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文博苑2013秋拍:《水墨交融,意追房山》王概山水賞析

來源:99藝術網專稿 2013-12-13

文博苑2013秋拍——<水墨交融,意追房山>王概山水賞析

提到王概,就不能不說起一部對中國繪畫史產生重大影響的著作《芥子園畫傳》。它自誕生以來就一直是中國畫學子的必備書。這是王概與其兄弟三人在李流芳畫譜的基礎上,“于讀書之暇,分類仿摹,補齊不逮,廣為百三十三頁。更為上窮歷代,近輯名流,匯諸家所長”而成。

除了在美術史上為后世留下這部巨著外,王概還是清初金陵畫派重要畫家。據《國朝畫征錄》所載,“王概,初名丐。本秀水人,家于金陵。工山水,學龔半千筆法,善作大幅及松石等。雄快以取勢。好交達官,時人為之語曰‘天下熱客王安節(jié)’。善詩文,有《誠心堂紙賦》稱于時”。

清初的金陵,雖然經過戰(zhàn)亂,但很快又恢復了繁華,仍舊是江南重要的城市。在當時的金陵,王概算是個頭面人物,當時的名士們對其的畫藝是頗為欣賞的?!短一ㄉ取返淖髡呖咨腥危浇鹆陼r就訪問過他。他在一封寫給王概的信里是這樣寫的,

“金陵一游,看盡好山水,快矣!莫愁湖邊,得識盡君家好兄弟,則又快之快者也。”“忽得丈幅大畫”,“細看畫中有詩,而畫端之兩斷句,乃詩能著色,畫能說話者。如此神品,即偶爾借觀,亦生歡喜贊羨,況公然為我篋中物乎!銘感不勝,徒生無能相報之慚耳!”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請他題過《楝亭圖》,曹寅也曾為他的畫題過詩,交誼頗深。詩人施閏章送酒給他向他求畫,得到畫后,便寫了一首《遺王安節(jié)斗酒索畫得報詩》。王概還曾在《長生殿》的卷首題有七絕二首,說明他與作者洪升也有交往。無怪乎,人們要稱他是“天下熱客王安節(jié)”了。

但王概終其一生,恪守父訓,未謀仕進,他同清初一般知識分子一樣,多少帶些遺民氣息,雖然曾和社會各階層人士交往,而自己卻以繪畫為生,布衣終老。

文博苑拍賣此次上拍的王概山水,款題“壬申春日,王概畫。”據胡藝先生所著《王概生卒、生平及其他》一文,推論王概大約生于清順治二年(1645年),壬申為1692年,王概此時應為48歲左右,正值壯年。

全幅構圖似擬高克恭云山圖,以沒骨法用米點皴寫就。近景一株老樹分出四枝,佇立于土坡之上。樹的枝干僅用墨筆掃出,一氣呵成,用層疊的濃墨橫點表現出枝繁葉茂的姿態(tài)。中景以淡墨寫叢林村落,用留白顯出山居隱于云霧繚繞之中。遠景山頭再用濃淡墨點積成,同樣用留白表現山體正面與側面受光的不同,這也體現出王概等清初之際的畫家已受到西洋畫風的影響,時代特征明顯。全圖筆墨蒼中帶潤,墨點濃淡相宜,筆筆精準,特別是前景樹干的處理,筆墨酣暢淋漓之余,又具生動之致,顯見王概畫藝之高,中國水墨畫之精神亦立足于此。

1995年,日本町田市立國際版畫館,為舉辦“中國洋風畫展”,向全世界博物館與私人商借藏品,并為展覽征集了十余篇高水準的論文。王概作為金陵畫派自龔賢之下之重要畫家,此幅山水乃其畫藝精熟之作,畫法亦受西洋畫風影響,因此也被選入參展,并出版在是次展覽圖錄《「中國の洋風畫」展: 明末から清時代の絵畫?版畫?挿絵本》中。該圖錄厚達500多頁,至今仍是研究明清之際中國繪畫“西風東漸”的重要學術著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