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X 美術館年終雙展開幕: “ 安東尼奧 · 奧巴:寓言 ” &“ 無盡的服裝 ”

來源:99藝術網(wǎng)專稿 2021-12-23

2021年12月18日,X美術館全新展覽“安東尼奧·奧巴:寓言”與“無盡的服裝”正式拉開帷幕。

”無盡的服裝“展覽海報

”寓言“展覽海報

作為巴西藝術家安東尼奧·奧巴在亞洲的首次個展,“寓言”將通過包括布面油畫、紙本繪畫及裝置在內(nèi)的二十余件作品,探究藝術家對殖民主義和身份認同的長期關注。該展覽由X美術館公共項目主管饒魁楨策劃。“無盡的服裝”是一個持續(xù)進行中的,關于亞洲時尚生產(chǎn)的研究型展覽項目。本次展覽為該項目的第二篇章。展覽涵蓋了攝影、影像、服裝、時尚物品以及裝置等多種媒介。該展覽是策展人與來自全球各地的藝術家、設計師、攝影師和作家等多樣身份的創(chuàng)作者之間數(shù)年研究與合作的成果。展覽由X美術館首席策展人吳冬雪與耶培·烏爾維共同策劃。

開幕現(xiàn)場&策展人導覽

在媒體發(fā)布會上,因疫情原因未能到場的藝術家安東尼奧·奧巴與“無盡的服裝”聯(lián)合策展人耶培·烏爾維以視頻留言的形式,對展覽的順利開幕致以了衷心的祝福與感謝。安東尼奧·奧巴談到,“我希望可以通過這次展覽,將我個人的內(nèi)在觀感以及作為巴西人的記憶和理解帶給觀眾并與之進行交流。從某種意義上講,每一幅作品都可謂是個人微觀記憶的一種重塑,同時也是在歷史、文化和宗教傳統(tǒng)意義上對個人身體含義的二次釋義,并最終獲得一副具有故事性的,富含詩意和自體生命的軀體。”

安東尼奧·奧巴遠程留言

耶培·烏爾維表示:“‘無盡的服裝’這個項目有一股力量,讓我們所處的社會網(wǎng)絡、我們的親密關系、合作模式,跨越了我們所處的空間和地理位置的局限。”同時,正如他所說,“關于時尚在亞洲地區(qū)的故事、實踐與思考,以及全球傳播與美學體系下的時尚敘事,都將以出版物的形式延續(xù)”,展覽“無盡的服裝”的研究主題構(gòu)成了最新一期時尚評論雜志《Viscose》的基礎,該雜志由X美術館和挪威奧斯陸的國際研究圖書館共同出版。雜志將于2022年春季在全球發(fā)行,并可在X美術館購買。

“無盡的服裝”聯(lián)合策展人耶培·烏爾維遠程留言
X美術館公共項目主管、策展人饒魁楨致辭
X美術館首席策展人吳冬雪致辭

媒體問答環(huán)節(jié)中,當問及藝術家安東尼奧·奧巴為何以及如何通過“身體”這一意象體現(xiàn)自己對殖民與霸權(quán)歷史的抵抗時,策展人饒魁楨回應道:“首先,身體是奧巴創(chuàng)作的主要對象之一,而我們展出的這些繪畫也呈現(xiàn)了很多黑人身體在歷史中被刻畫的樣子——奧巴希望通過身體來表達自己對于殖民主義如何對黑人身體進行抹去、剝削與利用的反思。這也與他成長的家庭氛圍息息相關:奧巴的父母都是手工業(yè)勞動者,因此他從小就對自己的身體有著很敏感的感知,也時常去思考如何用身體進行一種詩意的表達,或是一些文字和視覺無法呈現(xiàn)的東西?!?/p>

”第二個原因我想大家也能感受到,殖民主義最直接的剝削對象就是身體。黑人身體被作為商品在殖民歷史中進行交易,不被看作是人或是有靈魂的存在,包括殖民主義中也有很多對于身體的色情化、野蠻化處理,例如過去黑人男性常被描繪為野獸的形象。正因如此,奧巴認為身體是一個非常強烈且有張力的直接表達方式?!?/p>

X美術館公共項目主管、策展人饒魁楨(左)、X美術館首席策展人吳冬雪(右)記者問

針對”無盡的服裝“對亞洲時尚生產(chǎn)這一主題的聚焦,策展人吳冬雪指出,只有跳出我們所處的亞洲這一地域環(huán)境,才能真正理解所謂的”亞洲性“?!崩缬袝r候我們可能對于自己身上所攜帶的某些特性、某些中國性并不自知,只有身處外面時我們才意識到原來我們的記憶、家庭對我們造成的影響等都會通過我們的身體、服裝、購買習慣等各種細節(jié)來體現(xiàn),而這些細節(jié)在亞洲范圍之外往往會被無限地放大,到那一刻你才會意識到自己的‘亞洲性’有多重,以及別人對你的誤讀有多深?!霸诒敬握褂[中,藝術家們亦通過物品和圖像,對亞洲時尚生產(chǎn)和亞洲時尚性在歐洲、英國和美國社會中所處于的——既迷戀又貶低的矛盾地位提出質(zhì)疑。此外,吳冬雪談到,從第一部分的研究站到第二部分的總結(jié)性展覽,”無盡的服裝“更多像是在建立一個關于亞洲時尚生產(chǎn)的社群,像滾雪球一般;而通過持續(xù)的交流和相互的刺激,藝術家們也在不停地勾勒出關于亞洲時尚生產(chǎn)的未來圖景。

