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爾首都多哈,蔡國強將火藥潑灑在畫布上,然后將其點燃
中國東南部城市泉州曾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海港。蔡國強,現(xiàn)在最有名的泉州后裔之一,重訪了他的出生地,試圖重建這條連接中國和中東地區(qū)的傳奇商貿(mào)之路,不過這次是通過藝術而非貿(mào)易。
此次個人藝術展在卡塔爾首都多哈的阿拉伯現(xiàn)代美術館(Mathaf)舉行,名為《海市蜃樓》。“海市蜃樓”在阿拉伯語中被稱作“Saraab”。藝術展展出了超過50件作品,其中包括16件新作和9部記錄片,這同時也是蔡國強自2008年在美國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Guggenheim Museum)舉辦回顧展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新作展。
蔡國強在阿拉伯現(xiàn)代美術館的一次由翻譯陪同的采訪中說:“阿拉伯世界對我而言很神秘,我對它非常好奇。這次展覽給了我一個與這個地方對話的機會。”
盡管蔡國強住在美國,但為了準備多哈的這次展覽,他曾先后五次回到泉州。《海市蜃樓》探尋了阿拉伯世界和中國之間存在了幾個世紀之久的文化和貿(mào)易聯(lián)系。在泉州,蔡國強發(fā)現(xiàn)了古老的阿拉伯半島的痕跡:遍布穆斯林墓碑的墳地、艾蘇哈卜(Ashab)寺的光塔、泉州陵墓中埋葬的來到中國的阿拉伯傳教士。
蔡國強走訪了多哈的數(shù)個傳統(tǒng)市場,并游覽了整個卡塔爾,對卡塔爾的沙漠和碧藍廣闊的波斯灣驚嘆不已。
他說:“我很少在這個地方工作,這里的歷史、文化和國際政治對我而言都是新的。我借助了我的成長背景,即穆斯林后裔在泉州留下的歷史。這種生活經(jīng)歷幫助我更容易地打開了這個地方的‘入口之門’。”
阿拉伯現(xiàn)代美術館館長瓦桑(Wassan Al Khudairi)說,這次展覽講述的是蔡國強的故事和他在中國與卡塔爾兩地之間的旅行經(jīng)歷,是一次“東方”和“東方”的對話。
這次《海市蜃樓》中展出的作品和蔡國強的許多其它作品一樣,使用了火藥。他將火藥潑灑在畫布上,然后將其點燃。不過這次他招募了約200名當?shù)刂驹刚?。他說:“我想要這些作品植根在這里的土地和文化中。”
在其中一件名為《脆弱》的作品中,蔡國強在480塊易碎的瓷片上點燃火藥,這些瓷片上飾有彰顯伊斯蘭裝飾藝術的花卉圖案。在另一件名為《記憶》的作品中,蔡國強則使用了9件穆斯林婦女穿的傳統(tǒng)長袍。
作品《返鄉(xiāng)》由62塊從泉州運來的巨石組成,這些巨石來自泉州的穆斯林墓碑,每一塊上都刻有諸如“死在異鄉(xiāng),即為殉葬”之類的銘文。
蔡國強說:“這件作品象征著將阿拉伯后裔帶回家鄉(xiāng),同時也意味著將我?guī)Щ刈约旱墓枢l(xiāng)。通過它,我能夠憶起故鄉(xiāng)的歷史和文化,可以深思故鄉(xiāng)什么樣的特質影響了我。”
【編輯:陳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