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秦漢古璽對后世篆刻的影響(圖)

來源:集珍文化 作者:賀毅楠 2013-11-26

高野侯為方節(jié)廠刻 芙蓉石螭虎鈕對章 福建東南2013秋拍

福建東南2013秋季拍賣會上有高野侯篆刻的一對螭虎鈕白芙蓉印章,印面一朱一白,朱文為“居清凈以養(yǎng)志”,工穩(wěn)圓朱文風格;白文為“終悠游以養(yǎng)拙”,宗浙派,取法漢印。印面固然美奐美輪,然而更加引人注目的卻是這兩方印章的邊款:“篆刻一道當以效法秦漢為上,元明人非不佳,然于蒼勁渾樸遠矣。吾杭自丁龍泓后能得刻銅遺意者唯秋景庵主人也,其篆法、刀法皆有所本,今摹其意制為節(jié)廠先生貽之,巳卯九月高野侯記。”

印文:居清靜以養(yǎng)志

邊款:己卯九月,節(jié)廠吾兄出佳石索刻,漫為奏刀,尚乞勿計工拙藝則幸甚,高野侯記之。

印文:終憂游以養(yǎng)拙

邊款:篆刻一道,當以效法秦漢為上,元明人非不佳,然于蒼勁渾樸遠矣,吾杭自丁龍泓后能得刻銅遺意者,唯秋景庵主人也,其篆法、刀法皆有所本,今摹其意制,為節(jié)廠先生貽之,巳卯九月,高野侯記。

高野侯原名高時顯,清末舉人,善畫梅花,曾語:“畫到梅花不讓人”。亦工篆刻,尤其精于鑒賞,曾主編西泠印社《金石家書畫集》十八冊。上文所述邊款文中的內容,歸納為一句話,就是“印宗秦漢”,這一見解,亦為歷代金石家所公認。文中提到的丁龍泓乃是丁敬,秋景庵主人則是黃易,二人均名列“西泠八家”,是浙派開宗立派的重要人物。高野侯本人在《吳讓之印存》跋尾中亦寫道:“龍泓承雪漁支離之極,致力秦漢,以古雅出之。”雪漁是與文彭并稱為“文何”的何震,開啟明清篆刻流派的鼻祖級人物,也被看做是“皖派”的創(chuàng)始人。而何震、丁敬、黃易三人,均以喜集金石文字、摹拓碑刻而著稱。“西泠八家”中另一人奚岡曾語:“印之宗漢也,如詩文宗唐,字文宗晉。”一語道破漢印在篆刻領域中的地位之尊崇。

印章,最早的稱呼是“璽”,秦以前,無論官,私印都稱“璽”。秦統(tǒng)一六國后,制定一系列等級制度,在少府中設置了專門掌管印章制度的“符節(jié)令丞”。當時規(guī)定皇帝獨稱“璽”,其材料用玉,臣民只稱“印”,且不能用玉。漢代基本沿襲秦制,但制度略有放寬。

秦璽印面多為小篆(后世稱為“玉箸篆”、“鐵線篆”)、詔版、摹印等字體,結字重均衡、對稱,線條均勻圓挺,其書法則柔中帶剛、結密圓融,以白文加邊欄的印式居多,官印往往加界格。

一般金石界所說秦璽,指的是自戰(zhàn)國至秦代的璽印通稱。璽印有大有小,大的幾寸見方,小的只有幾分。在藝術成就上,尤以小璽為勝,私璽中朱文寬邊細文,文字細如毫發(fā)而筆畫堅挺,精美絕倫。文字風格與當時七國銅器銘文、陶器、貨幣、兵器上的文字相近,結體錯落奇肆,疏密有致,嘆為觀止。

漢印從用途上來分類的話分為官印與私印,官印的材質大多為銅質,又分為鑄印和鑿印兩大類。鑄印是漢官印中的主流,總體風格是渾厚古樸,外拙內巧,端莊凝重,平正自然,落落大方。鑿印也叫“急就章”,是戰(zhàn)爭時期臨時委派將領時,來不及鑄印,便以鑿子在銅印坯上鑿刻而成。印文粗疏凌厲、天然率真,與鑄印的溫潤端方剛好是兩個極端。

官印之外,私印亦是漢印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大類。私印亦分為銅印和玉印,又尤以玉印為貴。“佩玉”在古代也是名公貴卿和士大夫的一種高雅風尚。由于玉質堅硬,不易受刀,也就產生了特殊的篆刻技法,即所謂的“平刀直下”的“切刀法”,粗看筆劃平方正直,卻全無板滯之意。玉印大多制作精良、章法嚴謹,又由于玉質的不易腐蝕受損,使傳世的玉印完好地保存了高古秀麗,端莊典雅的風范。

除此之外,漢印在形式上尚有輕盈多變的“朱白文印”,繁茂瑰麗的“鳥蟲書印”,活潑生動的“四靈印”,形狀不拘一格的“吉語印”等等,不一而足,幾乎囊括了后人所能想到的各種格局。

漢以后,由于文字的發(fā)展,楷書代替了篆隸,印章藝術漸入低谷。唐宋元時期的官印板滯乖謬,殊無藝術性可言。元代雖有文人以“元朱文”入私印,成為后世篆刻風格的源頭之一,但總體來看,仍然沒有很大起色。直到元末,王冕以花乳石作為印材,使石料進入印材領域且迅速成為主流,才有明初的文彭、何震啟明清流派印之先河。而那時,猶如文藝復興時期的口號是復興希臘羅馬文明一樣,文人們倡導的目標是“師法漢印”。

但正如我們所知,文藝復興并不是真的還原希臘羅馬文化,明清流派印也不是對漢印的簡單模仿。一代代篆刻家以漢印這個寶庫為本,同時鉆研先秦璽印,大量摹刻,孜孜以求,更將眼光放寬到銅器、石刻、詔版、封泥等所鐫古文字的研究上,舒展著才學并張揚著個性,才有了我們后來學印者耳熟能詳?shù)耐钆伞⒄闩?、歙派、西泠八家、鄧石如、吳熙載、趙之謙、黃牧甫、吳昌碩、齊白石……

徐星周刻 芙蓉石獅鈕方章福建東南2013秋拍

徐星周刻 芙蓉石獅鈕方章福建東南2013秋拍

以徐新周的一枚印章邊款作結。這枚印文為“恨不十年讀書”白文印也有個長邊款,其中兩句:“印之宗漢如詩之宗唐也,學漢印者須得其精意所在,不必肖貌也。”——這樣將對秦漢璽印的心得領悟刻入邊款,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也算是一種“致敬”吧。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