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故宮會嘗試夜間開放

來源:法制晚報 作者:謝璐 2015-02-28

 

今年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0周年,保護修繕后的慈寧宮、壽康宮等區(qū)域,東華門城墻及東南角樓都將對公眾開放,開放面積前所未有地提升到65%,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上午還提到,“甚至會嘗試從白天開放到夜間。”

據(jù)悉,夜間開放的并不是指院內(nèi),而是今年將開館的故宮數(shù)字博物館,設在端門城樓和大高玄殿,由于位于故宮博物院院墻之外,所以博物院夜間閉館后,它們?nèi)杂媱潓ν忾_放,繼續(xù)向觀眾傳播故宮和中華傳統(tǒng)文化。

為更好地傳承技藝、研究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走出國門之時遭遇到的法律問題,上午,明清宮廷制作技藝研究所和文博法治研究所成立。單霽翔介紹,故宮博物院所藏180余萬件文物中,器物達105萬件之多,所含工藝類別有多達七八十種,但一些技藝現(xiàn)在已有失傳風險,故宮有責任把這些技藝保存下來。

至明年,該研究所將啟動《乾隆花園內(nèi)檐裝修特種技藝恢復實錄》的整理與編輯項目,同時還將啟動與“清宮藏毯”、“中國琺瑯藝術研究”、“乾隆御制詩文款識玉器的研究”等合作研究項目。

同時,文博法治研究所將成為第一家專門研究博物館涉及的法律問題的研究機構(gòu),為包括故宮在內(nèi)的文博單位參與國家治理,實現(xiàn)法治化提供智力支持。自成立到2016年,將建立文博法治文庫,合作編纂《故宮保護條例專家論證稿》等。

此外,《新中國出土墓志》第二期工程《江蘇》[貳](南京卷)及《中國陶鬲譜系研究》上午還進行了首發(fā)式,前者共收1949年至2012年南京地區(qū)出土、南京博物館收藏的歷代墓志321合、523方,其中還有不少明代宦官跟隨鄭和下西洋的記載,一些大船信息都是史書未曾記載的。后者是給中國陶鬲“修家譜”,是迄今為止最完整最前沿的學術表述,可保持30年的學術地位。

為推進故宮學術工作,故宮博士后工作站今年決定招收13名博士后,研究方向包括考古、文獻、文物保護等,目前網(wǎng)上報名已開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