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神馬???有證據(jù)表明畢加索于1911年偷了名作《蒙娜麗莎》

來源:鳳凰藝術 2015-08-26
蒙娜麗莎

很確定的是,他并沒有偷,但也許——僅僅是也許——他就偷了呢?

1911年8月21日星期一的清晨,世界最著名畫作《蒙娜麗莎》被人從盧浮宮的玻璃櫥柜里偷走。

我們對這起盜竊事件有幾件事情是確定的。第一,它確實失竊了。第二,盜竊之時無人在場,這一點也不困難,因為當時盧浮宮里只有150名不到的保安看守25萬件珍貴物品。如果你喜歡搞那些沒用的數(shù)據(jù),那么大約也就是每位保安看管1667件,前提是他們都在場。而且博物館當天正好關門。第三,竊賊是一位叫文森佐·佩魯吉亞的意大利藝術家,他聲稱自己偷了畫。由于曾幫助安裝過畫框外的櫥窗,因此他了解其漏洞之處。佩魯吉亞在博物館壁櫥里過了一晚后就把這幅30英寸長20英寸寬的畫從墻上取下,藏在衣服里走了出去。

由于星期二博物館重新開放時一位游客指了出來,因而《蒙娜麗莎》遭竊的消息上了世界各地的頭條。同時,一位叫諾亞·查尼的歷史學家告訴外媒BBC,當時許多人還不熟悉這幅畫,因為那時它才剛剛開始獲得19世紀中期嚴肅批評界的贊賞。媒體對畫作失竊的報道促進了它的家喻戶曉。

 
畢加索

調(diào)查期間,法國權威機構(gòu)詢問了這位西班牙藝術家巴勃羅·畢加索。以下證據(jù)給“為什么是畢加索偷的畫”提供了合理猜測。

1.首先,當時他住在法國。

這是常識。

2.其次,他和作家紀堯姆 阿波利奈爾是好朋友,后者還因受此盜竊案的牽連而被警察拘留了幾天。

這是典型的受牽連獲罪。在《蒙娜麗莎》失竊后,一個叫格雷·皮埃雷特的人把他從盧浮宮里偷的一件雕像轉(zhuǎn)交給了《巴黎日報》的一位編輯,該報社曾出金獎賞有關《蒙娜麗莎》失竊案的信息,然后在標題《一個小偷給我們帶來了盧浮宮里失竊的一幅作品》下放了一張照片。警察來了以后,皮埃雷特卻直接把他們帶到自己原來的上司阿波利奈爾那里,指控整件事與他有關。阿波利奈爾知道皮埃雷特曾經(jīng)做過什么,但他自己(大概)和那些雕像失竊案毫無關系?;蛘哒f(大概)和《蒙娜麗莎》失竊案沒有關系。

3.第三,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他曾經(jīng)也買過偷來的藝術品。

難道說是那些雕像?多羅西和托馬斯·胡伯樂曾在其書《巴黎罪行:一個關于謀殺、盜竊及偵查的故事》中闡述,在《蒙娜麗莎》失竊前一段時間,畢加索曾出錢向皮埃雷特買過兩件雕像。他曾擁有過偷來的藝術品,他甚至還可能要求別人偷過。(?。。。┤欢诿襟w展開對《蒙娜麗莎》的關注之后,畢加索和阿波利奈爾有想過要擺脫身邊的走私品(可以理解)。他們把雕像放進手提箱里,帶到了河邊......但卻不舍得把它們都倒進河里。畢加索曾以這兩只伊比利亞的石頭為模型,創(chuàng)作了《亞維農(nóng)的少女》(1907)這幅畫。

4.第四,他還假裝自己不認識法庭上的好友

當這兩位藝術家被當做嫌疑犯傳喚到法官面前時,他們的供詞卻互相矛盾。畢加索稱自己從未見過阿波利奈爾,聲稱自己害怕被驅(qū)逐回西班牙。而同時,阿波利奈爾卻暗示好友畢加索與此次盜竊案有關。

從偵探的觀點看來,如果他們曾經(jīng)偷過一次,那么他們還會再偷——而且作案規(guī)模會更大。然而,他們卻無法找到阿波利奈爾、畢加索以及《蒙娜麗莎》下落之間的聯(lián)系。

5.第五,他熱愛藝術,這是廢話。

對于大眾眼中默默無名的那些畫作——包括畢加索的——藝術界卻非常了解其無與倫比的美。誰不想在自己的房子里擁有那幅作品呢?這樣“蒙娜麗莎”就會側(cè)著眼看你吃早飯,看你把所有的棉花糖挑出來。她還會看著你坐在沙發(fā)上讀書,知道你真的只是在看圖片。她還會看著你入睡——永遠地看著你。

無論如何,畢加索從未被指控偷了《蒙娜麗莎》。1913年12月佩魯吉亞在把畫交給一位意大利藝術收藏者的當場被抓獲。作為一個意大利藝術愛好者,佩魯吉亞聲稱自己想要看到這幅偉大的作品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達芬奇在1503年左右創(chuàng)作了這幅畫。但那并不意味著畢加索并未參與這起案件的策劃(一切都只是我們的想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