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展訊 | “大漠雍和——雍和宮唐卡集萃”即將開展

來源:99藝術網(wǎng)專稿 2021-07-16

展覽時間:

7月18日至7月30日

周末、節(jié)假日正常開放

9:00 - 17:00

展覽地點:

保利藝術博物館

北京市東城區(qū)朝陽門北大街1號新保利大廈云樓10層

主辦單位:

保利藝術博物館

承辦單位:

鳴鶴書苑

「大漠雍和——雍和宮唐卡集萃」將于2021年7月18日(星期日)在保利藝術博物館藝術展廳拉開帷幕。展覽甄選50余幅流傳有序的清代雍和宮唐卡精品,展現(xiàn)出雍和宮唐卡供奉與裝飾兼具的宗教功用,突出表現(xiàn)清代雍和宮唐卡的藝術風貌和繪制技藝。
宗喀巴師徒三尊唐卡
18-19世紀 棉布礦物膠彩
37.5 x 28 cm
佛教東傳,與中國文化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所形成的中國佛教藝術涉及建筑、雕塑、書法、繪畫、文學等多種藝術形式,多姿多彩,獨具特色,且遺留至今的實物蔚為大觀,是中國古代文明寶庫中璀璨奪目的明珠。 藏傳佛教注重依像教化,除了供奉崇拜佛像,唐卡也是不可缺少的形式。有清一代,雍和宮成為清代京城的皇家藏傳佛寺,基于其重要的宗教地位和影響,雍和宮的唐卡藝術得到極大發(fā)展,并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雍和宮保存的唐卡多種多樣,總計兩千余幅,可分為供奉與庫藏兩大部分。供奉唐卡主要分布在各大寶殿及專學佛堂中,按殿堂主尊序列、殿堂規(guī)模以及修習法門的不同,配掛不同內容的唐卡。這些唐卡在殿堂中與佛像一同受到供奉,同時又能起到裝飾佛堂的作用。
十一面觀音唐卡
乾隆三十年(1765年) 棉布礦物膠彩
54.5 x 37 cm
雍和宮中的供奉唐卡與佛像的功用相近,它們的供奉特征也略無二致。主殿供奉佛陀主尊,所供唐卡也多為佛陀或菩薩的寂靜像,而那些兇憤怒目、多頭多臂的密宗護法神,則多位于東西兩側的配殿之中。本次展覽的唐卡題材上分為上師類、本尊類、佛陀類、菩薩類、佛母和空行母類、護法神類、壇城類等七種類型,幾乎涵蓋了藏傳佛教唐卡的各種類別,在表現(xiàn)佛教崇拜和修法內容上具有非常廣泛的代表性,全面表現(xiàn)出雍和宮唐卡的藝術風格和繪制特征,以饗觀者。
金剛鬘女神十五尊壇城唐卡
18世紀 棉布礦物膠彩
22.5 x 22.5 cm
本次展出的唐卡主要由清代閩浙總督許應骙的后人提供。許應骙(1830-1903),字筠庵。其任職朝廷期間常陪同慈禧太后到宮中佛堂或京城雍和宮等喇嘛廟燒香拜佛。慈禧常以唐卡作為賞賜以嘉贊其為臣之忠誠和學佛之虔誠,總數(shù)累積有百余幅。許應骙過世后,這些唐卡在其家族內遞藏,完好保存至今,此次展覽為許應骙珍藏雍和宮唐卡精品首次公開發(fā)布。
二臂大威德金剛唐卡
18-19世紀 棉布礦物膠彩
50.5 x 38 cm
本次展覽,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同名圖書《大漠雍和——雍和宮唐卡集萃》,收錄了山西大學原副校長、云岡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杭侃先生,故宮博物院藏傳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長、研究館員羅文華先生,首都博物館研究員黃春和先生,以及清華大學教授沈衛(wèi)榮先生、雍和宮研究室原主任李立祥先生所撰寫的相關研究文章。在此,特對各位專家及各界朋友的支持和幫助,表示崇高敬意和誠摯感謝! 展覽時間: 7月18日至7月30日 周末、節(jié)假日正常開放 9:00 - 17:00 展覽地點: 保利藝術博物館 北京市東城區(qū)朝陽門北大街1號新保利大廈云樓10層 主辦單位: 保利藝術博物館 承辦單位: 鳴鶴書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