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只展出影像作品的藝博會——Moving Image進軍倫敦

來源:artspy 作者:Julia Halperin 2011-06-17

The 2011 Moving Image Art Fair

 

近日,有關藝博會擴張或是合并的消息層出不窮,一開始是巴塞爾藝博會收購香港國際藝術展;隨后便是倫敦Frieze藝博會進軍紐約;再就是NADA藝博會與科隆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Cologne)建立合作關系。上個星期,全部展出影像作品的Moving Image藝博會也按捺不住了,它的創(chuàng)辦人、來自切爾西的畫廊主Ed Winkleman宣布將進軍倫敦。Moving Image藝博會在今年3月份紐約軍械庫藝術周上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10月13日至16日,它將在倫敦首次亮相,而這個時間段完全與倫敦本土的Frieze藝博會重合。

 

Moving Image在紐約獲得了很多積極的評價,不過它在銷售方面相對較弱。然而,Winkleman強調遙遙領先的銷售業(yè)績并不是一個藝博會擴張的必要條件。他把Moving Image定義為一場簡單、能夠負擔得起、能在世界范圍內進行復制的藝博會。他說:“Moving Image不單指代了影像作品,它還有另一方面的含義——我們是在不斷移動的。在創(chuàng)辦它的時候,我就賦予了它靈活性。”在談到此次向倫敦的進軍時,Winkleman表示他還希望能夠進一步擴張到柏林、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以及亞洲等地。Winkleman相信Moving Image將為帶有影像項目的畫廊填補空白。“人們通常不會將影像作品帶到較大的藝博會中,因為租用一個攤位是非常昂貴的,”他解釋說:“為了將影像作品投映出來,空間里就必須保持黑暗,這就會白白浪費室內墻體的空間。”

 

即將在倫敦亮相的Moving Image會保持和之前一樣的模式:將有30間畫廊展出一些單頻道的影像作品(展費為2500美元)和大型裝置(展費為5000美元)。Winkleman允許畫廊同時參加Moving Image以及其它的藝博會——例如Frieze。(在軍械庫藝術周期間,大約有25%參加Moving Image的畫廊同時參加了另一場藝博會)。

The 2011 Moving Image Art Fair

 

當然,某些方面還是做了改動。評選委員會變得更加國際化了,將包括來自日本、巴西以及比利時等國的代表。“我的目的在于使Moving Image變得更加國際化”, Winkleman說。另外,他還延長了交付周期,希望這能為倫敦的Moving Image帶來至少一半的新畫廊。在Bargehouse的幫助下——這是一間靠近泰特現代美術館的工業(yè)廠房——Moving Image這次也得以在一個更加寬敞的空間中舉辦展覽。

 

有人可能仍然會質疑擴張一場銷售成果復雜的藝博會是否明智,對此,Winkleman承認Moving Image在紐約的銷售成績不太優(yōu)秀,但他同時強調大約有25%的參展畫廊表示他們仍愿意參加該藝博會,“這表明這對他們來說的確有意義。”事實上,Moving Image確實為影像作品提供了一個不一樣的銷售模式,這在這種媒介目前還沒有發(fā)展起大批忠實藏家的情況下是有重要意義的。“總體來說,它的出售過程應該更長,”Winkleman在解釋影像作品的出售時說。“藏家們必須考慮清楚他們將如何安置這些作品,這對于那些習慣于收藏攝影作品和畫作的人來說是個問題。”

 


【編輯:馮漫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