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藝術家理查特·塔特爾(Richard Tuttle)為紀念越南戰(zhàn)爭而創(chuàng)作的巨型雕塑在英國泰特現(xiàn)代美術館全新的渦輪大廳里展出。這場展覽名為“I Don't Know. The Weave of Textile Language”,其中展出的雕塑由印度織布和膠合板骨架構成,希望表達出“機械與人類之間的分離”。
塔特爾委托了印度古吉拉特邦的一家紡織物公司用鮮亮的紅色、金盞花的橙黃色以及午夜一般的藍色織造出織物,用顏色的區(qū)分表現(xiàn)從黃昏到黎明的過程。然后,塔特爾將這些布嵌于24米長、12米高的骨架上。現(xiàn)年73歲的塔特爾既是一位藝術家,也是一位織物方面的史學家,他認為,這些紡織物的創(chuàng)造完全能夠充分的表現(xiàn)這件藝術作品。
當被問及創(chuàng)作這件裝置雕塑作品的靈感來源時,這位美國藝術家說,是“貝爾兔、立體主義和工業(yè)革命”。塔特爾這樣說道:“我曾經想成為一位飛行員,后來我通過了所有考驗,但忽然我意識到,他們希望我做的,不過是飛過越南上空,然后向無辜的孩子和村民們按下投擲炸彈的按鈕。”
據(jù)悉,這個展出項目共包括三個部分:除了塔特爾的這件裝置作品,還有一份作品在白教堂畫廊所做的調查,還有一本標價24.99英鎊的配套圖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