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劉益謙:從老外手上奪愛 我還是有底氣的

來源: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 作者:張昆鵬 2014-12-02
“奪過來的東西是我的,奪不過來錢在我口袋里,我也沒有什么損傷的。所以,從老外手上奪愛,我還是有底氣的。”12月1日,在北京匡時拍賣公司舉辦的“永樂唐卡的競拍始末”主題演講上,劉益謙這樣說道。他還表示,他拍下這件唐卡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增加龍美術館重量級的藏品,使龍美術館能擁有更多像唐卡級的作品,這才是令他開心的一件事情。
 
如何讓更多的人“擁有”這張?zhí)瓶?/strong>
 
買完這張?zhí)瓶艘院?,劉益謙就一直在設想出一種方法,能把永樂年間的這張?zhí)瓶ㄒ查_發(fā)成藝術衍生品,從而讓更多的人能“擁有”這張?zhí)瓶?。他以雞缸杯的衍生品開發(fā)為例表示,他與景德鎮(zhèn)合作,以他拍得的明成化斗彩雞缸杯為原型,推出了三款雞缸杯的衍生品。第一款手繪的雞缸杯對外公開銷售價格288元,這一款是針對普通收藏愛好者的,劉益謙想讓他們也土豪一把,拿雞缸杯喝茶。第二款則更高一級,定價888元。而第三款雞缸杯是收藏版的,由景德鎮(zhèn)傳統(tǒng)御窯工藝大師制作,限量發(fā)行6900個,售價也是6900元。劉益謙希望通過這三款雞缸杯衍生品,讓大家更多地了解明代成化年間瓷器工藝水平。而現(xiàn)在,劉益謙正在探索一種方式,也對永樂唐卡進行類似的開發(fā),從而在不損壞原作的基礎上,讓更多的普通老百姓能有一張永樂年間的唐卡。
 
收藏的前提是要絕大多數(shù)人認可
 
除此之外,在談及收藏的心得時,他表示,收藏的過程不管是什么樣的,前提是要絕大多數(shù)人認可;任何好的東西要經(jīng)歷市場的考驗,絕大多數(shù)人對一個作品看法才是關鍵;而且,一定要聽從主流觀點,因為任何一個人,學識再淵博、知識面再廣看事物總是看不到180度。
 
其次,收藏要盡可能避免買了東西以后引起爭議,他以買《功甫帖》為例說道:“我買一個《功甫帖》跟上海博物館一點關系都沒有的,但他們登報說我這個東西是假的。到現(xiàn)在我也沒法證明蘇軾的《功甫帖》是蘇東坡寫的,因為一千年過去了,誰也不知道。但是他們說我買的《功甫帖》是雙鉤的,這個簡單,一旦放大,書寫和雙鉤都是看得清楚的。”他還說道:“我是一個‘沒有文化的人’,但很多有文化的人怎么跟我一樣耍流氓,他們是搞學術的,要拿依據(jù)來。”
 
最后,劉益謙表示,2016年龍美術館會舉辦一個永樂年間佛教歷史的展覽。他希望能通過這樣一個以唐卡佛教、佛像為主的展覽,讓更多的人對古老的唐卡有更多的了解,同時也能帶動對歷史悠久的唐卡藝術的價值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