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在日本留學(xué)過,很喜歡他們那邊的藝術(shù)氛圍。我日本朋友的家里都會掛著藝術(shù)品,好多人廁所里也都會掛著油畫,不一定很貴。但是你一進(jìn)去,心就很平靜,覺得這才是能夠休息的地方,才是家。”
向記者娓娓道來的人是伊德日克,蒙古族,經(jīng)營著一家小畫廊。他有一個“草原夢”,希望自己的小畫廊里能讓人感受到草原,能夠讓人打心眼里覺得放松。不僅如此,他還希望能夠把這份綠色帶到更多的人家里。
伊德日克的畫廊叫“格薩爾”,既是草原上小草花的瓣葉;也是蒙古族古代史書里的英雄人物的名字。畫廊店面很小,跟一個賣相框的生意人合租,外間賣畫框,里間就擺著伊德日克所有的收藏,墻上擺不下了,就層層疊疊的靠墻摞著。
“我的畫廊里到處都是綠色的,是草原的東西。你看,我這里有馬、有鷹、有牛羊、有草原、也有草原人。”說起自己的收藏,伊德日克很是自豪。
伊德日克的畫廊從2008年開始經(jīng)營,到目前為止收了多少畫,又賣了多少,他真是記不清了,而且也沒有做記錄,一點也不像精明的生意人。“前期收畫的時候真是沒考慮太多,真的是喜歡就收。后來也會慢慢的稍微考慮一下市場,有意識的收一些好賣的畫。”
記者也在屋子里翻了好半天,有油畫、有水墨;有栩栩如生的寫實,也有輕松活潑的卡通;有瑰麗風(fēng)景,也有草原人物;有駿馬牛羊,也有老鷹老虎;畫作的作者也是既有名畫家,也有剛畢業(yè)的學(xué)生。
“其實這些畫作中好多都是年輕畫家的作品,有的甚至是在校學(xué)生的作品,他們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畫家,可能不出名,但是他們的畫都有一種態(tài)度,我真的都非常喜歡。”
一進(jìn)門正對著的墻上有一副水墨畫,畫的是一群黃羊。說起這幅畫伊德日克也很興奮。“我以前一直以為水墨沒法很好地表達(dá)出草原,但是我在偶然的場合看見了這幅畫,他一下子就把我小時候?qū)S羊的印象勾起來了。我向朋友打聽作者,然后特地一個人跑到錫林郭勒盟去求畫。你知道么,這個畫家當(dāng)時已經(jīng)60多歲了。”說起這段求畫經(jīng)歷,伊德日克很感慨。
伊德日克收的畫很多,有貴有便宜,有大也有小,但他有兩條硬性標(biāo)準(zhǔn)從不違背。“一是畫一定是草原的、綠色的,它要能表達(dá)出我們游牧文化的那種感覺來;二就是我要那種投入真感情的,是真正意義上創(chuàng)作出來的畫。像那種流水作業(yè)一樣,沒有感情的畫,我不收。”伊德日克說起標(biāo)準(zhǔn)一臉嚴(yán)肅。“以草原油畫的綠色之美感染人們的內(nèi)心,以此激發(fā)人們對綠色、對草原以及對大自然的愛慕之心是我最大愿望。”
在一下午的采訪過程中,時不時有人進(jìn)來看畫。伊德日克不像是個老板,他不是在找買家,而更像是在找一個志同道合、能理解他畫廊作品的人。“不只是草原風(fēng)格的畫,在中國好多地方都是這樣的情況,人們買畫不是因為真正的喜歡,而是‘升值’。不少來看畫的人都會問我,這個畫家出名么?這個畫會升值么?說真的,這樣真的不好。”說起現(xiàn)今的風(fēng)氣,伊德日克也很痛心。“我一般都會告訴這些人,不要考慮那么多,喜歡就買。”
“我就是喜歡這些?,F(xiàn)在工作忙,而且我還在弄博士論文,總是沒時間過來。但是我每次坐在這間屋子里,就打心里覺得舒服,覺得心就安靜了。我覺得,這就是草原帶給我這個蒙古人的力量。”
“我希望能夠把畫廊一直開下去,等我退休以后,就可以專心致志的做這攤我喜歡的東西了。”談及未來的小私心,伊德日克臉上樂開了花。