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夫?qū)?middot;貝特萊奇(Wolfgang Beltracchi),這個人物一直以來在藝術界備受爭議。他因偽造大師級繪畫而為世人所知。這些偽作近300幅畫,每幅售價高達數(shù)百萬美元,其偽作逃過了無數(shù)鑒定師和專家,甚至騙過了蘇富比、佳士得等知名拍賣行,轟動了整個藝術圈,可謂是將藝術界玩弄于股掌之中。但凡事總無絕對,歷史上太多偽作故事伴隨著眾多藝術家、藏家與傳奇。有人稱他是世紀騙子,二戰(zhàn)后最猖獗的藝術偽造罪犯,無數(shù)鑒定師對他嗤之以鼻。盡管如此,還是有不少藝術界的同行認為他是不可多見的天才。“偽好物”如果不做“偽”,也可以搖身一變?yōu)榻茏鳌?/p>
1“鈦白”引出的藝術大案
試想一下,倘若“鈦白”這個顏料被發(fā)明的年代不是1916年,而正好是1914年。那我們永遠都不可能知道貝特萊奇——這個人物的存在,他的偽畫也將會繼續(xù)在藝術市場被當作真跡持續(xù)流通。
貝特萊奇?zhèn)卧臁都t馬肖像》
2006年,貝特萊奇?zhèn)卧炝说聡商m籍抽象畫家海因里希· 坎本東克(Heinrich Campendonk)于1914年創(chuàng)作的《紅馬肖像》。該畫很快引起了藝術界的轟動,畫家的兒子證明了該畫的真實性,鑒定專家認為,畫作技巧和藝術風格都儼然是畫家早期的作品,甚至還稱其是畫家最完美的作品之一。該偽畫曾是德國當年最高成交價拍品,來自馬耳他的一位藏家以288萬歐元高價,從拍賣行買下了它。2年后,該藏家將畫送到英國科學家、繪畫顏料專家尼古拉斯· 伊斯托博士(Dr. Nicholas Eastaugh)那里做分析,“破綻”隨之被揭開——顏料中有不符合作品創(chuàng)作年代的“鈦白”。原來鈦白這種顏料被發(fā)明的年代是1916年,與成畫年代1914年不符,畫家無法使用到鈦白這種顏料,也就是說該畫是贗品無疑。
貝特萊奇與妻子
一系列的調(diào)查很快展開,“多米諾骨牌”藝術騙局被推開了,貝特萊奇這個名字浮出水面。2010年,貝特萊奇夫婦因涉嫌偽造36幅畫作,在德國弗萊堡的別墅中被捕。2011年,貝特萊奇被判入獄6年,他的妻子海倫娜作為同謀被判4年。
貝特萊奇和她的妻子制作的假照片,以提高偽作可信度
《紅馬肖像》被鑒定為贗品后,成為歐洲藝術界最大的一宗假畫拍賣案。在畫廊、拍賣行、收藏圈和博物館圈掀起了軒然大波,偽畫的數(shù)量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大。貝特萊奇承認他偽造了馬克斯· 恩斯特(Max Ernst)、海因里希· 坎本東克(Heinrich Campendonk)、費爾南· 萊熱(Fernand Léger)、凱斯· 凡· 東根(Kees van Dongen)等50多位藝術大師不同作品,業(yè)界估算偽畫大概有300幅以上。而這些畫因年代和經(jīng)手人太多無法追查,也許現(xiàn)在依舊掛在某個博物館,或某位藏家的家中。“我是世界上最好的藝術偽造者,許多偽造者無法復制每一個藝術家,但是我可以。”出獄之后,有人問貝特萊奇:“知道自己錯了嗎?”他的回答是:“是的,我錯了,我不該用鈦白。”
2 細致入微的“特殊技藝”
貝特萊奇于1951年出生于德國西北部小鎮(zhèn)赫克斯特。他父親是壁畫師兼修復師,平時會臨摹名家的畫作出售,以貼補家用,貝特萊奇繼承了父親的繪畫天賦,甚至青出于藍。20世紀60-80年代初,在藝術學校退學后,貝特萊奇受嬉皮文化的影響,四處旅行。為賺取旅費,他開始邊旅行邊售賣小件偽作。憑著天賦,他在藝術界也曾小有成就,1978年,他在慕尼黑的藝術展覽上展出過作品。“繪畫對我來說沒有什么特別的,就像跟刷牙一樣。大家都會畫,沒有什么特別神圣的。”他表示。