媒體發(fā)布會現(xiàn)場
媒體提問

關于展覽

安東尼奧·奧巴的作品研究了巴西文化建構(gòu)中所產(chǎn)生的影響和存在的矛盾。他的近期實踐以種族偏見、宗教信仰、家庭記憶為線索,對巴西歷史與文化中極具殖民意味的標志性事件進行回溯與反思,試圖討論歷史與社會因素如何建構(gòu)并解構(gòu)個人身份,以及微觀敘事同宏觀意識形態(tài)如何超脫時空、種族,從而相互滲透、發(fā)展、衍變。在奧巴的新系列作品中,西方猶太基督教傳統(tǒng)中的象征主義意象與在南美因黑奴歷史而孕育的同步宗教元素得以糅合,使殖民者形象與非裔離散文化虛實交錯地合為一體。藉由這些紛繁的符號引用與超現(xiàn)實的意象重組,奧巴將復雜沉重的殖民歷史轉(zhuǎn)譯為直觀明了的視覺陳述,以揭示西方殖民主義的共有弊?。簷?quán)力的不平等與政治的不透明。

“安東尼奧·奧巴:寓言”展覽現(xiàn)場

身體作為藝術家探索殖民主義與個人身份的主要對象,貫穿了安東尼奧·奧巴的創(chuàng)作實踐。從布面油畫到紙本水墨,從裝置到表演,奧巴視身體為一種堅持存在的抵抗方式,將或具象或升華的身體證據(jù),在神性與禁忌、歷史與傳統(tǒng)所勾勒的敘事中鋪陳開來。奧巴關注跨種族的、黑人的身體——被殖民主義利用且抹去的身體。這些在殖民歷史中不自由的勞動商品,在其進入并根植于南美大陸的過程中,成為了身份輯合和文化離散的承載者。奧巴的創(chuàng)作試圖展現(xiàn)肉身的轉(zhuǎn)瞬即逝如何被書寫成為霸權(quán)主義的歷史,以及人的存在如何超越人類身體、記憶和歷史的界限,一旦被觸發(fā)便無法隱匿。

“安東尼奧·奧巴:寓言”展覽現(xiàn)場

安東尼奧·奧巴的創(chuàng)作通過對過去與回憶的重訪,以喚醒身體中回蕩的、超越時間性的語言。展覽標題“寓言”象征著藝術家對自我梳理與書寫過程的一次總結(jié):“寓言”中的每件作品都喻示著一種關乎道德的訴說和思考;在這其中,歷史成為了一種寓言式的現(xiàn)實。奧巴將自我民族志的強調(diào)作為對霸權(quán)主義的抵抗,它詩意地揭開了不同主體性的矛盾,縫合起過去與當下,通過啟動一場對話的、織構(gòu)的故事講述,來回應什么是被殖民的身體、什么是錯雜的黑人身體。展覽中的作品均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重現(xiàn)著殖民過往中的人和事,在對身份起源的探尋之中,帶給人們?nèi)缤⒀园愠灥?、象征性的道德感知與情感共鳴。

“安東尼奧·奧巴:寓言”展覽現(xiàn)場
“安東尼奧·奧巴:寓言”展覽現(xiàn)場

“無盡的服裝”關注中國南海沿岸的地區(qū)和國家,項目匯集了來自大中華地區(qū)、東南亞及上述地域的全球散居群體,這些當代文化生產(chǎn)者將研究和探討“亞洲”時尚的相關文化敘事,以及它如何被代表并且建立成一個體系。展覽探討了在時尚的全球供應鏈中,從街頭、工廠、工坊到印刷出版和零售等不同地點發(fā)生的自我時尚化和社群時尚化??缭筋I域、地域、學科和系統(tǒng),“無盡的服裝”勾勒出新一代時尚生產(chǎn)者的實踐,他們將時尚看作為一個文化、社會和經(jīng)濟體系,身處其中并且批判性地進行回應。

