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灘美術館館長拉瑞斯·弗洛喬
上海外灘美術館以做蔡國強、曾梵志、張洹這樣一線大牌中國藝術家展覽而聞名,這次,它劍走偏鋒,推出了一個以關注年輕藝術家和新藝術視野的藝術獎項:Hugo Boss亞洲藝術大獎。近日,外灘美術館對外公布了入圍今年最終評審的第一個藝術家短名單:關尚智、胡向前、黎薇、李杰、李燎、許家維、鳥頭(宋濤,季煒煜的雙人組合)在所有的入選藝術家當中,沒有一個專門從事繪畫的。
首屆Hugo Boss亞洲藝術大獎的展覽將于9月12日開幕,屆時所有入圍短名單的藝術家將一起在上海外灘美術館奉上一場群展,并在10月31日宣布首屆“Hugo Boss亞洲藝術大獎”獲獎者。
“對于我們來說,誰獲獎并不重要。我們知道我們的展覽不是一場展示華麗繪畫的視覺盛宴,而更多的是關于當代藝術的討論。”評委會主席、上海外灘美術館館長拉瑞斯·弗洛喬說:“藝術如何以一種讓人驚訝的方式出現(xiàn)在讓人驚訝的場所,這將會是個非常好的討論。我們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夠關心這些,雖然讓所有人都來看是個奢望,但我們希望這會是一個良好的契機,讓大家能夠接觸到好的當代藝術。”
關注年輕藝術家,名氣大不大不是問題
這7位(組)藝術家的名字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還比較陌生,但他們中的一些人在當代藝術領域已經(jīng)頗有建樹:李杰、許家維分別代表香港和臺灣參加了今年的威尼斯雙年展,關尚智在之前英國著名的薩奇畫廊展覽《香港眼》時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而鳥頭組合的作品則剛剛被紐約MoMa美術館收藏。
弗洛喬認為目前國際藝術界對于中國的當代藝術有著很多的誤解:“不管是西方還是中國人本身,對于中國的當代藝術都有一些偏見或者不正確的理解,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一個獎項,能夠慢慢地帶來一些改變,現(xiàn)在也正是一個比較好的時機。”
“我們對于這次評選的要求就是所有藝術家必須在35歲以下,并且在近三年當中都在從事創(chuàng)作。”弗洛喬說:“雖然其中有一些藝術家已經(jīng)有所成就,但我們對于名望的關注并不大,而更多地關心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樣的啟發(fā),他們的藝術創(chuàng)作對現(xiàn)在的藝術圈會產生如何的影響以及未來發(fā)展的可能性。”
最大的爭議是沒有從事繪畫創(chuàng)作的藝術家
如果說入圍年輕藝術家讓人感到陌生的話,Hugo Boss亞洲藝術大獎的評委會陣容則顯得異常豪華:東京都現(xiàn)代美術館主策展人長谷川祐子(Yuko Hasegawa)、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資深策展人亞歷山大·孟璐博士(Dr. Alexandra Munroe)、英國倫敦蛇形畫廊的策劃總監(jiān)約亨·瓦爾茲(Jochen Volz)、著名獨立策展人及藝術評論家侯瀚如等,個個都稱得上是業(yè)內的權威人物。
按照評選的規(guī)則,每位評委都可以提名3位藝術家參與獎項評選,但是因為每位評委對于中國當代藝術的了解程度并不一樣,也導致了非常有趣的結果。
“最有趣的是有關藝術家性別以及藝術門類的爭論。”弗洛喬說:“我們的第一個短名單當中并沒有女性藝術家,所以就有人提出了異議。到后來,最大的爭議在于為什么沒有從事繪畫創(chuàng)作的藝術家。即使李杰的繪畫,也是脫離了傳統(tǒng),他把畫畫在了日常生活的物件上。繪畫是不是沒落了?中國的當代繪畫是不是出了問題?關于這個的爭論很激烈,但最終我們得到的結果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