貝特萊奇14歲臨摹畢加索的作品《母親和孩子》
1995年,貝特萊奇和他的妻子海倫娜一起開始了“行騙”,第一幅作品是海因里希·坎本東克的《少女與天鵝》。偽畫被佳士得以6.75萬英鎊賣出。有過創(chuàng)作歷史斷層的畫家,和下落不明的畫作是貝特萊奇?zhèn)卧斓闹饕獙ο?。事實上,貝特萊奇是有藝術才華的。比如他偽造的德國畫家坎本東克的畫作,在藝術市場上以超過真跡3倍的價格成交。另外他偽造的畫家馬克思· 恩斯特的作品《森林》,不僅被畫家本人的遺孀稱為“所見過最好的恩斯特的作品”,同時還被借往德國馬克思·恩斯特美術館,并被藏家以700萬美元購入,可畫家從未畫過《森林》。
貝特萊奇?zhèn)卧臁渡帧?/span>
為何他會偽造得如此“天衣無縫”?貝特萊奇表示他有一定的原則,首先非同一時期的顏料和畫框不用,且畫框后印章的來源地……都要符合被仿藝術家的個人經(jīng)歷。其次,他自制了特殊烤箱來加速畫的老化,使其形成合理斷裂層。不同時代的顏料特色、油彩干燥程度、畫作氣味、畫框內(nèi)灰塵等等細節(jié)他都非??剂?。為避免畫作被X光、化學分析和電子顯微鏡鑒定出來,他還會將畫作送到私人實驗室進行分析,確定其畫是否還有破綻。
3 偽畫也是一種“原創(chuàng)”
“假設我簽署的是自己的名字,那么所有的罪名都是不成立的。”貝特萊奇為其“偽作”的原創(chuàng)性辯解道。的確有藏家知道他的畫是偽作,還依舊堅持保存下了他的畫。出獄之后,貝特萊奇在家鄉(xiāng)舉辦了自己的名為“自由”的個人畫展,完成了從“造假大師”到“藝術天才”的身份蛻變。他的經(jīng)歷和偽造過程,似乎和我國的張大千有異曲同工之處。
的確,在創(chuàng)作偽畫方面,他并非是一味地模仿,用他的話來說,整件事情并不容易。他之所以能夠?qū)萎嬜龅饺绱顺晒?,主要原因是他真的在?chuàng)造,在“原創(chuàng)”。“你無法完全復制一幅畫,一份復制品永遠不可能和原作一樣。”首先,他飽讀了藝術史知識,并且每次作畫前,都會大量閱讀被仿藝術家所有資料,他會奔走歐洲各地去展覽館、博物館、畫廊觀摩原作,甚至還會去畫家所居住過的地方游歷,感受融入畫家當時作畫的場景。
刮掉顏料,留下畫框與畫布
“你必須了解這位藝術家的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你必須了解他花了多少時間來完成一幅作品。”比如,在偽造的法國野獸派畫家安德烈· 德蘭的作品前,他特意去了法國的科利烏爾的小鎮(zhèn),僅僅是因為畫家曾經(jīng)短暫居住于此。“我要去看看那里的村莊、海灘和光線,我要感受整個環(huán)境和夏日的心情。我要成為那個時代的人。”
后期處理做舊
目前,住在瑞士和法國的貝特萊奇,每天的工作依舊是畫畫,只是他不再偽造了。貝特萊奇的“偽作”丑聞帶給了他臭名聲的同時,也為他帶來了關注?,F(xiàn)在他可以自由地畫畫,簽署自己的名字,并且不用擔心畫賣不出去。盡管有些藝術界人士對他嗤之以鼻,但是依舊有無數(shù)各界名流來找他作畫。貝特萊奇的偽畫創(chuàng)作生涯還被拍成了紀錄片——《蘇富比偽畫大師》,并榮膺2014年“德國奧斯卡”美譽的蘿拉獎。
關于貝特萊奇的紀錄片《蘇富比偽畫大師》
如今拍賣市場中天價作品頻頻現(xiàn)世,使得藝術贗品與藝術欺詐等事件屢見不鮮,偽造名作的假畫在市場上流通,后被查出是贗品的新聞也是層出不窮。讓我們在欣賞藝術之美的同時,也不得不感嘆藝術市場的荒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