充滿信心地去迎接挑戰(zhàn)。
瞿廣慈和向京的新工作室——“向京+廣慈”雕塑工作室位于798后面的一個藝術園區(qū)。這里遠比現如今熙攘的798更適合搞創(chuàng)作。10年前,他們帶著對藝術的執(zhí)著離開北京;10年后,他們功成名就,榮歸故里。10年的時間能夠改變很多事情,惟獨不變的是情感,對彼此的信任和支撐,對伙伴的尊敬,以及對北京的熟識感。
向京和瞿廣慈是公認的當今中國市場最成功的雕塑家,他們一年在國內拍賣的總成交數額比其他雕塑家的總和還要多。在表現身體尤其是女性身體方面,向京遠遠走在了國內雕塑家的前面。2005年,她在位于北京798藝術區(qū)的季節(jié)畫廊舉辦了個展“保持沉默”,其中兩件高度近3米的裸女作品《你的身體》和《你呢》呈現了女性身體的真實狀態(tài)。2006年,向京在上海美術館舉辦了另一個重要展覽“你的身體”,同名作品分別被英國Saatchi畫廊收藏。這兩個展覽確立了向京在中國當代雕塑界的地位,她被認為是“天生的藝術家”。
近兩三年期間,向京一直在為巡回展做著準備,新作大大小小共20件左右的組雕,探討人類之間的有可能的溫暖的關系,“付出情感,去愛對方,基礎在于人是孤獨的個體,任何一個個體都有自己的個性,但是人又是群居動物,生活在社會關系中才能生存”。向京的新作放下了女人的身體,專注于探討人與人之間善的一面,幾個人湊在一起洗腳的場景,不太現實,但有著互相靠攏的隱喻。
而瞿廣慈的作品著力于表達計劃經濟體制在人們的肉體、靈魂、精神上留下的難以磨滅的痕跡,比如他的“革命浪漫主義”系列和“集體主義”系列,又比如他2007年廣受注意的新作“菜刀幫”和“東方不敗”系列。從他的作品中,人們可以讀到幾代人的成長記憶與歷史重負。
北京 我們從來沒有離開過
1999年夏天,瞿廣慈研究生畢業(yè)后,就和向京開著輛吉普車,帶著兩條小狗“黑皮”和“花花”,從北京出發(fā)到上海,在位于閔行區(qū)一條破敗臟亂的里弄深處成立了“X+Q”雕塑工作室。在那里,他們開始了自由獨立的雕塑創(chuàng)作。同在一個弄堂里的鄰居任誰都想象不到這兩個每天“鼓搗泥”的夫妻日后會成為當今中國藝術市場上公認的最成功的雕塑家。
2009年3月,夫妻倆帶著十幾個助手,打包了三輛集裝箱車的雕塑作品,以及從小狗變成老狗的“黑皮”和“花花”,又遷回到了北京。對于闊別了10年的北京,夫妻倆沒有絲毫的生疏感。
遷回北京的起源是這樣的:2008年向京的父親生病住院,兩個人放下手中的工作飛回北京照顧老人。有一天晚上,從醫(yī)院開車回家經過長安街,深夜里的長安街沒有了擁擠的車流,顯得異常寬闊,王府井、天安門、北京飯店這些地標性建筑物在車窗前掠過,熟悉的親切感讓想回家的沖動襲上心頭。瞿廣慈對向京說:“咱們回北京吧。”其實這樣的打算,向京一直深埋在心底。
“我一直都知道她想回北京,我們在去上海前一直都住在王府井那邊,所以對那里的一切都很熟悉,那天晚上再一次看到那些場景的時候,把心底的感受激發(fā)出來了,是一個導火索。我們在上海住了10年,每一次出門還是要帶一份地圖;北京卻不一樣,即便我們有10年的時間沒有回來,而且這段時間里北京也發(fā)生了那么大的變化,但是對它的熟悉感,讓我覺得我們從沒有離開過。”
這就是緣分
回到上海后,兩個人把搬家的想法透露給朋友們,很多人勸他們再考慮一下,畢竟用10年時間建立起來的基礎,輕易拋下實在太可惜了。但是對于已經決定離開的瞿廣慈和向京來說,“這些身外的東西,看開了,放下了,也沒什么可惋惜的”。
瞿廣慈和向京把身邊每一個人都當成家人,所以在第一時間里就把搬家的想法告訴給每一個助手,讓助手們自己決定是否同他們一起“北上”。十幾個助手沒有一個人猶豫,都決定跟著他們一起來北京,就連工作室里負責打掃的阿姨也一起來了。“一開始阿姨拿不定主意,一方面不想和我們分開,另一方面又不想和在上海打工的老公離得太遠,所以猶豫不定,天天哭,后來咬了咬牙還是跟我們一起來北京了,不到一個月,她老公把工作辭了,也跟過來了,現在也在我們工作室工作。”
