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 行書“博愛” 北京保利2014年1月12日成交價27.6萬元
于右任 草書八言聯(lián) 中國嘉德2014年5月18日成交價57.5萬元
梁啟超 乙丑(1925)作 行書東坡詞 中國嘉德2014年5月18日成交價25.3萬元
實際上,民國書法的藝術欣賞價值、歷史文獻和文物價值仍有待開拓。隨著國人文化品位的提高以及民間收藏向著縱深發(fā)展的趨勢,民國書法必然形成新一輪的投資收藏熱,未來升值潛力依然很大。
另一方面,民國距現(xiàn)在年代最近,相比之下,這一時期的書法存世量最大,尚有相當數(shù)量作品在市場流動,且價格普遍偏低,收藏愛好者仍有足夠條件收購這類藏品。故業(yè)內(nèi)人士預測,收藏民國書法有望成為時尚,這類藏品的價格將來必有一個大幅度的飆升。
從目前的藝術拍賣市場數(shù)據(jù)顯示來看,一貫熱門的康有為、孫中山等到吳稚暉、譚延闿等近年都均受到了關注,甚至連汪精衛(wèi)在2010年也有作品《八言聯(lián)》以44.8萬元成交,馮玉祥則在2013年有《隸書五言詩》以103.5萬元成交。
今年,康有為書法作品《游存廬落成詩(康有為行書《游存廬落成詩》拍出218.5萬元)》《致陳三立信札詩稿》《王維詩》四屏等在5月西泠印社2014年春拍“中外名人手跡專場”中,分別以218.5萬元、155.2萬元和126.5萬元位列該拍賣專場前三位。而近年作品成交過千萬的則有孫中山的《楷書五言》(在上海朵云軒“2013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中以1023.5萬元成交),還有2010年吳昌碩的《書法長卷》(在“首屆海外回流藝術精品拍賣會”以1000萬元成交)。
然而,雖然整體交易價格表現(xiàn)有所上升,但雅昌藝術網(wǎng)數(shù)據(jù)顯示,民國大部分名家并未建立雅昌指數(shù),這從另一方面反映出,民國書法作品交易數(shù)量仍然較少,一方面也許是名家作品少,另一方面則是關注的程度仍然有待提升。
民國書法興盛之因
民國期間,兵戈頻仍,艱難困苦。我們很難想象,就是這樣一個亂世,竟然出現(xiàn)如此眾多的書法大師,民國的書壇竟然如此活躍和興旺,這不能不令人深思。究其原因,不難發(fā)現(xiàn):
一是這些民國書法家除了少數(shù)前清遺賢之外,基本上都是“業(yè)余書法家”。他們或為民國黨、政、軍要員,在政壇上可以呼風喚雨;或為文化、學術界名流大腕,在事業(yè)和學問上卓有建樹。他們很少做專門藝術創(chuàng)作,其書法作品大都呈現(xiàn)在公務或私交的信函簡札里,自然天真,見字如面。雖然視書法為余事,但其傳奇的經(jīng)歷、開闊的視野、不凡的氣度、救國憂民的胸襟,使他們的書法充盈著從容和自信,一副大家氣派。被譽為“民國書法四大家”的譚延闿、于右任、吳敬恒、胡漢民,正是這樣的民國政壇和書壇上的超級牛人。正因為有牛氣,才有譚字的正大、吳字的雄勁、胡字的隨意、于字的沉雄。
二是民國的書法家有著深厚的國學文化底蘊。沈曾植、羅振玉、李瑞清、章炳麟自不必說,康有為、梁啟超、李叔同、馬一浮等人甚至學貫中西。所以,這些民國書法家都是學富五車的文人,盡管有的于技法技巧不甚講究,但其書法郁郁乎文哉,字里行間透露出來一種超凡脫俗的書卷氣。不僅如此,一些人更是金石、書畫、詩文兼精的通才。例如吳昌碩、齊白石、李瑞清、李叔同、張大千、黃賓虹、豐子愷、余紹宋、吳湖帆、潘天壽等。
三是民國書法家大都是有著文人的性情、氣節(jié)與傲骨。書品即人品。民國書法家追求獨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不媚俗、不貪財。李叔同拋棄繁華紅塵,遁入空門,從而成就了弘一法師靜穆清絕的書法風格。李瑞清在辛亥革命之際,為保兩江師范學生不受戰(zhàn)火之災,毅然接受署理江蘇布政使;民國二年即辭職,身著道服,在上海以賣書畫為生??苠诰佑谥箞@時,陜西省政府主席因要接待蔣介石,出五千大洋,請他把止園的“止”字上面加一橫,變成“正園”,以討蔣中正的歡心,結果被寇遐拒絕。
四是民國書法家雖然身處亂世,西學漸進,又遭到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沖擊,但是中華文化傳統(tǒng)尚未斷絕。人們從小就受到國學和毛筆書寫的基本功訓練,書法在國民中有著廣泛的基礎。我們看到,孫中山雖不是以書法名家,但是他的書法取法顏真卿、蘇軾,結體緊密、氣象雍容,有大家風范??v然是北洋水師學堂畢業(yè)的行武之人——黎元洪,那一筆脫胎于趙孟頫、董其昌書法的俊秀精雅的小楷,也令許多今天的書法家難以望其項背。
民國書法誰最具價值
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朱萬章將民國書法分為四大部分,即政要書法、文人書法、畫家書法、學人書法。“其中,后三者有交叉、重疊的情況。”朱萬章認為,在民國書法中政要書法的市場行情最顯著,攀升幅度最大。
在民國政要群體中,孫中山的書法作品順理成章地成為市場翹楚,往往是幾個字的中堂就能拍出天價。據(jù)媒體統(tǒng)計,2003年以前,孫中山作品價位多在幾萬至十幾萬元,而步入2011年,迎來辛亥革命百年紀念這一重大歷史節(jié)點,孫中山作品價格基本可以維持在100萬元以上。
同盟會早期成員、國民黨元老于右任的書法行情亦是一路飄紅。早在1993年,于右任的一幅行書在上海拍出2.2萬元。而到了2010年,其楷書五言聯(lián)“丹邱棲德鳳,滄海起飛龍”成交價高達537.6萬元,主體字每字平均50多萬元。
除了政要書法,民國文人字、畫家字、學者字也都已成當下市場的寵兒。梁啟超的書法向來是收藏者必爭的藏品。觀察其拍賣成交記錄,共有11件作品成交價在100萬元以上,均成交于2010年至2012年之間,成交價最高的是中貿(mào)圣佳2011年4月28日以156.8萬元拍出的1925年作隸書四屏。
民國書法文化與藝術魅力搶眼,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但與此同時,價位高企,贗品遍布。到底該如何入手才能保證市場價值與文化價值的雙豐收?對此,朱萬章建議,首先要有明辨真?zhèn)蔚难哿Α?ldquo;多看真東西、標準件,比如各大博物館、美術館所藏的民國書法。多比較,才會練就法眼。”在他看來,收藏民國書法應先保證不吃虧、少吃虧、少交“學費”。
朱萬章進而建議,最好對民國書法進行專題收藏,以突出其特色。比如,文人書法、政要書法、畫家書法或者學人書法,不妨先專攻一個專題,形成一定規(guī)模之后,再旁及其他。“或者以形制劃分,比如扇面、對聯(lián)、信札等。”他強調(diào)民國書法收藏應該穩(wěn)扎穩(wěn)打,不能過于駁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