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朱鍔:中國正在風口浪尖上

來源:99藝術網上海站專稿 作者:楊棵 2012-03-22

 

朱鍔

 

18年前,朱鍔在東京田中設計事務所認識了原研哉,倆人的友情就此展開。在老友間的輕松聊天中,“設計的設計”原研哉中國巡展由此醞釀而出。

 

展覽今年走到了上海。開幕當天,原研哉一身黑衣,見招拆招,從容應對各路人馬,極像一位有備而來的武士。“別看原研哉工作時硬了吧唧,其實他還蠻好玩的,”朱鍔說。

 

多年來,幾乎使命般地,朱鍔輾轉于中日兩國,在做了一系列事兒之后,他有了三種身份:設計人、策展人、出版人。多重身份背后,唯一不變的是“設計”兩字。“設計的設計”中國巡展不僅是對原研哉個人成就的回視,也展現(xiàn)了一種設計的“倫理學”:將設計的方式表達出來也是一種設計。

 

 


 

對話朱鍔:

 

99藝術網:您曾說過“設計很難被展示出來”,“設計的設計”展覽是否圍繞著讓設計作品以最好的方式展示出來而進行的策劃?

朱鍔:現(xiàn)在很多場合,很多時候我們把一個設計作品當作一個藝術品來展示,那么這個時候其實所呈現(xiàn)只是這個東西的殼了。所以我們在想,有沒有一種可能性,把設計作品本身的價值還原出來,呈現(xiàn)給大家看。一直在聊這種可能性,于是想,好吧,那就試試看吧,所以就開始了這個展覽。有了展覽想法之后,以怎么樣的一種方式,以怎么樣的一種切入點來做,選擇展品就變的很重要。因為你選對了東西,你才能再進一步考慮你用什么樣對的方式去呈現(xiàn)它。如果你東西都沒選對的話,可能那你的呈現(xiàn)方式肯定是有所偏差的。
 

99藝術網: 現(xiàn)在看到的展覽,呈現(xiàn)方式以白色為主,白色在最大程度上不與展品起沖突,盡量烘托作品本身,又能與原研哉的設計觀念“白”產生呼應,能這樣理解嗎?

朱鍔:對。其實整個展覽從頭到尾都是我與原研哉一起商量,一起做。我們希望將干擾因素降到最低,把所有的裝飾成份降到最低,讓所有的人進入到這個場地之后,以一種非常直接的方式,在非常短的時間內便能和所展示的東西進行溝通,就是這樣子。

 

99藝術網:這次展覽中有一個叫鹿威的裝置作品,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能談談這兩件作品是如何創(chuàng)意誕生的嗎?

朱鍔:日本的天文協(xié)會當時在做一種完全不沾水的材料產品實驗,才有做“鹿威”的前提。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原研哉及其團隊一直在考慮怎么樣才能夠把完全不沾水的材料以一種非常優(yōu)雅、非常動人的狀態(tài)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所以有了現(xiàn)在的形式。發(fā)展到現(xiàn)在這么個階段,所有形式,無論設計也好,裝置也好,已經沒有說這個形式是你的,這個形式是我們的,它們都已經成為一個共通的呈現(xiàn)方式而已。

 

99藝術網:能否簡單介紹一下當今日本設計界的狀態(tài),原研哉這樣的設計師是否能視為日本設計的某種典型?

朱鍔:現(xiàn)在日本設計沒有像早年那么清晰的派系,現(xiàn)在已經趨于整體板塊性很強??赡苊總€設計師的具體手法有一點不一樣,但是它呈現(xiàn)狀態(tài)基本上都差不多。可能不是說原研哉能代表某種典型的問題,我覺得他的呈現(xiàn)方式有一個共同的特征。當然,在他的作品當中,也有日本設計的一種傾向性。

 

99藝術網:您22歲到日本去留學,長期在日本、中國兩地工作、生活,這種經驗帶給您一種怎么樣的感受?

朱鍔:現(xiàn)在來問感受的話,我覺得不太說得出來,那么多年就一直這樣生活過來的。比較開心的事情就是同時具有兩種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可以時不時地轉換一下,這種生活狀態(tài)很好玩。說好玩可能是一個很籠統(tǒng)的說法。但是如果要說具體好玩在什么地方的話,它讓你同時具有了兩個不同的角度和視點,這是很有意思的。
 

99藝術網:由朱鍔設計事務所策劃的EDGE設計館系列叢書,封面設計排除插圖、照片等手法,以最簡單字體設計即達到出色傳達信息的效果,它們是否體現(xiàn)了您的設計理念?

朱鍔:它是不是理念,我自己不知道。我覺得書這種東西,尤其書裝設計這種東西,它可能是不能過頭的。書裝設計跟別的設計不太一樣的地方可能就是說,書裝設計時候,它不是要你去展現(xiàn)你有多少技術可以呈現(xiàn),而是說你要為第三者去考慮,你要為作者考慮。因為書最重要呈現(xiàn)的地方不是設計,而是讓讀者如何更好、更順暢地沒有阻礙地去看作者的文字。
 

99藝術網:最后一個問題,您覺得中國國內目前的設計環(huán)境如何?

朱鍔:我覺得現(xiàn)在國內的設計環(huán)境,從世界角度來說是最好的,非常有活力。它雖然不成熟,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它有很多的可能性。從嚴格意義來說,與其說設計界關注中國,不如說關注中國的項目,關注中國的市場。現(xiàn)在從任何一個角度來說,中國都在風口浪尖上。

 

 

 

朱鍔簡介:

 

一九六八年出生于杭州,平面設計師。一九九○年赴日,一九九八年在東京、二○○一年在北京分別成立朱鍔設計事務所至今。二○一○年起擔任EDGEmooks主編。

 

設計人

作為一名設計師,朱鍔想實現(xiàn)的是寧靜而有力量的溝通,倡導設計的真正力量并不在于創(chuàng)造出新異的結構和造型,而是能夠化神奇為平常,它來自生活,來自日常。設計原本就是生活的質素,自然應該讓人在意識到這是“設計”之前就將其欣然接受。好的設計,就是這樣給出一個看待世界的嶄新角度。

 

策展人

在這樣的設計理念下,朱鍔主持了“日中國民交流年”、“紐約中國中心”、“杭州形象”、“坐觀山”等多項中國及日本重要項目的平面設計。朱鍔重視視覺感受,作為有效闡明設計主旨的方法,一九九八年在杭州中國美術學院企劃了“日本設計巨匠田中一光的設計世界展”,二○○○年在北京日本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企劃了“日本海報設計的流變展”,二○○六年在北京中國美術館企劃了“中國美術館國際設計邀請展”,二○○八年四月在中國美術館企劃了“建筑建筑 —— 隈研吾二○○八中國展”,二○○八年十月在北京798企劃了“MUJI無印良品二○○八中國特展”。

 

出版人

同時,朱鍔重視并強調將設計的方式表達出來也是一種設計,自二○○六年以來,陸續(xù)譯著出版了《設計中的設計》、《負建筑》、《十宅論》、《設計的覺醒》,《無印良品的家》,目前,朱鍔正致力于撰寫通過案例分析研究現(xiàn)代設計史的《現(xiàn)代設計解剖》,亦行將付梓。


 
 

 


【編輯:王厚發(f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