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夫婦倆帶著十幾個助手,把位于上海的工作室以及所有的雕塑和家當,收拾了幾個大集裝箱,租了幾臺卡車連夜搬回了北京,還包括一只流浪到他們工作室里,后來被他們收養(yǎng)的小黑狗——默默。
默默是一只流浪狗,膽子很小,陌生人一靠近,它就會一邊狂叫一邊往犄角旮旯里鉆。有一天,瞿廣慈和向京還有助手們正在工作室里工作,一只走起路來歪歪扭扭的小黑狗,就這樣肆無忌憚地闖了進來,蹲坐在工作室的中央看著他們一群人忙活。大家一直以為小家伙是一只跛腿狗,后來才發(fā)現是因為太小了,還不太會走路,“收養(yǎng)默默是因為覺得我們太有緣了,它那么小還不會走路,就可以闖進我們的工作室,而且它那么膽小卻從不怕我們,我覺得這就是緣分,我們太有緣了”。
向京最早的時候是絕對不養(yǎng)小動物的,不是不喜歡,而是怕養(yǎng)不好反而害了它們,看到小動物死去,她會受不了。在她認為,每一個人都要為生命負責,哪怕是動物也是有生存權利的,向京最看不慣的,就是那些一時興起飼養(yǎng)寵物卻又不負責的人?,F在每天早上,向京都會五六點鐘起床下樓遛狗:“家里的兩只狗,是跟著我們一起從北京到上海又回北京的,去的是時候還是小狗,現在歲數已經很大了,反應很慢,一只已經長了白胡子,另一只的毛色也越來越淺,我一直在想,有一天它們倆會不會變成白狗。”
家安頓下來,心才會踏實
到了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家安置好。向京說:“只有家安頓下來,心才會踏實。”他們是藝術圈里有名的“模范夫妻”,然而對于這一稱號瞿廣慈和向京都敬謝不敏,他們認為,“每一對夫妻的相處之道都不盡相同,沒有模范和榜樣的力量”。
對于現在的高離婚率,向京認為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經濟的發(fā)展使得人們的思想更加獨立,生活方式、思維都會變得更加個性化,如果兩個人在各個方面已經無法有共同的價值觀,那么離婚是一個很人性化的決定,這也沒有什么不好”。
有一個朋友曾和向京說,現在真愛難尋,不相信愛情,其實愛情一直都在身邊,人們不是真的不相信愛情,而是很難去信任別人。她認為情感的東西沒有固定的公式可以套,所以在大學教書時,向京一直鼓勵自己的學生去談戀愛,體會沒有愛情來到時的那份心悸,即便沒有好的結果,但那份美好的感受還是會帶給人美好的回憶和愛的勇氣。
作為夫妻,兩個人是最為親密無間的,然而作為藝術家,彼此又需要有十足的空間和個性,如何做好兩者之間的平衡?向京說,“這是一個需要分開看的問題,現實生活中的人是沒有完美的,大多數人希望通過婚姻去改變對方,這是不可能的。與其去改變不如學會包容,把對方的優(yōu)點放大,至于缺點可以忽略不看,這樣才可以做到一個完美的平衡,而在藝術上也要學會相互欣賞對方。這樣相處起來會比較簡單,不會糾結在一起”。
瞿廣慈認為,愛對方之前首先要學會愛自己,“每一個人在愛別人之前,首先要學會愛自己,尊敬自己。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要因為是夫妻,就完全依附于對方。這個依附不僅僅指物質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愛上一個人而使得自己失去了原有的生活,這對自己來說是一件可悲的事,對對方來說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如果一個人被婚姻改變了,也將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為了給彼此一個更好的自由空間,兩個人各開各的車,各自做各自的事情,“瞿廣慈平時要處理很多瑣碎的事情,而我每天的生活都很有規(guī)律,幾點起床,幾點到工作室,就像上班族一樣,我們都是各干各的,互不影響,互不干涉”。
【編輯: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