“無盡的服裝”展覽現(xiàn)場

展覽的第二篇章從“無盡的服裝:研究站”(2021年3月至5月)中所展開的多條線索出發(fā),通過一系列藝術作品和裝置,其中包括五個新的委任項目,深入探討“亞洲”時尚生產(chǎn)的異質(zhì)性內(nèi)涵。展覽聚焦于商品的生產(chǎn)、流通和交易的時刻:從古老的泰國靛藍染色技術到紐約堅尼街的山寨手提包商販。展覽中的藝術家將我們從葡萄牙的家庭服裝店帶到開曼群島的茅草編織工坊,這些具有象征性意義的時尚商品和生產(chǎn)場所往往攜帶著關乎于移民、文化、社群和親眷關系的歷史。研究亞洲服裝制造史即等同于研究全球化世界的基礎網(wǎng)絡:從前殖民時期在亞洲進行的紡織品貿(mào)易到20世紀末的中國南方被渲染為“世界工廠”,大量的物質(zhì)基礎和社會線索通過時尚將東南亞和中國與歐洲、西非和北美聯(lián)系起來。這些眾多的交叉點一直延伸到現(xiàn)在: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先的風格實踐和僑民網(wǎng)絡持續(xù)在“亞洲”與非“亞洲”的定義之間流轉(zhuǎn),為時尚生產(chǎn)增添新的分布模式。而這些模式則成為具有爭議性的模糊概念,無論是在香港的商場中、馬尼拉的紡織廠內(nèi)、還是鹿特丹的網(wǎng)購平臺上,這些模式都侵蝕于全球消費文化的狂熱商品鏈中。

“無盡的服裝”展覽現(xiàn)場
“無盡的服裝”展覽現(xiàn)場

展覽的核心是對“中國性”以及“亞洲性”的探究,不論對于本土還是海外從業(yè)者而言,此種“中國性”和“亞洲性”在他們的作品中都表現(xiàn)為一種美學符號。展覽中的藝術家與傳統(tǒng)的、甚至陳腐的亞洲形象相抗衡,以復雜而具有批判性的方式來處理我們與“遺產(chǎn)”風格化之間的關系。此外,展覽中的作品探討了無論是作為起源地還是靈感起點的“亞洲”時尚化,如何在家鄉(xiāng)與異鄉(xiāng)、現(xiàn)實與幻想、圖像與產(chǎn)品之間循環(huán)往復。在西方,中國性和亞洲性往往被扁平化為一個“外來”的整體意象,而展覽中的藝術家通過作品對此種文化同質(zhì)化進行干預。他們通過物品和圖像,對亞洲時尚生產(chǎn)和亞洲時尚性在歐洲、英國和美國社會中所處于的——既迷戀又貶低的矛盾地位提出質(zhì)疑。

“無盡的服裝”展覽現(xiàn)場

關于藝術家

安東尼奧·奧巴(生于1983年,塞蘭蒂亞),現(xiàn)生活并工作于巴西利亞。

安東尼奧·奧巴的作品研究了巴西文化建構(gòu)中所產(chǎn)生的影響和存在的矛盾,并由此引發(fā)對民族身份的抵抗和反思。奧巴將巴西文化中的象征符號作為種族和政治身份的影射,通過雕塑、繪畫、裝置和表演等媒介反思標志性的歷史事件和宗教主題。

安東尼奧·奧巴的近期個展舉辦于Mendes Wood DM 畫廊(布魯塞爾,2021;圣保羅,2019;紐約,2018)。他的作品參加過諸多大型機構(gòu)的群展、雙年展,包括巴黎皮諾收藏博物館(巴黎,2021);蒙彼利埃當代藝術博物館(蒙彼利埃,2020);第三十六屆巴西藝術全景展(圣保羅,2019);圣保羅藝術博物館(圣保羅,2018);大竹富江藝術中心(圣保羅,2018);里約藝術博物館(里約熱內(nèi)盧,2018);PIPA當代藝術獎(里約熱內(nèi)盧,2017)等。

關于策展人

耶培·烏爾維

耶培·烏爾維(生于1993年)是一位常駐紐約的策展人和評論家。他著有《時尚作品1993-2018:時尚藝術25年》,Damiani出版社2020年出版。近期策劃的展覽包括2020年在哥本哈根夏洛特堡美術館舉辦的“追捕女巫”(Witch Hunt),以及2019年在香港大館舉辦的“幽靈維面:電馭叛客在未來之年”(Phantom Plane: Cyberpunk in the Year of the Future)。他的寫作常載于《Spike》、《Frieze》,同時他也是時尚評論雜志《Viscose》的創(chuàng)始主編。

吳冬雪

吳冬雪(生于1993年),現(xiàn)任北京X美術館的首席策展人,生活并工作于北京。

吳冬雪畢業(yè)于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當代藝術策展專業(yè)(Curating Contemporary Art, Royal College of Art),以及利物浦大學建筑系(RIBA Part 1)。她目前的策展實踐所關注的議題包括虛擬空間與科技,特定場域公共藝術,以及在后殖民及新自由主義全球化語境下的亞洲當代藝術和時尚生產(chǎn)。她近期在X美術館的展覽項目包括“英格夫·霍倫:異物碎片”,2021;“無盡的服裝:研究站”,2021;“終端 >_How Do We Begin?”, X美術館首屆三年展,2020。此外,吳冬雪于2018-19年在倫敦參與策劃了“Every Second In Between” —— 白城首個大型公共藝術委任項目。

鳴謝

感謝Polestar極星及Brunello Cucinelli對本次展覽提供的慷慨支持。本次展覽的公共項目由PHILLIPS富藝斯冠名支持。同時特別鳴謝X美術館理事會X Men以及年輕理事會X Citizen成員對X美術館給予的大力支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