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olas de Lagarillière創(chuàng)作的伏爾泰肖像
在法國的領(lǐng)導人們四處表達他們與《查理周刊》團結(jié)一致之際,法國政府作出承諾將在未來為其提供資金支持。法國文化部長佩勒林(Fleur Pellerin)在電視上保證將“緊急啟動”約100萬歐元的的資金來確?!恫槔碇芸返拈L壽。她向法新社說道,文化部將更改約束諷刺性雜志接受政府支持的法律條款。
巴黎市長安娜•伊達爾戈(Anne Hidalgo)向法國新聞電臺說道,巴黎還將創(chuàng)立國際插圖藝術(shù)節(jié)來實現(xiàn)《查理周刊》被殺漫畫藝術(shù)家伯納德•維哈克(Bernard Verlhac,筆名Tignous)的夢想。她說,這件事情可以由這座城市的兩所藝術(shù)設計學院——布勒藝術(shù)學院(École Boulle)和艾蒂安藝術(shù)學院(École Estienne)來合作組織,后者是伯納德•維哈克與他的同事Jean Cabut曾經(jīng)學習過的地方。上一周,城市委員會一致通過授予《查理周刊》“榮譽市民”稱號。
另外,一份大約有1600人簽名的請愿書要求在即將到來的安古蘭國際漫畫節(jié)(Angoulême International Comics Festival ,1.29-2.1)上授予《查理周刊》主要的獎項,但是這個想法遭到了主辦方的拒絕,該雜志的代表也反對這個提議。主辦方向《費加羅報》說道,這將破壞該獎項國際和民主的范圍,來自世界各地的近2000名藝術(shù)家已準備好了投出他們心中的票。取而代之的是,藝術(shù)節(jié)設立了新的 “查理自由表達獎”。每年一屆的安古蘭國際漫畫節(jié)觀眾預計達20萬,組織者稱鑒于《查理周刊》的襲擊事件,活動將增強安全防衛(wèi)。
凡爾賽宮則以法國歷史上一些捍衛(wèi)自由的人物來回應了此次襲擊:伏爾泰,自上周的事件發(fā)生后,他的《論寬容》上了法國暢銷榜單。由Nicolas de Lagarillière在1724-25年間創(chuàng)作的伏爾泰肖像目前在教皇廳中展出,旁邊還引用了他的名言“什么是寬容?,它就是仁愛的結(jié)果”。 凡爾賽宮館長卡特琳娜•佩加爾(Catherine Pégard)向《費加羅報》解釋道,“召喚法國自由表達的精神是對此次襲擊的自然反應”。凡爾賽宮還推出了一個在線展廳,其中包括伏爾泰和其他一些在法國歷史上捍衛(wèi)過自由表達的人物,包括盧梭、狄德羅和莫里哀。這個虛擬展廳同樣引述了伏爾泰的一句話作為開幕詞“讓我們支持新聞自由,它是所有其它自由的基礎,如此我們將共同進步”。
與此同時,Bibliothèque Kandinsky在蓬皮杜藝術(shù)中心組織了一場《查理月刊》(Charlie Mensuel)展覽,這家1970到1980年代每月出版的漫畫刊物是《查理周刊》名字的靈感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