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韓美林:“我是陜北老奶奶的接班人”

來源:《新聞晨報》 作者:徐穎 2012-03-23

“我不是中國的畢加索,我是韓美林。我是陜北老奶奶的接班人。”昨天,76歲的著名藝術大師韓美林在南京東路朵云軒與滬上讀者見面,暢談藝術感受,并當場揮毫獻藝。這是韓美林繼2011年來滬通過打假的法律行動藝術維權后的又一次上海藝術之行。他強調,現(xiàn)在大家都在說走向世界、全球化,但是唯獨文化、藝術不能全球化,“希望大家不要再談走向世界了,中華民族早就在世界上了,并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

 

唯獨藝術不能全球化

 

昨日的見面會上午10點開始,但早在8點,就有很多韓美林的粉絲趕到現(xiàn)場,希望一睹“福娃之父”的風采。

 

從民族和民間文化中得到深厚滋養(yǎng)的韓美林,幽默地稱自己是“陜北老奶奶的接班人”。他說,在陜北黃土高坡上,他曾看過一個衣著破爛的縣劇團演出《霸王別姬》,悲愴動人竟超過之前見過的所有劇種。

 

韓美林說,我們這個民族一定要保持自尊心,不要自卑,更不要狂妄。我們現(xiàn)在需要的,是推廣我們的文化,而不是讓我們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被“化掉”。如今有一些人留洋回來以后,憑借有限的所學,就想搞替代我們民族文化的東西,這是不容許的。徐悲鴻、林風眠等許多藝術界的老前輩,他們從國外留學回來以后,都致力于中國藝術的發(fā)展,從來沒有企圖拿外來的東西替代中國文化。

 

在多個場合,韓美林都大聲疾呼,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唯獨藝術不能全球化,“我從5歲開始學寫毛筆字,6歲就開始學篆字了,小學三年級開始學《古文觀止》,我藝術的根就扎在這里頭。民族藝術永遠是我們的熱土”。

 

我的博士生不用上外語課

 

韓美林指出,沒有文化的文化是可怕的。比如,現(xiàn)在大家都主張讓孩子從小學英語、考英語,其實有很多學科、很多專業(yè)人才,并不需要英語?,F(xiàn)受聘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的韓美林昨日宣布,今年打算招收博士生的他,將取消博士生的外語教育,“我并不反對大家學英語,但是,學畫畫其實并不一定需要英語,很多藝術天才都因為考不過外語被毀掉,這樣太可惜了”。

 

韓美林很反感所謂的漢語中夾帶英語的“三明治”說話方式,“搞得中國人也聽不懂,外國人也聽不懂”。韓美林說,中國古漢字那么美好,他以“貴妃醉酒”為例,“在英文中,"貴妃醉酒"被翻譯成了"一個妃子的煩惱","一個妃子的煩惱"能說明"貴妃醉酒"這四個字嗎?”他對此頗有些憤憤不平。

 

呼吁文化市場守誠信

 

此次是韓美林繼2011年4月來滬通過打假維權后的一次藝術之旅,自2010年發(fā)現(xiàn)上海的一些畫廊銷售假畫欺騙藝術愛好者后,韓美林來滬發(fā)起了維權行動,向藝術品行業(yè)出現(xiàn)的制售假畫坑害藝術愛好者的行為宣戰(zhàn)。在昨天的見面會上,也有些收藏者拿著一些署名“韓美林”的作品前來鑒定,韓美林立即以“線條不對”斷為贗品。

 

據韓美林介紹,自從他的官方網站上線之后,許多人通過在線提交畫作圖片的形式,希望對作品進行鑒定,但其中幾乎沒有真跡。韓美林表示,今后將不定期地來朵云軒,與藝術愛好者及藏家見面,給他們創(chuàng)造收藏真跡的機會,以遏制制售造假行為,凈化藝術品市場。

 

 


【編輯:陳耀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